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165900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 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摘 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赏识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前提;该放手时就放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不能剥夺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到幸福,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好思想工作,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关键词 榜样 赏识 陪伴 自信心 责任心 幸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父母应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孩子从小进行良好教育,为其今后的发

2、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1世纪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发展迅猛,充满挑战和竞争,未来的建设人才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文化素质,更应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种素质。因此,家庭教育必须着眼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致力于少儿的基本素质培养。要成材必须先要成人,要成人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而孩子要有良好的品质,家庭教育起很大作用。那么,怎样逐步形成孩子良好的品德,以及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呢?那就要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一、榜样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央电视台有一个非常有名的

3、公益广告:一个稚气十足的孩子,看到妈妈为坐在轮椅中的奶奶洗脚,便立即从厨房里端来一盆水,颠颠的走动中,水花溅在孩子的脸上,随着一声“妈妈,洗脚”的稚嫩童音,荡漾过来的竟是传承千载的心灵孝育,无法抵御的天伦温暖。这个广告最后用了一句非常经典的广告词:其实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这个广告告诉做父母的一个道理:想让孩子将来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现在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育孩子的同时,要时刻谨记自己是孩子的老师。要使孩子在自己父母身上吸取到榜样的力量。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自己却从来不读书、不看报。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允许孩子看电视,自己下了班,打扑克、玩麻将。有的家长星期六、星期天在

4、家休息,把孩子关在小屋里学习,自己却在沙发上嗑着瓜子、看着电视,手里拿着遥控器,一边换着频道,一边在门缝里看着孩子是不是真的在写作业,嘴里还不停的喊:“要认真写、写不好可得重写一遍”。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好像家长在孩子的面前完全是管理者,家长的任务是监督孩子。也有的家长会说“我们也没有多少文化,辅导不了孩子学习”,可是家长必须要知道的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监督,还得给孩子做榜样。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不天天向上,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怎样才能做好一个家长,怎样在教育自己孩子时理直气壮,使孩子在接受教育时心服口服。一位教育家说:要想孩子成功,自己必须优秀。教育孩子的根本

5、,在于教育自己,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那就请你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二、赏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行”与“不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和老师怎样看待孩子,是为他们鼓气?还是为他们泄气?每个孩子都有很多潜能,而潜能的发挥和成长与对他们的赏识是分不开的,我们对孩子投以欣赏的目光,孩子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奇迹。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主宰一个人命运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信心,这就足以证明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孩子小的时候,绝对不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即使别人家的孩子再好,是别人的孩子;即使自己的孩子出现的问题再多,是自己的孩子。不作横向对比,只将孩子自己和自己比,哪怕有一点

6、进步和长处,都值得赞扬。做家长的需切记:不要说孩子笨,不要拿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三、放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现在的孩子多数早晨起来不叠被,吃晚饭不刷碗,甚至忘了带某种学习工具,还怪大人没有提醒等,诸如此类现象在许多家庭都司空见惯。据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一个小女孩要参加学校举办的一项比赛,到学校时,才想到比赛用的磁带在家里。于是,女孩赶紧给妈妈打电话,要妈妈把磁带送到学校,这位妈妈想了想,下定决心,对女儿说,妈妈很忙,帮不了你。女儿急得哭着说,你不帮我,我就不能参加比赛了。妈妈坚定地告诉孩子,我没办法

7、,不完成工作任务,会影响整个单位,会挨批评的。结果女孩没有参加比赛,还受到批评,女孩很难过,但从此改掉了丢三落四的毛病。其实,妈妈可以请假给女儿送去,但为了让孩子明白,出了差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才会这样做。这位妈妈非常聪明,它不仅是帮孩子改掉粗心马虎的缺点,更重要的是她在女儿心中播下了责任心的种子,也就是说,让女儿学会为自己所作的事情负责任。 孩子有了过失,教他勇敢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教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还不够,应该让他明白他还是家庭的一员,是集体的一员 ,有责任为家里、集体作一些事,这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经验和知识,经常会造成一些过失,这毫不奇怪。例如,不小

8、心打碎了物品,一时冲动伤害了别人,粗心大意造成了麻烦等。发生这类过失的时候,许多父母会责怪孩子,然后父母会留下来承担责任,又是道歉,又是赔偿。这样做孩子怎么可能有责任心?这是父母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权利。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踢球时不小心踢碎了别人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孩子很为难,父亲说:“这12.5美元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回忆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承担过失,让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一般来说,当孩子有过失的时候

9、,恰好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有利时机。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该承担责任,而不是由父母大包大揽。四、陪伴让孩子感到幸福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少儿年龄段的家长正是干事业的大好时候,不少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买卖兴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孩子,就会用一些别的方式来补偿孩子。比如,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关注他们的成长,有的父母与孩子长年在一起,但不沟通,也有的干脆丢给爷爷奶奶。大多数父母以忙为理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少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走在孩子生理心理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

10、投入孩子的教育,要多留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陪伴孩子。每天要有一餐和孩子一起吃,常和孩子聊聊孩子学校里的事,多带孩子到外面走走,和孩子一起逛逛书店,看看书,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这样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孩子就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和学校里发生的事告诉家长,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而且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助于家长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帮助孩子自立,帮助孩子做人。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是未来世界的栋梁,是未来世界的太阳!那么家长就是托起明天太阳的人,这个人一定要做合格的人。 参考文献:周弘的赏识教育、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美国贝纳德的哈佛家训。 家庭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单位:南乐县第二实验小学姓名:郭振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