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200401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葫芦岛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13 / 132018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D(D项答非所问,说的是外延,是应用,不是内涵)2. D(“后人对其的继承和发扬”错,原文第六段阐述的是后人对意境理论的继承和发扬。)3.C(“客观上也使术语意境的内涵超越了其原来的规范”错误,由原文“又因为他本人以及后人对意的广泛运用,客观上使得意境内涵超越了其原本的规范”可以看出,“意境”内涵超越原本的规范是因为王昌龄本人和后来人对“意”的广泛运用,而不是意、境两个词语含义的丰

2、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A(3分)(B.说明篁岭人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年复一年的春播、夏种、秋收、冬藏。C.借对老妪的描写引出对篁岭女人的赞美,并不是好奇。D.文章语言鲜明生动,并不厚重。)5(5分)点明了篁岭山村的地理位置,交代了篁岭人山陡路窄的生活环境,揭示了其晒秋习俗形成的内在原因。引出下文,为展开晒秋习俗的具体场景做铺垫。(一点2分,两点5分)6(6分)从字面义看,晒的是收成,指篁岭人秋收时将收成放在晒楼晾晒的习俗。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晒的是篁岭女人的勤苦耐劳,展现她们的劳作之美。从主旨来看,反映的是篁岭人平淡质朴、殷实富裕的农耕生活图景,作者对此充满赞美之情

3、。(每点2分,共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C(3分)(“终将颠覆学校现有体制”错误,由原文“互联网+教育将改变教育,但是不会颠覆教育,更不会颠覆学校现有的体制”可知)8A、E(5分)(答出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B“从教师的角度谈了互联网+教育存在的弊端”错,应是“从教育家和研究者的角度谈了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和存在的问题”;C“只有与互联网相处融洽,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每一个教育当事人都意识到,如何与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D“意在鼓励大学生勤工俭学”错误,举小王之例只是为了说明“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时间限制 )9.(

4、4分)传统教育认识自身的优点,坚守精华所在,积极应对互联网各式新鲜的教学方式。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教育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直至最终融合为一。传统教育顺应互联网潮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传统教育必须抓住教师这个根本,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D(3分)11.B(3分)(“也叫夺情”错。)12.D(3分) (说“柳恽品评棋艺遵照武帝制定的品评棋艺的标准”,文中无据)13.(10分)(1)萧子良曾经在后花园里设下酒宴,当时有一架晋朝太傅谢安(曾用过的)鸣琴放在旁边,便拿来交给柳恽,柳恽弹了一支雅曲。(有鸣

5、琴、侧、弄,句意2分)(2)武帝对周舍说:“我听所君子不可以苛求完备,至于像柳恽,可以说完美了。如果把他的才艺分开,足以成就十个人。”(备、具、了,句意2分)参考译文:柳恽字文畅,少年时就很有志向。好学习,善于写书信。与陈郡的谢沦是邻居,受到谢沦深深地友爱。谢沦说:“宅南的柳郎,可以作为楷模。”起初,(南朝)宋的时候有嵇元荣、羊盖两个人,都善于弹琴,说是传承的戴安道技法。柳恽跟随他们学习,特别能掌握他们(弹琴的)的奥妙。齐朝的竟陵王萧子良听说后,便聘用他做法曹行参军。他只与王昧、陆杲要好,常常慨叹说:“王虽是名家,还是怕会耽误我的。”他很受萧子良的赏识和亲近。萧子良曾经在后花园里设下酒宴,当时

6、有晋朝太傅谢安(曾用过的)的鸣琴放在旁边,便拿来交给柳恽,柳恽弹了一支雅曲。萧子良说:“你的技巧超过嵇元荣的水准,精妙达到羊盖的风格,良好的姿质,优美的手法,的确就(显现)在今夜。岂只是在当今堪称奇妙,也可以比得上古代英贤。”后来做了太子洗马,父亲去世后,他离职守丧,写作了述先颂,表达他无尽的哀思,文字十分悲伤婉丽。后来代理鄱阳相,听由属官守尽三年丧礼,安排他们从事文章教化,百姓对此非常称赞。调回京城后被任命为骠骑从事中郎。梁武帝到了建邺,柳恽在石头城拜迎,武帝让他担任了征东府司马。他上书请求在城池平定后,首先收管图书典籍,同时遵从当年汉高祖的宽大政策。梁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改任他为相国右司马

7、。天监元年(502年),任命他为长兼侍中,与仆射沈约等人共同制定新的制度。柳恽性格坚贞朴实,凭借贵公子的身份而遭有美名,少年时候善写诗文,曾经作诗说:“亭高木叶下,垄首秋云飞。”琅邪人王融见到后非常赞赏,于是把这些诗句写在书斋的墙上和白团扇上。武帝参加宴会,必定要下诏让柳恽赋诗。他曾经与武帝的登景阳楼篇唱和道:“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深受赞美。当时人们都共同传诵。他历任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秘书监、右卫将军。两次担任吴兴太守,治理得太平安定,民众官吏都很怀念他。他在郡中感染了疾病,自己请求解除职务。父老一千多人上表请求让他留任,事情没有施行,就去世了。起初,柳恽的父

8、亲柳世隆弹琴,在文士中名列第一,柳恽每每弹奏他父亲当年爱弹的曲子,常常以此感念追思。又变体改写了各种古曲。他曾经贼诗尚未写完,就用笔敲打着琴(思考),因为有客人前来拜见访,便用筷子敲击,柳恽惊异于筷子击琴发出的的哀惋音韵,便把它谱写为雅曲。后来传说击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柳恽常常用今声转变扬弃古法,便著了清调论,详细地加以解说。梁武帝好下棋,让柳恽评定棋手的等级,被列入符合标准的共有二百七十八人,按照他们的棋艺优劣进行排列,写成棋品三卷。柳恽列居第二。武帝对周舍说:“我听说君子不可以苛求完备,至于象柳恽,可以说完美了。如果把他的才艺分开,足以成就十个人。”柳恽著有卜杖龟经。他的性格喜爱医术,完全

9、掌握了它的精妙。(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14(1)AD(5分)(答出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A项“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错,诗人回忆中的故山生活是轻松闲适的。D项解读错误,“却听疏钟忆翠微”是说听到钟声忆起了故乡的山色。)15(6分)(1)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接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2分)从意境上看,用杨桃、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2分)语言上,这两句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1)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

10、迷之未远(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3)清荣峻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2)C(3分)(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逼真生动,用于此处对象不对。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此处合乎语境。一日千里:形容进展很快。此处合乎语境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此处不能形容哄抢者的行为。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此处不合语境。述而不作: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加自己的创见。此处合乎语境。)18A(3分)(B项中途易辙。C项“值得”与“受”杂糅。D项“制售病死猪”不合逻辑,正确表述应为“销售病死猪或制售病死猪肉产品”。)19.

11、A(3分)(A项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此处正确。 B项洗耳恭听,恭敬地听讲,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C项光临是敬辞,称宾客来到。D项惠顾,用于商家欢迎顾客光临。)20.(5分)不要试图体罚孩子(1分) 反而孩子逃得越急(2分) 孩子才不会成为温室中的花朵(2分)21.(6分)(1)上联:舟系洞庭,(1分)世上疮痍空有泪。(2分)下联:魂归洛水,(1分)人间改换已无诗。(2分)四、写作(60分)22.【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指出现在人们因科技的发展忽略了汉字的书写,不仅很少用笔写字,就连在计算机上用汉字也用得少了;材料二则从另一方面指出,人们对汉字书写活动的关切。构思立意时,可从第一则材料生发,从反思汉字危机的角度立意;也可从第二则材料生发,从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角度立意;当然也可综合材料,从传承汉字的意义的角度立意。评阅参考:1、建议45分起评,有思辨性且符合逻辑,加分;单向论述,次之。2、兼顾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3、分值差距足够拉大,避免趋同、趋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