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课件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37171205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关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关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关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关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现代园林发展趋势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王亚楠,201571407,目录,传统园林解析 现代园林的概述 西方现代园林解析 中国现代园林解析 现代园林发展趋势 总结与启示,传统园林解析,东方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西方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1,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先秦,在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和封建文化下培育成长,受封建王朝盛衰消长的影响而经历了有起有落的发展过程,与同一历史时期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相比,是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声誉。按照性质来分,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皇家园林(主要在北方)、寺观园林和民间园林(主要在江南)。,二、

2、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1、殷商时期(起源): 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例如:周文王“灵囿”。 2、秦汉时期: 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苑中 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例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 园林开始崇尚自然,逐步淡化了狩猎、生产等方面的功能,突出了园林景观的审美性,私家园林出现。 私园已经从利用自然环境到模仿自然环境的

3、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例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 4、隋唐宋: (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 隋:西苑;唐:长安城;宋:艮岳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 (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杭州西湖。 (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 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宋代的网师园。,中部的水池、濯缨水阁和月到风来亭,* 宋、元时期是造园艺术的高潮期,这一时期造园活动频繁,文化上的繁荣,尤其是诗、词、歌、赋的发展,对造园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明清

4、: 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造园手法更加精致。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 术具有指导性作用。,颐和园,佛香阁,石舫,长廊,颐和园谐趣园,著名的园中之园,以无锡寄畅园为蓝本修建。谐趣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 体为主景,厅堂楼轩亭榭,环列于池东、南、西三面,并以曲廊串联,间 植垂柳修竹,池北叠山。,鹿苑寺金阁寺,在中日两国的文化历史中,中国一方更多地带有母本的色彩。 日本园林以庭园著称,其布局的一般形式是:庭院中心为池,池内设岛, 岛与陆地以桥相连,有瀑布、溪流等各式理水,一般在溪流上游筑土山

5、并 栽植盆景式乔木和灌木以象征林地,常设有石灯笼、洗手钵等园林小品。,三、西方园林建筑概述,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的建筑、园林开欧洲建筑、园林之先河,直接影响着罗马、意大利及法国、英国等国的建筑、园林风格。后来英国吸取了中国山水园的意境,融入造园之中,对欧洲造园也有很大影响。 罗马城建在几个山丘上,在建造园林景观时,便常常将坡地辟为数个台层,布置景物。园林景观多装饰水体,如水池、水渠、喷泉等,并有雄伟的大门、洞府以及直线和放射形的园路,两边是整齐的行道树;作为装饰物的雕像置于绿阴树下,几何形的花坛、花池,修剪整齐的绿篱以及葡萄架、菜圃、果园等,一切都体现出井然有序的人工美。,意大利园

6、林,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式的植坛,顺山势利用各种水法,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这种园林统称为意大利台地园。台地园在地形整理、植物修剪艺术和水法技法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法国园林,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 法国造园家A.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平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各国竞相效仿。,英国园林,早期的英国园林是模仿意大利庄园,14世纪起英国

7、的庄园转向追求大自然风景的自然形式。17世纪英国模仿法国凡尔赛宫苑,将庄园建为法国式的规整形式并成为社会的主流。18世纪,英国在造园形式上吸收了中国园林的营养,集欧洲风景画的特色,最终形成了英国的“自然风景园”。,现代园林概述,现代园林的定义 现代园林的产生,2,现代园林的产生,定义:许多的学者对它的起始时间有自己的观念,但一般认为现代园林是指从奥姆斯特德(FerdsrikcLawoln招ted)的美国中央公园以来的整个园林发展阶段。 产生背景: 在设计领域里,相对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其它设计来说,园林设计对于新思想的接受则显得更为迟钝和落后。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园林在现代艺术、

8、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下,在艺术运动思潮的推动下,开始逐步从传统园林向现代园林方向过渡。 现代艺术的发展(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艺术率先反对学院派艺术,与随后涌现的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构成了西方现代派艺术) 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包豪斯、赖特、密斯、柯布、阿尔托等) 艺术运动的推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西方现代园林解析,西方现代园林的发展 西方现代园林案例分析,3,一、西方现代园林的发展,19世纪美国城市公园的思想 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移民的蜂拥而人,美国的人口剧增,城市发展迅速,城市环境也开始日益恶化。为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美国政府建造了大量的城市公园。 1925年巴黎的“国际

9、现代工艺美术展” 此次展览会上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园林形式,对园林设计领域思想的转变和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现代园林设计新的一幕。 美国斯蒂尔(Fletcher Steele)对现代园林的探索 19世纪20年代,斯蒂尔受到法国装饰庭院的影响,把欧洲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介绍到美国,对美国园林领域的现代主义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英国唐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 )对现代园林的研究 1938年,唐纳德完成的现代景观中的园林一书,为现代园林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哈佛革命 30年代末、40年代初,爆发了以丹凯利、埃克博和罗斯三人为首的“哈佛革命”,才彻底的摆

10、脱了古典主义的教条,标志着现代主义园林的真正诞生。,三、西方现代园林案例分析(拉维莱特公园),地 点:法国巴黎 设计师:伯纳德 屈米 谢墨托夫 弗克斯拉 面 积:约55 hm2,“点”由120 m的网线交点组成,在网格交点上分布了40个10 m边长的立方体。 “线”由空中步道、林荫大道、小径组成。 “面”地面上大片铺地、大型建筑大片草坪、水体等。,拉维莱特公园平面图,科学工业城金属框架建筑,南侧的公园,红色的Folie,空中步道 一条位于运河南岸,一条位于园西侧,贯穿南北。,大草坪,林荫大道,中国现代园林解析,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中国现代园林案例分析,4,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历程(政治),恢复重建

11、时期 (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将私家园林改造成为供广大群众休憩的园地,开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调整时期 (国民经济建设遇到困难,片面强调园林的经济功能,出现了园林农场化和林场化的倾向) 破坏时期 (文革时期,园林绿化遭到批判,遭受巨大破坏) 恢复和发展时期 (文革结束,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确保园林绿化建设的政策,全国园林绿化总面积大幅增长) 稳步发展时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相关法制建设是当下的主题),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历程(设计理论),借鉴探索创新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园林建设主要受苏联城市文化、公园规划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园林设计讲究功能分区,注

12、重安排群众活动和文体娱乐场所。 6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园林规划理论 70年代以来,中国园林注重发挥传统特色,更强调山水、植物、建筑的有机结合。,三、中国现代园林案例分析(中山岐江公园),地 点:中山市 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 面 积:11公顷,在近些年的社会产业转型过程中,工业废弃地的景观再利用项目逐渐增多。中山岐江公园就是对旧船厂遗址改造和再利用所建设的公园。设计师使旧址保留了许多历史的印迹,如船坞、水塔、烟囱、龙门吊、变压器、铁轨等,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设计还采用了一些新的、现代的语言和新的形式,包括

13、白色柱阵、锈钢铺地、方石雾泉、红色建筑、绿房子等。,保留的铁路和白色柱阵,铁轨中间铺满了白色的卵石,茂密的野草挺立在铁轨两旁,与远处的琥珀水塔、红色建筑相呼应。,钢架船坞,树阵与不锈钢铺地,“红色的记忆”高约3 m,由红色的钢板围合而成,一角正对着入口,有两条笔直的道路穿过,就像一把锋利的剪子,将这个完整的盒子剪破。,琥珀水塔玻璃盒中的水塔利用太阳能,将地下的冷风抽出,降低玻璃盒内的温度,而空气的流动又可以带动两侧的时钟运动 。,经过艺术修饰的机器,总结,现代园林的特征: 为大众设计的思想: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也充分的考虑了大众的需求,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形式与功能相结合:丰

14、富的功能空间、合理的功能分区 与环境相融合的思想(与城市大环境、建筑) 注重空间:流动的空间、多功能的空间 创新的思想(设计要素、设计形式) 简洁的构图 自由的布局(平面、空间) 丰富的设计手法(借鉴传统、东西方文化结合、借鉴地方文化),现代园林发展趋势,园林与艺术的融合 园林与生态的结合 园林与文化的结合,5,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现代主义园林的理论与作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确实是现代主义园林开创了现代园林新的思想和形式,并形成了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风格。随着园林与其它一些艺术和学科的交流,现代园林也开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展望: 园林与艺术的

15、融合 园林与生态的结合 园林与文化的结合,园林与艺术的融合,极简主义艺术 极简主义艺术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主要是针对抽象的表现主义绘画和雕塑中的个人表现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倾向。极简主义艺术所追求的抽象、简化和几何秩序与现代主义园林所倡导的原则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因而有些园林设计师便从极简主义艺术中受到启发,把极简主义的简洁性、直观性、图案性等与现代园林的空间构成、功能性相结合,开创了极简主义园林。(彼得沃克),大地艺术 大地艺术是60年代末出现在美国的一种艺术运动,艺术家摆脱画布,走出画室,将风景本身设计为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大地艺术常采用土、石、木、冰等常见的自然物质以及线、圆、锥体等

16、简洁的几何形式来组织和塑造风景空间。 大地艺术强调人的“场所”体验以及艺术化的地形处理手法都为现代园林提供了新的设计观念与思路。(高伊策、林樱),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主要是指20世纪中叶以来消费社会的文化现象和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艺术创作,具有流行的、短暂的、大众的、诙谐的、消费至上的和廉价的特点。波普艺术取消了高雅与庸俗之间的清晰界线,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反映当时的文化生活,使人们感到了空前的新鲜。 施瓦茨的许多作品常常是日常用品和普通材料的集合,例如塑料、玻璃、轮胎、陶土罐、碎石瓦片、人工草坪,甚至是面包圈、糖果等一些食品。施瓦茨大胆、夸张的设计不仅拓宽了现代园林发展的新思路,而且为艺术和园林的融合提供了有形的借鉴。,园林与生态的结合,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资源的日益短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因此作为改善和美化人类环境的园林行业来说,则不能仅仅满足于人们对美学和功能的要求,现代园林需要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设计。 麦克哈格的生态主义思想 自196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提出了综合性生态规划思想以来,许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