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材分析培训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196534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材分析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材分析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材分析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材分析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材分析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材分析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教材分析培训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选修5 教材分析,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课程标准,1认识醇、醛、酚、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他们的转化关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加深认识加成、取代、消去和氧化、还原反应。 4了解逆合成分析法,通过简单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并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意义。 5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功能和地位,本章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进一步加深认识加成、取代、氧化和

2、消去反应。通过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本章介绍的酯的水解反应、银镜反应和酯化反应是学习后续两章内容的基础。,第三章 内容结构,方法,全章4节,(不含氧),课时建议,第一节醇、酚 2课时 第二节 醛 1课时 第三节 羧酸、酯 2课时 第四节 有机合成 2课时 实验 1课时 练习 3课时 测验讲评 2课时,教学建议,1.重视理论指导,形成系统知识体系 2.重视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3.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4.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5.重视有机合成,强调应用,第一节 醇 酚,第一课时 重点:醇类与酚类在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判断方法

3、醇类的物理性质 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醇与酚结构上的区别以及判断 乙醇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重点: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 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理解苯环和烃基的相互影响 难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苯环和烃基 的相互影响,第一节 醇 酚,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用途,乙醇的消去反应,2)消去反应,脱去OH和与OH相邻的碳原子上的1个H,断键位置:,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乙醇的氧化反应,分子间脱水,与HX反应,与金属反应,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小结,第一节 醇 酚,苯酚的性质,教材特点,醇的性质图表结合,“复习与提升” 的编写策略,从结构认识性质; 苯酚的性

4、质采取归纳推理式,通 过实验现象归纳苯酚的性质。,几点说明,1、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有机中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在课标中未提及,放在“资料卡片”中,可以介绍; 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第二节 醛,重点: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知道醇、醛、羧酸的转化关系 难点:醛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第二节 醛,醛,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化学性质,通过图,实验,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有机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甲醛”的信息搜索,醛,乙醛的银镜反应,教材特点, 醛的性质采取归纳推理式,通 过实验现象归纳醛的性质; 开始有甲醛的

5、应用,后有“信息 搜索”,前呼后应,进一步认 识甲醛; 通过“学与问”进一步认识有机 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几点说明,1、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实验; 2、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3、可以结合乙醛的性质,巩固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第三节 羧酸 酯,第一课时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 第二课时 重点:酯的水解 难点:酯的水解,第三节 羧酸 酯,羧酸,酯,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3)化学性质,a.乙酸的酸性,b.乙酸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教材特点,设计两个“科学探究”,把羧酸 和酯的性质融入其中; 与化学不同分支之间的联系; 图片联系实际。,几点

6、说明,1、乙酸的酯化反应只要求学生设计方案即可,主要是一种方法教育; 2、乙酸的酸性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可要求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内容在此不要扩充加深。,第四节 有机合成,重点:常用的有机合成方法 难点:合理的有机合成途径和线路的确定,第四节 有机合成,有机合成的过程(图323),逆合成分析法(图324) 举例草酸二乙酯的合成(P66),基础原料,中间体,中间体,目标化合物,副产物,副产物,辅助原料,辅助原料,辅助原料,基础原料,中间体,中间体,目标化合物,教材特点,过程介绍,融有机物间的相互 转化; 方法介绍,例析方法的运用。,几点说明,1、逆合成分析法是设计合成路线的一种方法,通过有机合成可以巩固和灵活运用有机物间的转化; 2、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逆分析法的思路与合成思路混淆。,主要有机物之间转化关系图,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请多批评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