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节社会体制和大众传播讲课资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0041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章节社会体制和大众传播讲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章节社会体制和大众传播讲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章节社会体制和大众传播讲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章节社会体制和大众传播讲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章节社会体制和大众传播讲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章节社会体制和大众传播讲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章节社会体制和大众传播讲课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社会体制和大众传播,Company Logo,第一节 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体制和控制 体制是一个组织的制度、体系、形式、方法的总称,而控制是一个组织根据内外变化而进行的调整行为。 大众传播本身就是一种体制。 外部: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社会需要它发挥各种作用,同时也使它置身于各种制约之中。 内部:也是一种体制任何媒介都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实施有效的控制,才能达成目标。,Company Logo,二、把关人理论,“把关” (1)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K.卢因 1947群体生活渠道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

2、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Company Logo,三、怀特的初始研究,美国学者D.怀特把关人理论模式图 媒介在这里有点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但它关非一概拒绝进球,而是把一部分信息拦住,给另一部分信息放行。,Company Logo,麦克内利的深入研究,是对怀特单一化把关模式的修正和发展,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 媒介的把关行为总是以某种尺度、标准为依据而展开的。,记者,分社 编辑,总社编辑,报社、电台 电视台编辑

3、,受者,总社 编辑,受者 亲友,受者 亲友,信源,信源,Company Logo,美国地方电视台选择新闻的标准,1、时效性议题和事件有多新,有多近? 2、接近性议题和事件距离受众有多近? 3、重要性议题和事件对本地受众来说有多重要? 4、人情味议题和事件能激发多少感情? 5、显著性议题和事件中的人物有多出名? 6、反常性议题和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和令人惊讶的程度如何? 7、冲突性在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或者人类和环境之间有多少分 歧与破坏? 8、视觉冲击力采集到的有关议题和事件的画面有多吸引人? 9、娱乐性议题和事件能产生多少直接的满足?例如微笑或者大笑、冷嘲热讽、好奇心的满足等等。 10、话题

4、的热门程度对于议题和事件,现存的受众兴趣如何?,Company Logo,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其中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就是巴斯所说的双重行动。,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及双重行动的含义,Company Logo,“把关”的标准:两种视角,1965年,另外两名研究者盖尔顿与鲁奇在国外新闻的结构一文中提出了“新闻选择模式”,就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他们列举和描述了一个原始新闻事件的一些主要特点,而这些特点将影响这事件最初被选取,然后通过各种

5、守门的机会。也就是说,在一般的情况下,编辑在选择一则新闻是否进入下一步的流动领域,主要地是审视新闻是否具有如下因素: 1.时间跨度。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符合媒介的时间表,它受到注意的可能性就更大,例如一个在几个小时或更短时间发生并完成的事件,适合于日报或广播、电视,而一个要历时几天的复杂事件就适合于周报。 2.强度或限度价值。一个事件非常重要,或者重要性突增以致引起了特别注意,这一事件更有可能受到注意。 3.明晰性一个事件的含义越清晰、模糊性越低就越适合于报道。,Company Logo,4.文化相近或相关。一个事件越接近预期受众的文化和兴趣,它就越可能被传播媒介选中。 5.一致性。符合某些既定

6、期望和预想的事件,比那些与期望不一致的事件,更可能被选中,如科索沃冲突中引发北约对南联盟的攻击就与人预想一致,而成为重要新闻。 6.意外性。第五条的意义具有同样一致性的事件中,越不平常或越难预料的事件,就越容易引人关注。 7.连续性。一个事件一旦确定为具有新闻价值,就会出现某种对这一事件或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事件的持续关注。 8.构成。组合性某些新闻事件的选择,是出于媒介内容的整体构成或根据平衡性的需要(如根据某一事件在整个报纸或新闻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地位来确定是否采用它),有些事件是作为对照性事件而被选中的。 9.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除了上述的新闻因素外,社会或守门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也会影响选择

7、。,Company Logo,盖尔顿与鲁奇认为,一个事件并不是只有具备上述全部要素才能构成新闻,新闻的筛选活动是依据三个基本前提进行的:一是附加性假设,事件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二是补偿性假设,一个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三是排除性假设,如果一个事件所有的新闻要素都偏低,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报道之外。 缺陷:1在信息选择标准中忽略了宣传 2在补充性假设中,没有突出真实性的特殊 重要地位。,Company Logo,盖尔顿与鲁奇的新闻选择模式着重分析新闻内容或社会事件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因素就有可能被守门人选中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得以与受

8、众见面。他们认为守门人在决定选择或淘汰新闻内容时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系统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可以解释和可以预测的。,Company Logo,关于利益动机,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大众传播领域应能发挥的正面、强大的调节作用。 一方面,媒介用于制造低俗、麻醉大众、维护体制; 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反映民意、制约媒介、监督权力的作用。,Company Logo,关于编辑权,传者权上的分化 受者力量的壮大 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 这里的“妖魔化”指报道过分的多并夸大 1997年7月1日凌晨,美国一家主流媒介这样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的镜头:“在阴森森的雨夜

9、,寂静的夜空中回荡着坦克和装甲车隆隆的履带声。在深夜昏暗的路灯下,坦克和装甲车一辆接着一辆开进香港空无一人的大街。街上看不到任何群众欢迎的场面和欢迎标语。”现在有进驻香港的实况直播可以证实,该报道纯属胡言乱语。但,美国人不予追究。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更公然地把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比作德国纳粹军队进入巴黎。,Company Logo,由“罗刚事件”谈大众传播的“把关人”理论,2003年4月24日凌晨12时22分,湖南经济广播电台“心灵之约”节目主持人罗刚接进了当晚的最后一个电话。一个自称是日本留学生的人以与主持人畅谈中日友好为名打进电话,以蹩脚的普通话读了一封信,信中用激烈的言辞轻狂的污蔑中国,

10、谩骂中华民族,使每一位收听该节目的听众为之愤怒,有着十年主持经历的主持人罗刚在电台领导两次打电话要求他挂断电话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听完了三分种,并用同样无法平息的愤怒的情绪与其展开“论战”,最终因情绪激动而挂断电话事件发生后,罗刚及导播郑义被电台就地开除,经广台的几位领导也因此受到了处分,更为严重的是,该消息一发出,即遭封杀,政府对此事件严密封锁,以至很多湖南网友在事件发生近一个月后才知内情。,Company Logo,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自由和责任,媒介与政治:四种理论 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集权主义媒介理论的兴衰 思想渊源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等人的思想学说:认为政治权力

11、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经验的优秀的人的手里,才能对国家实行有利合法的统治;国家的权力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个人自由必须服从国家的权力。 主张 产生于16、17 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体现封建的专制主义新闻思想。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维护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封建报刊审查制度。限制言论自由,否认自由与民主。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意、日法西斯战时新闻宣传:造谣、诽谤、肆无忌惮地强奸民意,操纵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属于这一理论。 随资本主义的兴起,理论逐渐被取代。,Company Logo,自由主义理论,思想渊源 人的理性高于一切,言论和出版

12、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的理性的发挥的条件让人不受限制地发表不同的思想和观点;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竟争才能获得。 代表人物 这一理论17世纪英国约翰密尔顿提出,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玛斯杰弗逊、19世纪英国政治家、哲学家约翰米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主张 主张任何人可以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上”,“通过自我修正”自由地发表意见,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放手让私人办报,不受政府干预,才能保证新闻自由和发挥报刊对政府的舆论监督作用。,Company Logo,密尔顿:出版自由论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有人说坏书应当禁止,但谁来判断哪些是坏书? 历史证明,检查官的水平往往低于作家的水平。 即

13、使某些检查官有水平,也可能会被偏见和流俗所蒙蔽。 尽管出版物可以禁止,但检查官无法禁止其中的思想的流传。 由此得出结论,“让(真理)和虚伪交手吧。谁 又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Company Logo,洛克:君权民授论和宽容异教论 明确提出君权民授论 大力提倡异教论 密尔:市场调节论 最可贵的是,密尔充分注意到保障少数人意见的重要性。 罗伯斯庇尔等:舆论监督论 言论自由的实质:一是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二是批评政府官员的自由,Company Logo,杰弗逊:伟大的身体力行者 在杰弗逊的政治理想及其实践的有力推动下,最终确立了自由主义媒介理论(及体制)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中的支配

14、地位。 杰弗逊站在积极倡导媒介监督政府的立场上,提出“自由报刊应成为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起制衡作用的。”即“”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的展开 独立性原则 多样化原则 法制化原则,Company Logo,自由主义媒介理论的困境,炮火纷飞的战争的严酷现实,使各国政府对媒介-传统的报刊书籍和新兴的广播电影再也不能放任自流。 电波媒介即广播电视的出现,也动摇了古典自由论。 媒介的巨大化、垄断化现象日益显著。,Company Logo,媒介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由于自由理论的重大缺陷,20世纪40年代,社会责任理论逐渐取代了自由主义理论。 核心观点 否认绝对自由,认为自由伴随着责任和义务; 新闻媒介必须对社会和媒介负责,公众的自由高于新闻媒介的自由; 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 新闻媒介的自由要受到社会的监督,必要时政府可以制定法规加以控制。 该理论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利益不受新闻媒介的冲击和影响,尽可能地调解媒介、政府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但新闻媒介的私人占有和 竞争并不能改变垄断和现实脱节的矛盾,即理论上大喊新闻媒介要对社会负责,实际上新闻媒介为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常有不负责任的传播行为,凶杀、暴力和色情充斥新闻媒介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理论的软弱无力。 该理论是自由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