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59265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三峡高中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6年秋季学期11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5页,两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祝考试顺利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 B贵族

2、爵位等级萌芽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3.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 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 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

3、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6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指三省首长)职,而假以他名。”这种做法的主要影响在于 A使三省首长职责模糊 B牵制了君主权力C加强了君主专制 D

4、提高了行政效率7宋代“参知政事宦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材料直接反映了 A皇帝权力的加强 B宰相权力的分割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8“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9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

5、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10明仁宗时,科举考试出现分南北卷现象。仁宗说:“科举取士,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取士,北方仅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由此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都城已经迁往北方 B品德修养显得更为重要 C科举取士应该公道第一 D分地录取利于政权安稳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

6、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A中朝 御史府 军机处 B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C中朝 内阁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 12.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 A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B掩盖了雅典民主政

7、治的阶级实质 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13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C男人参军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14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召开期间,其常务委员会都会向公民大会提出陶片放逐提案。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得票最多的人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或5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离开城邦。材料说明古代

8、雅典 A民主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B维护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 C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 D民主制度科学完善 15古罗马查士丁尼皇帝钦定的法学阶梯规定:“法学家是由皇帝赋予权力就法律问题作出公开解释的人。他们的一致决定和意见具有这样的权威:根据宪令规定,审判员也不得拒绝遵从”。这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贵族垄断法律解释权 B法学家地位高于法律 C重视法律形式和程序 D注重法律的灵活实用16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1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

9、确的是 A雅典成文法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B梭伦借鉴十二铜表法立法经验C以法律形式体现民主精神与原则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17.“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A. 轮番而治 B. 人民主权 C.君主专制 D.代议制18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10、B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折C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19货币一书载:在英国黄金博物馆中你们可以看到一个国王手上拿着一个金蛋,相应的谚语就是:你需要牢牢掌握一种权力,但也不能用力过大,否则就会把手中的金蛋捏碎。这体现出英国 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C国王掌握了裁决权 D是当时最富强的国家 20近年来的美国,由于总统来自于民主党,而国会为共和党人所控制,导致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税收减免和医疗改革等议案在国会讨论中多次受阻。由材料可以看出,在美国 总统和国会权力互相制约 行政

11、系统工作效率不高 民主党和共和党根本利益存在差异 主要政党受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A. B. C. D. 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这说明 A美国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国 B美国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C美国总统权力在最高法院之下 D美国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22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这种制度保证指的是 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政府权力C实行总统制,赋于行政、军事大权 D实行选举制

12、,用人民的选举权制约政府 23针对美国枪支暴力案频发的现状,2013年12月16日,奥巴马签署了23项总统令,要求国会重新立法禁止攻击性武器销售,但却遭“拥枪派”抵制,部分国会议员在媒体公开扬言弹劾总统。依据美国宪法,下列对此相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总统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的特点 B最高法院有权审查总统与国会立法行为 C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特点 D有弹劾权的机构是众议院 2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四个子课题:“欧美政体类型比较”、“中国宪政历程研究”、“国家权力来源的法律依据”、“分权制衡的法律保障”。他们研究的专题最有可能是 A东西方的政体 B权力与法制 C权利与政体 D制约与平衡 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第25题18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共计5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5. (18分)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