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90768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庸”辨义彭国华“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衷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无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

2、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孔子说:“乡原(愿),德之贼也。”将“中庸”理解为“乡愿”,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不过,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

3、。对此,中庸进一步解释道:“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用俗话说,“中庸”则大致相当于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能够“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

4、万物育焉”。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

5、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以至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所在。人们在特定的时空情境中生活,为人处世就需要“与时偕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努力破除种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这样才能不断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这,可能就是儒家“中庸”思想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对“中庸”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核心思想,它要求将“中和”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B“中庸”就是追求日常言行在

6、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做到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C“中庸”是人们做事要“走中间路线”,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D“中庸”是在人伦日用中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极高境界。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可以被应用于人伦领域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B人们对“中庸”的错误认识,从根本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 C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 D人们通过领悟和顺应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一种“

7、中庸。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需要对白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 B在孔子看米,行“中庸之道”至少需要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达变、相时而动。 C孔子在同答其弟子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伦理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D黑格尔没有体会到儒家伦理智慧的特色,曾因论语中缺乏概念和范畴的思辩而给予这部经典和孔子本人相当消极的评价。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4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

9、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

10、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传)注释:忮,zh,刚愎、狠戾。4.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众不能诎 诎:通“屈”,是屈服。B乞不次进用 次:次序C其属文动笔如飞 属:写作D擢进士上第 擢:提拔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夕C. 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 挟飞仙以遨游D. 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 苏

11、子与客泛游于赤壁之下6.下列解说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着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B王安石曾上万言书,陈述变法的主张。他认为国家财力贫乏、世风日下的原因在于百姓不知法度,没有效法先王的法律制度。C做淮南判官期间,兴修水利,推陈出新。文彦博做宰相时,曾极力推荐王安石,希望皇帝破格进用,以激励世风。D朝廷曾屡次征召王安石,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推脱了。士大夫都很遗憾未能与他相识。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每题3分)(1)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2)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

12、法,人言不足恤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和盛集陶落叶钱谦益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注释:盛集陶盛斯唐,字集陶,安徽桐城人,清初寓居南京,常以诗与林古度、钱谦益唱和。 清兵攻破南京后,钱谦益率先迎降,被授予重职后六月病归,后因被人告发反清而被捕,旋改狱外看管,时其友盛集陶等常到明故宫踏落叶作诗,此诗即和盛集陶诗所作。劫尘即劫灰,佛教中指烧毁一切的大火后所剩的灰烬。 玉露白露。 素娥即嫦娥。 履霜踩着霜。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意谓踩霜即预示着严寒将至;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华林曹魏

13、时的皇家园林,此泛指美好的树林园苑。8.首句“秋老钟山万木稀”那一个字用地好?为什么?(4分) 9.此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20分,每空1分)(1)携来百侣曾游, 。(2) ,大礼不辞小让。(3)高渐离击柱,荆轲和而歌, 。(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5)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两句是: , 。(6)苏轼在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 。(7)驾一叶之扁舟, 。(8)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9)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0)羁鸟恋旧林, 。(11)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12) ,兰泽多芳草。(13) ,以望复关。 (14)岂不日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