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720084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州三模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走进北京世园会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半环形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青山绿水间、梯田花海旁,这座建筑宛如一柄温润的“如意”,金色的屋顶勾勒出蜿蜒柔和的曲线。中国馆汇聚了中华园艺精华,向人们讲述中国园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园艺文化最早是从农园艺发展而来。中国馆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心位置,我们希望它传承先人田园文化、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北京世园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介绍,“在中国馆的顶部,我们以农

2、民盖窝棚的做法为原型,采用了最简单的人字支撑。我们又想到中国人喜欢圆满,就将其平面设计为半月形,中间还设计了一口井作为水院,四水归堂,这也是农耕文化典型的代表。我们还选择了故宫琉璃瓦的颜色作为人字形钢结构的装饰面,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希望能代表中国特殊的文化气质和国家礼仪建筑文化的形象。 ”在中国馆的设计中,绿色节能理念贯穿始终,中国馆因此被人们称为“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中国馆大部分展馆置于梯田之下,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物采暖降温能耗;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场地采用透水铺装,降落在屋顶或地面上的雨水,可进入地下雨水收集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用于梯田灌溉和展览

3、植物的滴灌、微灌,形成生态微循环。中国馆总展览面积为15000平方米,包括中国生态文化展区、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中国园艺类高校及科研单位科研成果展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四个展区。走进中国生态文化展区,“天地人和”“惠风和畅”“山水和鸣”“祥和逸居”“和而共生”等主题依次布局,通过传统园艺场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多方位诠释中国传统生态观和生活哲学。“天地人和”展项以甲骨文、诗经中的植物等为素材,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惠风和畅”展项以精美的押花、插花等工艺再现秀丽多姿的绿水青山;“祥和逸居”展项通过纱幔、光影、数字影像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营造“风拂花开、崇尚自然”的

4、动态互动效果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综合运用实物展陈与场景再现相结合、传统展陈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形式,让各地园艺历史文化、园艺产业发展、园艺科技创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内容得到充分展示。中国园艺高新科技成果展区则主要面向与园艺相关的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汇集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原创的园艺产业科技成果,展示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绿色发展技术成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通过花材花器、古籍书画和配合品花观花的定制装置,向公众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艺术的魅力。一座中国馆,将中国古典生态哲学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融合起来,成为一扇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之美、讲述中国园艺历史文化的绿

5、色窗口。(取材于鲁元珍中国馆:向世界讲述中国生态之美)1根据下列选项的内容,概括中国生态文化展区的主题(2分)A天地人和 B惠风和畅 C山水和鸣 D祥和逸居 E和而共生 2下列对中国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温润的“如意”,喻其整体形状。B“盖窝棚”,比喻其顶部的形状。C会呼吸,喻其结构具有调节温度、湿度的功能。D绿窗口,比喻向世界展示中国园艺文化的地方。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馆的建筑设计蕴含着中国文化元素。B中国馆的园艺文化从农业园艺发展而来。C中国馆到处体现出“绿色节能”的理念。D中国馆的四个展区总面积为15000平方米。材料二长城脚下,占地5.03平方

6、公里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宛如一扇绿色之窗,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始终,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园区内,处处可见就地取材营造的自然景观,会呼吸的场馆建筑与自然山水相融。作为园区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国馆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间。其大部分展厅处于梯田之下,与大地景观融为一体,梯田上露出金色的钢结构屋顶,屋顶下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园艺精华。这个优雅的设计始于对园艺、农耕和自然的理解园艺脱胎于农耕,梯田是山区农耕文明的独特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借鉴人类早期“巢居”和“穴居”的古老智慧,中国馆被打造成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它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筑结构的保湿隔热性能,降低建筑

7、物采暖降温能耗。“屋顶的琉璃瓦是仿真的,实际上是一种铝合金型材。它既可以模拟传统建筑的质地,又能节约成本,是现代科技在北京世园会的独特运用。”中国馆采用了“地道风”技术,外面的空气通过新风吹入室内前,会先在土壤里“过”一遍,好比让空气先在冬暖夏凉的地窖里待一会儿,最后再吹到室内。“地道风”系统将大幅减少空调和采暖系统的使用时间。为了保证空气在地下管道中依然保持新鲜,中国馆没有使用传统的水泥管道,而是找到了一种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国馆的下沉庭院是天然的雨水收集系统。降落在屋顶或地面上的雨水,还可经过梯田绿地渗透、粗过滤后,进入地下的雨水收集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的雨水将用于梯田灌溉和展览植物的滴灌

8、、微灌,形成生态微循环。抬头仰望,环保低碳、绿色生态的设计遍布中国馆屋顶。屋顶部分开有通风口,可以在不同季节实现自然通风或保温;1024块光伏玻璃还能充分吸收太阳能,提供清洁能源。漫步园区,就地取材营造的自然景观无处不在,这里不仅是全球园艺资源的生动展示区,也是先进建筑理念的集中承载地。园内利用当地原有材料搭建的石笼墙、夯土墙、石板路等,共同营造返璞归真的田园意境。国际马铃薯中心展园中的主体建筑,为六层下沉式环形梯田花园,是南美印加文明著名遗产“莫瑞梯田”的翻版。国际马铃薯中心展园由3500条废旧轮胎打造而成,这3500条轮胎全部由北京本地回收而来,不仅是梯田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整个展园的围墙

9、构成材料;铺垫在轮胎底部的塑料布也是回收来的,它可以防漏控温,让不同耐寒属性的马铃薯在对应区域中实现良性生长。这个“轮胎生态园”有4000余株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马铃薯、甘薯作物陆续在梯田落户,它们共同讲述着绿色、低碳、环保的生动故事。世园会整个园区,又是一个海绵园区。全园建设了长约20公里的生态草沟,下凹绿地雨水收集率不小于60%,道路广场铺装透水率不小于70%。为保障水体水质,还设置了沉砂池等过滤雨水。雨水通过草沟、旱溪、砾石沟等不同方式汇入水体,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园区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同时加强雨水回收利用。永续使用是世园会规划设计的初衷之一,也是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题中之义。世园会闭

10、幕后,园区可转型为区域性大型生态公园,其中,中国馆可转型为国家级生态博物馆,屋顶下方空间采光良好,可举办园艺创意工坊,传播园艺文化。模块化设计的生活体验馆也可根据功能需要灵活调整,带动多产业发展。(取材于陈雪柠低碳世园取法自然)4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地取材:就在原地选取材料。B脱胎:比喻此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C返璞归真:去掉外在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D初衷:最初的愿望或心意。来源:学+科+网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对中国馆的顶部设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采用窝棚的人字支撑。B平面设计为半月形。C铺设金色的琉璃瓦。D材料是铝合金型材。6

11、下列对“海绵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一条长约20公里的生态草沟。B下凹绿地雨水收集率至少在60%。C道路广场铺装透水率不小于70%。D利用沉砂池、草沟、旱溪等汇集雨水。7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绿色节能”理念有哪些具体表现?(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3题。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奚为至

12、于此?”子路愠,作色而对曰:“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1】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

13、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子路出,召子贡,告如子路。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子曰:“赐,良农能稼,不必能穑;良工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赐,尔志不广矣,思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叹曰:“有是哉,颜氏之子!吾亦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取材于孔子家语在厄)注释:【1】伯夷、叔齐:与下文中的比干、关龙逢、伍子胥均为古代贤人。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

14、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刺:指责B君子无所困困:贫困C由未之识也识:懂得D吾为尔宰宰:管家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B路出于陈蔡乃召子路而问焉 且芝兰生于深林夫子推而行之C人之弗吾信也为善者天报之以福行之久矣汝以仁者为必信也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遂使徒兵距孔子于是派兵阻拦孔子B外无所通,藜羹不充无法和外边取得联系,连粗劣的食物也吃不上C奚居之穷也怎么处境如此困穷呢D夫子何病焉您为什么生病了呢1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12

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蔡的大臣害怕孔子帮助楚国,所以派兵阻止,不让孔子到楚国去。来源:Z,xx,k.ComB孔子在陈蔡陷入困境,但他还在给弟子讲授学问,并不停地弹琴唱歌。C孔子用伯夷、叔齐等人的事例告诉弟子应坚持理想,不要被困难吓倒。D通过孔子与子路、子贡、颜回之间的问答,可看出颜回更受孔子赞赏。13被困陈蔡时,孔子提出了“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这个问题,与三位弟子探讨儒家学说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以致于到了现在的地步。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出三位弟子对此问题的看法。(6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1】朱敦儒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莫指关山路【2】,空使翠蛾【3】颦。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注释:【1】董弥大是作者的朋友。朱敦儒,宋代词人,北宋灭亡后南渡避难,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隐居时期。【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