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165317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人们的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教会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和科学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身消费体验与理性思考,帮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里,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提高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情。(3)、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调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对消费调查,生活实例及社会现象的剖析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二、教学重点: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消费也在增多且都偏向物质消费,并且不懂节制,故把此作为重点。

2、三、教学难点: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要提倡节俭、合理消费。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大背景、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消费现象,故把此作为难点。四、学情分析随着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孩子们的需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而许多孩子又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生活上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因此,在当今时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学会理财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法本课我设计的教法有:情景创设、调查分析、集体讨论、精心设置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交流探讨、老师的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五、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FLash等咱有钱了播放激趣。(设计意图:

3、让学生感悟: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选择愈来愈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且有很多不理性的消费。)问题:FLash中人的消费观念是否理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面对消费?引出课题。2、讲授新课*情景探究:小新同学春节拜年情况的日记摘录大年初一:外公、外婆家外婆张罗了一桌好菜,有鱼、虾、清炖老母鸡.酒足饭饱后,大舅说下午去做减脂运动,并告诉我大年初三后和舅妈要去海南岛旅游。大年出二:大姨家大姨是一家服装厂的老板,今年她家又买了新房,装饰一新的房子简直像个小宫殿,下午姨妈开着自驾车带小新去街上兜风、看电影。大年初三:姑妈家姑妈是一中学老师,年过四十还在进修本科学历,她说:“这叫活到

4、老、学到老”。每个礼拜我还得去趟美容院,这叫“越活越年轻”。引导学生探究:(1)从拜年情况摘录中,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2)从中可看出目前出现了哪些消费热点?说明了消费上的什么现象?在学生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一)、消费面面观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探究,使学生感受生活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课堂调查:过年时能得多少压岁钱?怎么花?你的消费习惯?设计意图: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和理财观念,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老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该怎样消费,如何理财,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学会做

5、消费的主人。*消费宝典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出示问题,通过探究归纳,得出结论。(1)在消费前和消费中我们该怎么做?(2)如何进行绿色消费?(3)、消费过程中为什么要提倡节俭,适度消费?(4)、请制作一份你的消费宝典。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的突破口,通过小组讨论,图片展示,让学生自己说出消费前、消费中该怎么做,同时为自己将来的消费做些规划,在消费中落实绿色消费、节俭消费,真正做到合理消费。*情感升华1、消费箴言:写一句或一段自己对消费的感悟。2、真情告白:希望大家学会理财、用心消费,除了金钱,当然还有我们的青春,让我们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设计意图:这是课堂小

6、结,通过学生感悟消费,升华情感,激励他们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合理的消费规划,同时要学会把握自己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这是对教材内容的一个拓展。六、板书设计学会合理消费(一)、消费面面观1、消费多样化,消费水平提高2、消费观念的变化(二)、学会理财、合理消费1、理性消费2、合理消费3、绿色消费4、适度消费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从经济生活的“消费”环节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应精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老师还得注意尽可能在生活中找事例,捕捉学生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