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断层解剖第四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163241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部断层解剖第四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头部断层解剖第四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头部断层解剖第四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头部断层解剖第四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头部断层解剖第四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部断层解剖第四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部断层解剖第四讲(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 部-5-7,主讲:杨延平,断 层 解 剖 学,内 容,内 容,内 容,第五节:蝶鞍区的应用解剖,前界-前床突外侧缘、交叉前沟 前缘 后界-后床突、鞍背 两侧-颈动脉沟 面积-约5.5cm2(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周血管神经),蝶鞍区分界-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第五节:蝶鞍区的应用解剖,位置外形-颅中窝中央、似马鞍 结构-前床突、交叉前沟、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后床突 大小-前后径11-12mm、横径14-15mm、深度6-9mm 临床意义-垂体肿瘤可扩大变形 形态变异 鞍桥(前后床突间的骨性桥连接,多双侧,可不完整,见于内分泌障碍 颈动脉床突孔(为前中床突之间借韧带连接而围

2、成的孔,内有颈内动脉经过,如此孔过小,可压迫颈内动脉而影响血液流动,需手术切断韧带) 前床突缺如 前后床突侧移,一、蝶鞍,第五节:蝶鞍区的应用解剖,概念-颅底的硬脑膜覆盖在垂体窝上方的隔膜状结构,分隔蝶鞍与颅腔。 膈孔-鞍膈中央的小孔,有垂体柄通过。 分型-前后径11-12mm、横径14-15mm、深度6-9mm 型:鞍膈完整,较常见(42%) 型:不完整(38%),3mm开口 型:极不完整(20%),为一硬脑膜环,垂体被蛛网膜覆盖暴露于颅腔。 正常鞍膈-下凹或平直,若上突可能为垂体病变扩张所致。 空蝶鞍-型和型鞍膈,若蛛网膜下隙异常扩张并突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则垂体被压于鞍底,CT、M

3、RI图像上出现空蝶鞍。,二、鞍膈,第五节:蝶鞍区的应用解剖,分型 平直型: 下凹型: 上凸型: 侧角-光滑圆形(尖锐侧角提示鞍内肿瘤)。 鞍底骨质-薄约1mm,垂体病变较早侵及。 颅咽管(垂体管)-Rathke囊经过蝶骨处的管道未闭合形成。不完整盲管,卵圆形或圆形,长约16mm,直径约1.01.5mm。上口位于垂体窝底最低处正中线,下口在梨骨和蝶骨体相交处。内有伸入的粘膜和骨膜组织,有时有异位垂体组织-管内胚胎性残余组织增值可成为颅咽管瘤(小儿鞍区常见肿瘤)。,三、鞍底,第五节:蝶鞍区的应用解剖,特点-形态大小变化大(尖锐侧角提示鞍内肿瘤)。 年龄特点-新生儿为一小腔,青春期后完全发育。 位置

4、-下、前、后、伸入枕骨的斜坡 经蝶手术 隔-两腔为主,三、四可见,四、蝶窦,第五节:蝶鞍区的应用解剖,位置-垂体窝(借垂体柄、经膈孔与第三脑室底的灰结节连接)。 毗邻 上方:隔鞍膈邻视神经、视交叉(垂体增大压迫视神经至视觉障碍) 下面:隔鞍底邻蝶窦(垂体病变侵蚀鞍底,骨质吸收或破坏可累及蝶窦) 两侧:邻海绵窦(垂体肿瘤向外可压迫颈内动脉、神经) 大小-9.9mmX13.9mmX5.5mm 高度测量-诊断垂体瘤主要征象之一。是指冠状面上鞍底上缘至腺体上缘的最大距离。女10.0mm;男7.7mm。 血供-垂体上动脉供给前叶,下动脉供给后叶。下动脉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上动脉起自前床突上段,后叶较前

5、叶先接受血供。(增强扫描顺序:先后叶再前叶,提供垂体机能改变的诊断依据),五、垂体,第五节:蝶鞍区的应用解剖,位置-蝶鞍和蝶窦两旁,两侧对称。 异常的征象 大小不对称 形状不对称,尤其外侧壁 窦内局限性异常密度或信号区,六、海绵窦,七、鞍周血管,颈内动脉-蝶鞍和蝶窦两旁,两侧对称。 大脑动脉环-很少见到完整环,第五节:蝶鞍区的应用解剖,视神经、视交叉、视束(MRI易于显示) 正常型: 前置型: 后置型: 动眼神经-在脚间池的一段MRI断层图像易于显示;在后床突前外侧(后床突与小脑幕游离缘的最前端)穿硬脑膜入海绵窦;MRI冠状位增强扫描于海绵窦外侧壁内侧可显示。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最粗大的脑神

6、经 眼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滑车神经下方)穿眶上裂入眶。 上颌神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 下颌神经:-卵圆孔出颅 展神经-颞骨岩部尖端入海绵窦,八、鞍周神经,第五节:蝶鞍区的应用解剖,位置-颞骨岩部尖端处,是颅后窝伸向颅中窝后内侧部的一个硬膜隐窝,开口处位于小脑幕游离缘的下方,内耳道与鞍背二者之间的中心点。三叉神经节位于腔内 三叉神经池腔内的蛛网膜下隙,向后通脑桥小脑角池。,九、Meckel腔(三叉神经腔),第六节:耳的应用解剖,第六节:耳的应用解剖,一、外耳(耳廓、外耳道及鼓膜),第六节:耳的应用解剖,位置-外耳和内耳之间 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 鼓室六壁(分为上鼓室、中

7、鼓室及下鼓室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为界) 上壁:鼓室盖,邻颅中窝 下壁:颈静脉壁(分隔鼓室与颈静脉窝的薄层骨板 前壁:颈动脉壁(颈动脉管的后壁,上有咽鼓管的开口) 后壁:乳突壁(上方乳突窦入口,窦口下方有锥隆起,内下为骨窦 内侧壁:迷路壁(中部隆起为岬,后上方卵圆形前庭窗,镫骨底封闭;后下方为圆形蜗窗,由第二鼓膜封闭) 外侧:鼓膜及鼓室上隐窝的外侧骨壁 听小骨(锤跕镫) 咽鼓管-鼓室通向鼻咽管道 乳突小房乳突含气小房向前经乳突窦与鼓室相通,二、中耳,第六节:耳的应用解剖,中耳 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1.鼓室,3.鼓窦,4.乳突,2.咽鼓管,第六节:耳的应用解剖,位置-颞骨岩部内,鼓室与内耳

8、道底的两套复杂管道-骨迷路及膜迷路 骨迷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三、内耳,第六节:耳的应用解剖,位置-颞骨岩部内的骨性管道 内有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及迷路动脉,四、内耳道,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位置-鼻腔上部两侧(眶、眼球、附属结构) 眶形态-底朝前外、尖朝后内的四棱锥形腔隙 视神经管-位于眶尖,圆形,通颅中窝 形态变异 上壁:额骨眶部及蝶骨小翼,前外侧部较深泪囊窝纳泪腺 下壁:上颌骨,后外有眶下裂(眶下沟及眶下管) 内侧壁: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眶板、蝶骨体 外侧壁:颧骨、蝶骨大翼;后上为眶上裂 眼球及附属结构(眼球外肌、泪器、眼睑) 眼球壁纤维膜:前1/6角膜、后巩膜 眼球壁血管膜:虹膜、

9、睫状体、脉络膜 眼球壁内膜:视网膜 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球外肌:上下内外直肌、上下斜肌、上睑提肌 泪器:泪腺和泪道,一、眶区,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位置-两眶与上颌骨间,鼻中隔分左右。 鼻腔 顶:筛骨筛板,经筛孔通颅前窝。 底:腭 两侧:筛骨迷路(上中下鼻甲、鼻道) 鼻旁窦-鼻腔周围含气颅骨的腔,开口于鼻腔 额窦:眉弓深部,三棱锥形 蝶窦:蝶骨体内,被中隔分为左右腔,多不对称 筛窦:筛骨迷路内的腔,前中后筛窦 上颌窦:上颌体内,锥体形腔隙(窦口高于窦底),二、鼻腔和鼻旁窦,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毗邻-消化道开口,前通外,后经咽峡通口咽 各壁 侧壁:颊 上壁:腭,与鼻腔分隔

10、下壁:舍下区,底部为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舍肌(内有舌下腺、下颌下腺深部、舌下神经和舌神经等) 舍-肌性器官 腮腺-楔形,下颌支后缘为界分为浅、深部,腮腺管自腮腺浅部前缘发出,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颊粘膜。,三、口腔,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四、面侧区-腮腺咬肌区,腮腺和咬肌及其表面的软组织合称为腮腺咬肌区。 (一)境界 前界:咬肌前缘; 后界:胸锁乳突肌、乳突及二腹肌后腹的前缘; 上界:颧弓和外耳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内侧界:咽旁间隙; 外侧:皮肤。,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四、面侧区-面侧深区,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的深面,也即颞下间隙和翼颌间隙的范围。 (一)境界: 前:上颌骨后面; 后:腮腺

11、深叶; 内:翼外板; 外:下颌支。,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五、面部的间隙-咬肌间隙,位置:咬肌与下颌支之间。 毗邻:前邻磨牙后区,后为腮腺。间隙的感染多来自下颌第三磨牙。 通连:与翼颌、颊、颞及颞下诸间隙相连通。,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五、面部的间隙-翼下颌间隙,位置: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额状切面呈一底朝上、尖向下的三角形。 境界:前为颞肌及颊肌,借颊肌与口腔分界; 后为腮腺; 上界为翼外肌下缘; 下以翼内肌附丽于下颌支处为界。 内容: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下牙槽动、静脉通连:向上与颞下间隙、颞间隙通连;向前通颊间隙,向下与舌下、下颌下间隙相通;向后与咽旁间隙连通;向外通咬肌间隙;还可经颅底

12、血管神经通入颅内。,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五、面部的间隙-颞下间隙,位置:翼颌间隙的上方,处于颌面深部诸间隙的中央。 境界: 前界为上颌骨的后面; 后界为腮腺深叶; 内界为蝶骨翼外板; 外界为下颌支上份及颧弓; 上界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 下界为翼外肌下缘平面。,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五、面部的间隙-翼腭间隙,位置:眶尖下方,颞下窝内侧,为一伸长的三角形间隙。 境界:前界为上颌骨体;后界为蝶骨翼突;上为蝶骨大翼;内为腭骨垂直板。 内容:上颌神经、蝶腭神经节(翼腭神经节) 、上颌动脉的第三段及其分支。 通连:向前经眶下裂通眼眶;向内经蝶腭孔通鼻腔;向外经翼上颌裂连通颞下间隙;向下经翼腭管通口腔;向后上经圆孔通颅腔。,第七节:面部的应用解剖,位置:口底深面。 境界:上界为口底粘膜;下界为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前外侧为下颌舌骨线以上的下颌 骨体内侧面骨壁;后界止于舌根。 分部:被颏舌肌及颏舌骨肌平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亦称颌舌沟间隙,二者在舌系带深面相交通。,五、面部的间隙-舌下间隙,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