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201187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在研究函数的性质时,函数的单调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实际上,在初中学习函数时,已经重点研究了一些函数的性质,只是当初时研究较为粗略,未明确给出有关增减性的定义。对于函数增减性的判断也主要根据观察图象得出,而本小结内容,正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和提高。由于函数图象是发现函数性质的直观载体,因此在本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以利于学生作函数图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探究函数的单调性,还要特别重视让学生经历这些概念的形成过程,以便加深对单调性的理解。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教学,我从以下方面对自己的教学作一个完整的反思,以便更好的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让学生更好学习。1、

2、教学基本流程:本节课的基本流程如下框图所示,整节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观察具体函数图象引入 直观认识增(减)函数 定量分析增(减)函数 利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由图象说出函数单调区间给出增(减)函数定义 练习、交流、反馈、巩固学生归纳小结、教师评价 2、教学重点难点: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确立为: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判断或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又因为教学对象是高一新生,准确进行逻辑推理比较困难,所以把判断或用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确立为教学难点。3、难点化解与教法选择: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重点,理解难点,能够从知识上、能力上、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我采取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

3、学,同时又强调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比较成功的化解了难点。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研究实际生活中爬山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亲切活跃的课堂氛围;渗透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单调性的内涵,缩短心理距离,降低理解难度。其次,探索新知。引导学生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的思维过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针对函数图象,依据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三个问题,学生直接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展示图象及动画,使学生理解增减函数定义。同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教会学生与人合作,强化概念的理解,然后师生合作得出增减函数、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的定义,最后设计判断对错题,达到细、深

4、、全面的理解定义,学生经历了“再创造知识”的过程,利于发展创新意识。再次,巩固新知,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利用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根据定义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两种方法。体验了数学方法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探究时先以基本初等函数为载体,再深化扩展为函数的一般性质。从而理解掌握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为后面的学习及综合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4、教学预设与改进:原本预设学生在回答二次函数图象变化规律是上升还是下降会出错,结果有两位学生出错,一位回答图象是上升的,一位回答图象是下降的,在强调指出:在同一个观察任务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观察的顺序应沿x轴的正方向即“从左向右”后,错误理解得到解决。预设x1x2 时有f(x1)f(x2),函数为增函数学生会出错,结果真就多数学生出错,在多次变换形式后,学生对增减函数的定义式才算理解并得以掌握。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得有失,基本得到目标要求,感觉比较成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