《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37202577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PPT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979年1月1日发行的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被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新课学习,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 转折的背景,1958年全国粮食产量为2亿吨,可是20年后的1978年才达到3亿吨,年平均只增加500万吨左右。全国农村有近两亿人口的口粮不足。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从1957年到1978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 曾培炎:新中国经济50年,新课学习,农村:人民公社体制 城市:单一计划经济体制 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粉碎“四人帮”后,国

2、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新课学习,实质:“左”倾思想延续,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从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课学习,6,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新课学习,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2 北京),(1)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伟大决策 改革开放 (3)工作中心 经济建设,新课学习,十一届三

3、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新课学习,计划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政府指令性计划决定。,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国家一般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为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前提: 目的: 实质:,新课学习,“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

4、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讲话,(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历史原因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此外,当时的农村已经出现了改革的试验(安徽、四川),新课学习,2. 措施,1. 含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

5、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1)经营管理:由高度集中统一到分户经营、自负盈亏,(2)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3)基层组织: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到乡、镇、村,(4)经济管理:由统购派购制度到市场机制,(5)产业结构:由单一型到多样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新课学习,安徽凤阳农民陈立章包干一年后收入一万元,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新课学习,集体经营,分田到户、包

6、干经营,平均主义,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生产自主权,分配自主权,经营方式,分配方式,1980年,四川首先在广汉县进行人民公社政社分开、撤社建乡的改革试点。,行政机构的改变,流通渠道的变化,华西村一家乡镇企业的车间,产业结构的改变,自由市场,新课学习,新课学习, 有力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开始历史性变革。,3. 作用,新课学习,(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新课学习,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

7、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订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从以上案例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或结论?,企业没有自主权,管理僵化,阻碍生产力发展。,新课学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计划经济下 政企不分 缺乏自主权 没有活力,改革调动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中心,

8、环节,改革,内容,成果,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制度,新课学习,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1985年9月23日,新课学习,1. 背景, 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的不足。, 1989年前后,改革面临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必要性, 邓小平南方谈话。(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条件),可能性,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课学习,新课学习,“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

9、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南方讲话(原题在武昌、深圳、珠海、 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结合教材思考: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标准是什么?他认为下一步

10、应该如何去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新课学习,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1)理论突破,1992年南方谈话,(2)明确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3)基本框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4)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5)初步建立,21世纪初,新课学习,中国GDP增长图(单位:亿元),1978,1988,1998,2008,4088.20,18027.00,89831.60,362280.50,2011,541926.00,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影响,新课学习,19491956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19561978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19781992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0年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知识归纳,新课学习,再 见,谢谢大家!,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