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资讯融入示范教材设计与推广》-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7177443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阶段资讯融入示范教材设计与推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小学阶段资讯融入示范教材设计与推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小学阶段资讯融入示范教材设计与推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小学阶段资讯融入示范教材设计与推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小学阶段资讯融入示范教材设计与推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阶段资讯融入示范教材设计与推广》-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阶段资讯融入示范教材设计与推广》-精选课件(公开PPT)(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學階段資訊融入示範教材設計與推廣結案報告,報告人: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 劉遠楨 95.9.18,2,報告大綱,計畫目標與期中審查改進項目 年度工作項目 總計劃協調會議 例行性會議 分段能力指標詮釋 資訊課程及各科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 資訊融入課程教學實驗 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徵選活動 示範教材設計研討會,年度工作成果 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 資訊課程教案設計 資訊課程主題規劃 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 完成資訊融入課程教學實驗研究報告 完成資訊融入課程教案 後續工作 附錄資訊融入課程教學實驗研究報告,3,計畫目標,發展能達成資訊能力指標的小學階段資訊教學示範教材,包括國語、英語、數學、

2、自然、社會、音樂、美術、健康、體育、綜合活動、資訊課程等十一學科 針對各科的資訊融入教學的應用能力,建立國小資訊課程的實施大綱與實行方式,4,期中審查改進項目,本計畫分別以動詞、副詞;名詞三種範疇詮釋資訊能力指標,切入點佳,是不錯的分析 計畫中設計了許多教案(見期中簡報第26頁),若品質控管的機制未建立,即教案效度會受到懷疑,建議加入教案的審查機制 由於本計畫中列有實地教學的工作,可在此階段中對產出的教案再加以審查並修正其應改進之處,5,期中審查改進項目,示範教材設計之邀請對象以臺北市教師為主,建議考慮南北城鄉差距 示範教學設計完成後,建議應有公開試教,邀請團隊外之同儕提供回饋意見。如有修正應

3、有第二次以上試教與再評論 計畫在許多方面已經有很多好的成果,包括能力指標之詮釋,贊同以概念為主之設計方式,惟在教材規劃上,希望可以考慮有模組化及結構化的安排以利未來推動,6,年度工作項目,總計劃協調會議 全年共進行十次,平均每個月一次,參加人員包括總計畫主持人、共同主持人、各子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討論計畫進度、經費運用、進行計畫所遭遇困難及研擬解決問題辦法 舉行日期分別為:94/10/16、94/11/06、94/11/27、94/12/24、95/01/15、95/02/26、95/03/26、95/04/16、95/06/18、95/07/01,7,年度工作項目,例行性會議 共進行十六

4、次,由子計畫主持人、協同主持人及團隊老師、助理人員參加。討論資訊能力指標修訂、課程設計方向、資訊融入課程教學設計及分享修正、資訊課程教學設計及分享修正 舉行日期分別為: 94/11/13、94/11/18、94/11/22、94/12/11、95/01/11、95/01/14、95/01/18、95/01/21、95/03/01、95/03/22、95/04/03、95/04/28、95/05/19、95/07/26、95/08/09、95/08/24,8,年度工作項目,分段能力指標詮釋 六個向度 逐條詮釋,9,年度工作項目,資訊課程及各科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 配合計畫修訂之分段資訊能力指標,

5、設計國小三到六年級共八學期之資訊課程 資訊融入課程將分段資訊能力指標運用於國語、英語、數學、自然、社會、綜合活動、美術、音樂、健康、體育等十個學科,10,年度工作項目,資訊融入課程教學實驗 各學科資訊融入課程編寫完成後,為求教案之實用性及測試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生在學科學習上之幫助程度,由團隊老師就其設計之資訊融入課程教案進行教學實驗 實驗進行中包含問卷調查及問卷分析,並於實驗完成後,撰寫實驗研究報告,分析所設計之教案在實驗前及實驗後,對學生進行學科學習之成效及學生資訊能力的運用有何差異,並就實驗結果修正教案,11,年度工作項目,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徵選活動 欲了解團隊以外之教師對分段資訊能力指標

6、在初次接觸之接受程度,及實際運用於教案編寫時的情況,並著眼於未來的推廣,舉辦國小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徵選活動,廣召全國國小現職教師一同參與資訊融入教學活動之教案設計 活動網站:http:/contest.ntue.edu.tw/,12,年度工作項目,示範教材設計研討會 發表國小、國中、高中資訊教學示範教材及資訊能力評量規劃機制,邀請國小、國中、高中老師及各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各教學領域輔導團代表共同研討,希冀促成應用資訊科技協助教學的最大效益,創新教學典範 研討會網站:ttp:/workshop.ntue.edu.tw/,13,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14,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

7、詮釋,15,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16,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17,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18,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19,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20,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21,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22,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23,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24,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25,年度工作成果分段資訊能力指標詮釋,26,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教案設計,27,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28,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29,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0,年度

8、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1,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2,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3,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4,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5,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6,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7,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8,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課程主題規劃,39,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設計包括國語、英語、數學、社會、自然、綜合活動、美術、音樂、健康、體育、資訊課程等十一學科教案,40,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41,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42,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融入課程教案設計,43,年度工作成果資訊融入課程

9、教案設計,44,年度工作成果完成資訊融入課程教學實驗研究報告,45,年度工作成果完成資訊融入課程教案,46,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語文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教學實驗者: 臺北市立教大附小張淑娟老師,47,研究動機,參與以能力指標為基礎的資訊教育提昇計畫-資訊融入示範教材設計與資訊能力評量研發小組 如何將依據美國國家教育科技標準(NETS)所編擬的各階段能力指標融入語文課程? 將資訊科技融入四年級語文課程之學習成效?,48,研究目的,探討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四年級語文領域教學,學生達成第一學習階段各向度能力指標之情形 探討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語文領域學習之實施成效 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國小

10、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四年級國語文領域教學之參考,49,待答問題,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四年級語文領域教學,學生達成第一學習階段各向度能力指標之情形為何? (一)在基本運作與概念向度之學習情形若何? (二)在社會、道德與人文議題向度之學習情形 若何? (三) 在科技生產工具向度之學習情形若何? (四) 在科技溝通工具向度之學習情形若何? (五) 在科技研究工具向度之學習情形若何? (六) 在科技問題解決與決策工具向度之學習情 形若何? 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語文領域教學之實施成效為何?,50,研究方法,研究對象 :市立教大小四年A班(男19人,女15人) 研究工具 :自編資訊科技融入語文教學問卷調查表

11、 教學實施 :95年5月中旬學期末(每週五節課),51,研究方法,教材選編與設計 :本研究教材選自國民小學國語領域南一版第八冊第四單元耕耘與收穫,共計四課,分別為第十一課汗水不會白流、第十二課掌中歲月、第十三課養殖蝦之父、第十四課昌明的夢;考量四課之間的結構關係,酌以調整課程進行的先後次序為:第十二課、第十三課、第十四課、第十一課,52,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於課程結束後,由學生填寫,以了解學生對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國語領域教學之反應與感受 資料處理 :量化統計、質的分析,53,研究結果,一、基本運作與概念(A)向度,54,社會、道德與人文議題(B)向度,55,科技生產工具(C)向度,56,科技溝

12、通工具(D)向度,57,科技研究工具(E)向度,58,科技問題解決與決策工具(F)向度,59,資訊科技融入國語領域學習成效分析,60,廿九、你對於資訊科技融入國語課的上課方式,覺得還有什麼地方需要再改進的?,61,廿九、你對於資訊科技融入國語課的上課方式,覺得還有什麼地方需要再改進的?,62,結論與建議,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國語科教學,有九成一以上的學生能達成資訊能力第一學習階段各向度的基本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國語科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國語科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機與興趣,63,結論與建議,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國語科教學,能促進學生間人際關係的良性互動 運用資訊科技

13、融入國語科教學,限於設備與時間的不足,課堂上無法每次均讓每位同學都實際進行操作,64,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為國內首次依據NETS所擬定資訊科技之能力指標,融入於國小四年級語文領域教學,研究結果發現有九成以上的學生均能達成資訊能力第一學習階段各向度的基本能力,且其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效,但因本研究樣本僅限於台北 市一所都會型中型規模學校學,故建議在未來研究方面可以全國各地區大、中、小型學校學生為樣本,以擴展依據NETS所擬定資訊科技之能力指標之適用性,65,附錄,教 案 設 計:敘事的寫作技巧耕耘與收穫 作文,66,後續工作,發展國小階段資訊融入示範教材,並結合教育部教學資訊網,進行資料編輯與分享,提供縣市國小教師教材使用與教學參考,且具體引導教學實施 配合資訊教育分段能力指標編製資訊課程教材並進行學校實驗,以增加資訊教育分段能力指標於國小之可行性 藉由資訊融入教學和資訊課程教學加強學生資訊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達到資訊教育分段能力指標,67,後續工作,建立並推廣教材發展模式,讓老師們具備教材發展、應用與評鑑的能力 發展示範教材以具體引導教學實施 建立並推廣教材發展模式,讓老師們具備教材發展、應用與評鑑的能力 達成資訊教育分段能力指標,68,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69,更多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