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62373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3动能和势能导学案教学 过 程备注一、导疑情境导入、提出疑问讲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弹”(馒头)昏倒。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的单位;2、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3、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4、用能量的角度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引探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一)、能量 拉开的弹弓能将弹丸射击,说明 。 (二)动能 1、运动的钢球打在木块上,木块被撞走说明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叫,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2、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a、钢球质量一定时,改变速度,做两次实验,并测量木块移动距离。改变钢球速度,测出两次钢球移动的距离。得出结论:。b、钢球速度一定时

2、,保持两个钢球速度相同,改变钢球质量测出两次钢球移动的距离。得出结论:。(三)重力势能1、打桩机打桩时,先把锤高高举起,锤落下,桩被打入地里说明: 叫重力势能。 2、探究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越大,位置越,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四)弹性势能1、被压弯的跳板能将运动员弹起 说明: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 2、势能包括和。三、释疑主动展示、阐释疑点例1、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的实验:(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的相同;实验中

3、通过观察,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的大小;(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有关;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有关;(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例2、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两个质量不相等的铁块A和B从空中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相同的木桩,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的; (2)A和B质量的关系是mAmB; (3)由实验可以得出:重力势能的大小与有关。四、启思归纳总结、提炼方法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的方法是 。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看物体 。判

4、断其大小的方法是看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看物体 。判断其大小的方法是看 。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看物体 。判断其大小的方法是看 。五、精练当堂训练、提升能力1、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拉弯的弓能把箭射得很远,弓具有能量 B、高空坠物会砸伤人,坠物具有能量 C、台风把大树连根拔起,台风具有能量 D、激流的河水将石头冲走,河水没有能量,石头具有能量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的吊灯静止不动时,因为没有做功,所以它不具有能B、动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具有相等的速度C、正在斜面上滚下的小球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D、弹簧只具有弹性势能,而不会有动能

5、和重力势能3、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一定具有能B、一块砖头放在桌面上没有做功,因此它没有能C、甲物体运动比乙物体快,则动能一定比乙的大D、一根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弹簧,虽然没有被压缩或拉长,但它仍具有势能4、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在同一桌面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运动时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B、木块在两次运动时的动能相等 C、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木块两次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h s第4题图 第5题图5、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

6、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6、上紧发条的玩具车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动能 B、电能 C、重力势能 D、弹性势能7、如图所示,苹果树上结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苹果,哪一

7、个苹果的重力势能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8、如图所示,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 )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第7题图 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图所示,青蛙从跳起到落地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

8、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11对图中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 A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C. 男孩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D. 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人动能最大,速度最大12、如图所示,同样的公路上行驶着的三辆车,甲、乙是型号相同的两辆小汽车,其总质量相同,丙是一辆摩托车,由于它们都在,所以它们都具有动能,将动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结果是:、。第12题图第13题图

9、13、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飞行的子弹能击穿靶子,是因为它具有能;放在阳台上的花盆有砸伤人的危险,因为它具有能;推开的弹簧门放手后能够自动关上,是因为它具有能;钟表里的发条拧得越紧则能够走的时间越长,是因为它具有能;腾空而起的火箭既具有能又具有能。15、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下:将小球从光滑斜面上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所示S甲S乙S丙。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小

10、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 反映出来的,这里用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 方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换”);分析甲、乙两图,是研究动能和物体 的关系;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 f乙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来分析,其中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 能转化为 能如果有可能,实验时 (选填“应该”或“不应该”) 选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16、为了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

11、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2)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图 和图 进行分析比较。(3)图2和图3探究的问题是 。17、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的大小,重复实验。(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18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

12、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求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3)比较A、C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或“无关”)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