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165596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47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及预测,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解读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学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吗?学校每年都要举行运动会,期待吗?我给你

2、们带来个好消息啊,我们盐城一小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就快举行了,我们五(2)班的体育健将们可得抓紧时间训练,为班集体争光哦!好,上课!二、情境导入,思维驱动 (出示)五年级某个班准备选一位同学去参加年段的1分钟跳绳比赛,请根据他们五天的训练成绩来选拔。你认为该选谁呢?张明:161165168173177王星:167164170169166大多数同学从数据的变化趋势中发现张明在不断进步,而王星起伏不定,一致认为应选张明。师:如果我们要想更清楚直观地看出各人成绩的变化趋势,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统计图)师:大部分同学都一致地想到了统计图,我们已经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还有复式

3、条形统计图)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同桌之间讨论一下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他们的成绩比较合适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简单读图,感悟趋势:呈现张明和王星跳绳成绩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读图。师:对比两幅统计图,说说你的想法?【说明: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合适?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既复习体验了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也为本节课的重点“变化趋势”做了思想上的铺垫。】二、探索新知,初步感悟1.制造冲突,引发思考。师:正当大家准备选张明的时候,刘辉拿着自己一周1分钟跳绳情况的统计图来了,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

4、他的进步趋势。 师:如果张明和刘辉要一决高下,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生:认为张明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生:因为他们两人的成绩虽然都在上升,但张明的折线要斜得厉害,说明他上升的趋势更明显。 师:我们能不能再想个办法,对这两张图作个处理,使得我们能一下子就看出张明比刘辉进步得更快呢?2.唤醒旧知,感悟新知。 生:我们可以把两张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师:好象以前我们有过类似的操作吧,是什么啊?生:复式条形统计图。师:今天你们也想把两张折线统计图也合并在一起。好的,我们来试一下。课件演示合并。(合并后,两条折线都是黑线)师:现在老师把两条折线合在了一个图上,谁有什么想说的呢?(引导学生发现同一种颜色的折线

5、无法区别两人成绩,适时介绍图例,处理好细节)揭示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 师:看了现在这张统计图,你怎么一下子就看出张明的成绩进步快呢? 生:虚线一开始在下面,慢慢到了实线上面,这就说明张明进步得比较快。 师: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刚才的两张折线统计图,你觉得它有什么优点呢?(同时出现图)师介绍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描点、连线、标数据等。师生小结: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说明:因为学生有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经验,所以要将两条折线合并在一张图上,对学生而言算不上全新的知识,挑战性也不大。因此,在这里,我们不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而是通过教师适当的提示,自然地唤醒学生已

6、有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旧知来解决新问题,简洁快速地“产生”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三、多元变式,加深体验 1.基本练习。 师: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612岁小学男、女生的平均身高情况。学生看图理解,组织全班交流: 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哪条折线表示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追问:从图上看,从几岁到几岁之间男生平均身高比女生高?从几岁开始,女生平均身高超过了男生?在69岁,男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1012岁女生的平均身高就超过了男生。知道为什么吗?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比同龄男生(或女生)的平均身高,怎么样?对低于平

7、均身高的同学,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不挑食,使营养均衡,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预测:这两条折线会一直往上升吗?为什么?(渗透:人的生长规律) 2、综合练习师:民以食为天。这是老师收集的2000年至2008年世界粮食产量与消费量的统计图。 (出示2000年一2008年世界粮食产量与消费量统计图, 师:谁知道粮食产量和消费量的意思吗? 生:产量就是生产的。消费量就是吃掉的。 师:猜一猜哪根线代表产量? 哪根线代表消费量?生:虚线表示产量,实线表示消费量。师:猜的真准。(出示图例)问题:2000年2008年,粮食消费量最高的是( )年,产量最低的是( )年,产量高于消费量的是( )年;粮食产

8、量增幅最大的是( )年至( )年,增产粮食( )亿吨。师:再看看图,有什么想说的?生:消费量大部分总是高于产量。师:我国人口百分之十的增长,粮食产量却百分之二增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看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粮食,提高粮食产量。 【说明:多元变式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单式折线统计图所具有的优越性,也再次体验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两组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四、总结交流,体会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明确地看出两种数量的变化趋势。 生:小小统计图,作用特别大。 师:作为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折线统计图在实际

9、运用时有着丰富多彩的姿态。我们一起来欣赏,找一找每个图与众不同的地方。 出示1995年至1998年全国国产与进口54厘米彩电平均零售价统计图。 出示2008年至2009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图。 出示2004年至2008年11O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图。 出示股市图。 师:股市图是将每分每秒的数量变化情况都通过折线的变化表示出来,多条折线同图呈现。 师: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就是这样的精彩和神奇, 越深入探究,越是充满着魅力。 板书设计:【总说明: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对于“复式”相比“单式”的好处,“折线”相比“条形”的优点,学生已经有

10、过体验。但是,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无法避免地要面临再次体验。数学学习中,以前体验过的,但在后续相关知识学习中再次体验,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重复体验”。碰到“重复体验”,我们该怎么认识,又该怎么处理?对此的思考,构成了设计这节课的核心理念。“重复体验”时,要对比分析之前的体验,找到不同时期的体验着力点,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在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是第一次见识复式统计图。那么,在引导学生要将两个单式条形合并在一起时,要依据纵轴、横轴的意义来解释为何可合并,怎么合并(具体怎么画),这些是着力点,在此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感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但是,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其着力点就不在这里了。合并的原理、技术(具体的画法)已不是新鲜事物,而它相比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方便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发展趋势,才是这次教学要让学生体验的重点。所以,在本课中,我们采用先体验优点再画图的过程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反复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