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73080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B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C外商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D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2、阳光卫视播出的 52 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 5 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 和继昌隆。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 )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大量引进外国技术ABC D3、外国资本

2、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保护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A BCD4、下图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据此可以推知( )A实现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重要前提B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C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一战的爆发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5、1913 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 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 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 )挽救民族

3、危机 振兴民族产业抢占国际市场 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A BCD6、民国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下列符合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 业发展情况的是( )7、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B近代民族工业技术极为落后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单薄 D本国封建反动势力沉重压迫8、有人作了下列五幅图片比喻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如果图中的“冬”代表解放战争时期 的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那么,代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图片是:A春 B秋 C冬 D夏9、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因素,下列因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4、) A洋务资本 官僚资本 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合作社经济 B民族资本 洋务资本 官僚资本 合作社经济 外国资本 C外国资本 洋务资本 民族资本 官僚资本 合作社经济 D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洋务资本 合作社经济 官僚资本 10、1913 年至 1921 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 4.8 万余枚增至 128.1 万余枚,增长了 157.9%;织布机由 2016 台,增至 5825 台,增长了 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 )民国建立的推动 实业救国的推动 外来经济控制消除 封建社会的终结ABCD11、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所含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

5、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注:单位,万两,资料选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 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 1841 年约 420 万两;1887 年 2054 万两:1911 年 3617 万两。)A.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农业税比重大幅缩小B. 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C. 洋务及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

6、上升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税收入是清政府最主要的财源12、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 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 世纪 70 年代B19 世纪 80 年代 C19 世纪 90 年代D20 世纪 20 年代13、1912 年 9 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 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 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 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 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14、19 世纪 60 年代以

7、后,东西方经济交流频繁,在中国市场,洋人反客为主,得操 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豪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这主要表明近 代中国( )A.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D. 商品经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15、下表反映了洋务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任职情况: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左宗棠职务领班总理衙门大臣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直隶总督 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 南洋大臣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闽浙总督 陕甘总督分析表格,可知洋务运动( )A. 造就了地方势力和利益 B. 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C

8、. 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 D. 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16、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 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 材料表明此时( )A.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洋务运动向深入发展C.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 洋务企业仍有强大生命力17、下表是清末民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统计表(单位:%)。年 份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据此可知,在此期间中国(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B.

9、手工产品质量优于机器产品C. 国际市场大大拓宽 D. 传统的自然经济基本解体18、自 1875 年至 1895 年,建昌铜铁机器厂的规模、设备、资金和人员有较大扩展,但是 业务对象始终是外商的船厂及航运公司,生产工艺一直停留在修理和加工零部件,“实际上 仅是外商船厂的辅助工场”。这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 )A. 具有资金少、规模小的特点 B. 产品营销具有外向型特点C.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D. 对外资企业具有严重依赖19、据学者统计,从 1860 年到 1936 年,小农家庭的手织布在棉布消费总量中从 98%下降到388%,自给率从 41%下降到 287%。小农家庭棉花自给占棉花消费总量的

10、比重从 694%降至 109%。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中国的小农经济( )A. 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孤立状态 B. 与市场、商品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C. 趋于破产并将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 D. 在近代中国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20、学者潘君祥说:“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它充当 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 主要推动力量。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20 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B. 1921 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1933 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D.

11、 1992 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21、下表是“1880 年与 1930 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 表能反映出当时( )国民收入(亿元)年增长 率(%)人口(千人)年增长 率(%)人均收入(元)年增长 率(%)1880 年1930 年1880 年1930 年1880 年1930 年143.43257.981.213776365007890.583851.510.62A. 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B. 民生状况有所改善C. 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D. 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22、“买办”是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一个特殊阶层。下列有关“买办”的表述正确的是

12、( ) A外国资本家在旧中国通商口岸开设的商行、公司等机构 B旧中国官方或民间设在通商口岸管理外贸的机构和人员 C外商在旧中国设立商行、公司、银行等机构中雇佣的中国代理人 D旧中国外商设在中国的商行等机构中的中方合伙人23、下图曲线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图中 B 处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B. 抵制洋货运动的蓬勃发展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4、自罗斯福入主白宫伊始,中国人即倾注了对其新政的极大关切之情,包括当时中国最享 盛名的东方杂志、申报月刊、时事月报、世界知识等报章杂志在内人们对大 洋彼岸这一改革潮

13、的反应之热烈、评论之广泛,无论就广度还是就深度而言,可以说是空前 的。这是因为( )A. 它催化了中国的危机B. 它影响了中国民主革命C. 当时中美关系的敌对态势D. 文化学术界弥漫的右倾情绪二、非选择题 (第 25 题 18 分,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20 分,共计 52 分。)25.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1938 年 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日建国纲领和非常时 期经济方案,标志着国民政府实施战时统制经济政策的经济方针已经基本确立。1939 年 3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明确宣布依于战时人民生活之需要,分别轻重,斟酌缓急,实行统 制经

14、济,正式明确使用统制经济政策这一概念。此后一直到 1941 年,在长达 3 年的时间里, 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数十个有关经济统制的具体法令,其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 消费各个环节,对包括工矿、农商、粮食、金融、外汇、物价、物资等国民经济各个重要部 门进行了全面统制。摘编自张忠民、朱婷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与国家资本企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统制经济的特点和影响。(12 分) 材料二 毛泽东在回顾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时说过:“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轻工业 不能忘了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了侯德榜,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卢作孚是重庆人, 目睹川江上外国轮船横行霸道,他发愤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了民生实业有限股份公司。1925 年,民生公司以一艘 7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