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与插花课程论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717717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盆景与插花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盆景与插花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盆景与插花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盆景与插花课程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盆景与插花课程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盆景与插花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盆景与插花课程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盆景与插花艺术学校:四川农业大学 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任课教师:江明艳 潘远智 班级: 学号: 姓名: 四川省内江市盆景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对四川省内江市盆景发展历史、背景、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主要的分析,总结了内江近年来在盆景生产机销售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并今后盆景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关键字】内江市 盆景 盆景发展内江市(又名甜城)位于天府之国的东南部,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沱江之滨。东连重庆,西接成都、资阳,南扼自贡、宜宾、泸州,北通遂宁、南充,成渝铁路、内昆铁路在这里接轨,成渝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在这里汇合,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

2、,有“川中枢纽” 、 “川南咽喉”之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冬暖夏热,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丰富,道路交通发达;为全市盆景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销售市场。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要求日益提高,对绿化家园、净化空气、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以及十八大之后,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和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等口号,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绿化和提高生态环境,在改善环境方面,投入巨资建设,为盆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前言盆景创始于我国,是传统艺术之一,历

3、史悠久,源远流长1 盆景是以树木山石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的再现大自然神貌,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并且经过历代名家的精心雕凿,不仅使盆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盆景成为了更高的艺术价值。贾祥云、贾涛、夏名采(2001)的研究结论认为2,盆景艺术同园林艺术一样,受中国传统自然山水诗、自然山水画的影响,追求诗情画意和深刻的内涵。盆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与创新并存,驰名于海内外,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1盆景简介11 盆景发展简史韦金笙(2001)分析了中国盆景的历

4、史、流派及艺术欣赏意境3 .据现知考古、文献记载,起源于东汉(公元 25-220 年) ,形成于唐代(公元 618-907年) ,兴盛于明清(公元 1368-1911 年) 。中国盆景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 年前的草木盆栽,这一时期的盆景也被称为原始盆栽。 到了汉代就出现了木本盆栽和缶景。史书记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世人誉为缩地之方”4.唐代不仅诗歌盛行,盆景也不例外。就是因为这样,唐代的盆景的叫法有很多。或许是诗歌的缘故,唐代盆景最大的特点就是诗情画意。李树华(2004)立足于古典文献资料与绘画作品,专门对我国梅花盆景的产生、发

5、展与变化进行了考证研究,提出由于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促使赏花成为一种大众时尚,文人盆景开始盛行,而梅花盆景最早也就出现于宋代5。因此宋代盆景的发展更进一步,不仅有着对盆景的题名之举,而且还传入了日本。这也说明当时我国的盆景技术已经很高超了。宋人将绘画技巧也融入到盆景的创作之中,对盆景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胡一民(1999)研究了我国元代盆景技艺,认为在中国盆景发展史中,有关元代的盆景技艺是一个研究断层6。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著述的盆景专著,对元代的盆景技艺几乎都没有深究,仅提及元代高僧韫上人的“些子景”而已,其根据是入主中源,崇尚武功,不重视文化艺术的原因所致。李树华(199

6、7)也对我国明代末期五篇盆景专论进行了文献分析7。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五篇盆景专论的作者、收录书藉、写作年代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相互间的写作关系、总结了当时盆景的名称和主要植物种类,同时还提出明末的这五篇专论是我国盆景发展史上鼎盛时期园艺文化中的一笔财宝贵富。1.2 盆景的分类唐贝(1987)根据中国盆景发展的现实情况, 博采众家之长, 提出了五级分类系统, 即将中国盆景划分为三类、五型、四个亚型、若干式、四个号8 。根据盆景用材的不同,将其分为桩景类、山水类和树石类。傅珊仪(1988)在探明盆景范畴的基础上,将盆景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壁挂盆景、组合盆景和工艺盆景五大

7、类9。其中,植物盆景中分为树桩盆景、丛林盆景、竹草盆景、插花盆景四类;山水盆景中分为水景、水旱景、旱景三类;工艺盆景中分为岩石盆景、树木朽皮盆景、塑料盆景和石玩。周政华和李怀福(2002)研究认为,中国盆景源远流长,流派众多,类型复杂,形式多样10。1.3 中国盆景流派和各流派的风格特点中国盆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根据地域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岭南派、川派、苏派、扬派、徽派、海派等流派11。岭南派盆景,具有雄伟苍劲,古朴自然的特点。岭南盆景艺术是以形传神,以神达意的12.岭南盆景主要以广东为中心,并且与“岭南画派”的绘画技艺密不可分。川派盆景,选材以金蝉子、六月雪、等地方树种为代表。因为用棕丝剪扎,

8、因此称为“棕法”13。 “棕法”讲究弯曲角度、方向变化很大,注重立体和空间构图。苏派盆景,选材以雀梅、三角枫等地方树种为代表,以采掘古桩为主,用棕丝攀扎, “粗轧细剪” “剪扎并用”丝发注重自然,有苍劲古朴,自然清秀的艺术风格14。苏州盆景制作精细,古朴典雅,深受苏州园林的影响,除此之外,苏州园林讲究意境,深的中国绘画画理。扬派盆景,以扬州为中心。扬 派 盆 景 的 艺 术 特 点 是 “严 整 而 富 有 变 化 ,清 秀 而 不 失 壮 观 ”15。 树种主要以松、柏、瓜子黄杨为代表,根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用棕丝攀扎,采取“精扎细剪” ,造型“一寸三弯” ,形成“桩必古老,以久为贵

9、;片必平整,以功为贵”的特点。徽派盆景,以 小 中 见 大 , 极 富 生 命 活 力 为 特 色 , 使 画 境 和 意 境 相 融 合 的艺 术 品 。 具有造型多样,因树而异,雄浑苍古的特点。它 源 于 自 然 , 是 自 然 景观 的 微 缩 , 但 又 高 于 自 然 , 是 自 然 景 观 典 型 、 最 集 中 的 表 现 。 主要以绩溪、休宁、黔县等地的盆景为代表。徽派盆景的树种主要包括梅、黄山松、桧柏等。海派盆景,海 派 盆 景 造 型 的 特 点 是 形 式 自 由 , 不 拘 格 律 , 无 任 何 程 式 ,讲 究 自 然 入 画 , 精 巧 雄 健 , 明 快 流 畅

10、 。 树种更是丰富多彩,用金属丝攀扎,树叶分布不拘一格,入画自然。中国盆景流派众多,风格各异。除此之外,还有自然清新、动势飞扬的湖北盆景;自然明快、雄伟挺秀的浙江盆景;形态自然的台湾盆景以及奇特耸劲、豪放朴拙的福建盆景等。1.4 盆景的艺术审美徐志苗(2001)认为,近 20 多年来,我国的盆景艺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沐浴下,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茁壮生长,空前发展,不仅在数量上迅猛增长,而且也带来了质的飞跃16 。如果冷静审视一下盆景理论研究的现状时,就会感到理论研究还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 按照方志鹏(2003)的观点,在当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后学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

11、式”盆景为创作目标17 。 “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导潮流。对“自然式”的追求,给盆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盆景艺术由边缘艺术或“准艺术”走向高等艺术的必由之路。 u O 周武忠(1997)探讨了在艺术与审美范畴内盆景的意义和特点。认为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具有现实的时空与艺术的时空的审美二重性18 。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可以从“美在物理,美在创造,美在奇丑,美在意境”这四个方面着手探讨;欣赏中国盆景可概括为“观” 、 “品” 、 “悟”三个阶段,观赏者在感受作品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于盆景的艺术

12、审美欣赏活动。 吕坚(1993)总结了微型盆景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19 。认为微型盆景作为一种感情载体,突破了有限的空间,超越了外在素材和形象的束缚,极大程度地诱发了人们的想象。微型盆景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此。孟兰亭(1995)研究了中国绘画与中国盆景的关系,指出二者都属于造型艺术,并且在构思、布局、造型、题名等方面也有着很多相同之处20中国绘画创作,首先是“立意” ,然后进行构图。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三远法” 。一,高远:自山下而仰望山巅,高峰林立,远而且高,其势突兀。山水画用以表现山川雄伟、壮丽。二,深远:自山前观山后,曲径通幽, “望之无穷尽,不知千万重” 。其意境重叠,尽头别有洞天。

13、既能表现景物的深度,又有远的感觉。三,平远:自近山望远山,其意冲融,缥缥缈缈,给人以空洞的感觉。8黄映泉(1999)认为对盆景美学的研究应有其特殊的内容21 。作为造型,它不但具备形体美(形式美) ,而且具备意境美(内容美) 。它的素材是有生命的树木花草,生机蓬勃,因而盆景又具有生命活力((生气贯注美) 。李整军(1990)较为详尽地阐述了盆景艺术的美学特征,认为掌握艺术的美学特征对于创作和鉴赏艺术作品都有指导作用22 。对美学特征认识的深浅,直接影响作品的创作和鉴赏。该学者认为,盆景艺术的美学特征有四项:一、艺术形象的不稳定性和可逆性;二、形象的直观性与强烈的感情性;三、审美、实用的统一性和

14、民族、地域的差异性;四、物质材料对形象创作的局限性。贺淦荪(1996)在对树石盆景的研究结论中指出,盆景是以树、石为主要用材,借以表现自然、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活的艺术品23 。中国盆景源远流长,它以饱含诗情画意、讲求神韵和意境的艺术特色,闻名于世。主张动势盆景的造型应该是“创意为先,以动为魂” ,在深化单体造型的基础上,沿着“树石” 、 “丛林” 、 “组合多变”的方向发展。徐志苗(2004)分析了盆景作品的三重性,指出盆景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载体发展到今天,其普及程度、创作和理论研究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24 。在大好形势下,有许多问题需要冷静地去思考、去探索。盆景艺术被称为高等

15、艺术,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为何独高,自有其质的规定性。在纷繁的盆景家族中又如何权衡其高低雅俗,也需要有公允的价值尺度。 2 现状内江地处天府之国的东南部,有山有水,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色秀丽,而且处于内陆,受战争影响小,长期保持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内江发展的好基础。内江盆景属于川派盆,川派盆景分为川西、川东两个艺术风格25。其特点为注意写实,浑厚自然,苍劲雅致。植物盆景大多学习成都盆景风格,传统造型上一古朴严谨、弯曲多变为特点;山水盆景则有着很多独立特点。在改革开放后发展速度很快,是一个正在急速扩张的新兴产业,在四川占有一定的比重,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生产小具规模。虽然内江市的盆景

16、较改革开放以前有所发展,但是与内江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市场发展的需求还是很不适应,盆景的发展还存在很大问题。3 问题3.1 开发力度不够内江盆景植物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开发数量与资源总量不相称。川派盆景向来以古树桩景的奇异构图而著称,然而目前被大量使用的植物材料仅有银杏、罗汉松、乌柿等少数几个品种,这与丰富的盆景植物资源相差甚远,更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许多优良的树种未被开发利用,野生花灌木、地被植物栽培驯化技术亟待提高。3.2 开发方式不合理内江市是野生盆景植物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生态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无序乱挖野生树桩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对盆景植物资源本身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一定的危害。如不尽早采取措施。 ,内江市野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