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史(A卷)解析专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7153612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7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史(A卷)解析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史(A卷)解析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史(A卷)解析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9-2020 学年下学期新教材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历史史(A)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 本卷共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2、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代世界的大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古代文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A矿藏丰富,便于手工业生产B水源充足,便于农业种植 C交通便利,便于商业贸易D水草丰美,便于采集渔猎 【答案】B 【解析】古代世界众多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的主要原因是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农业发展,为这些 农耕文明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B 项正确;矿藏丰富手工业发展、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和采集渔猎等 均与大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不符,不是农耕文明产生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ACD 三项错误。 2“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

3、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里 亚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 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B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C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答案】D 【解析】亚历山大(我)通过东征和征服万里,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推广希腊文 化,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时代,表明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故选 D 项; 和平往来与东征等不符,A 项错误;文明衰落与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不符,B 项错误;人类文明 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C 项错误

4、。 3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窃贼应处死, 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由此可见() A法典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 B法典内容全面而具操作性 C法典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 D法典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可知,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其阶级立场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 D 项正确;A 项与汉谟拉比法典 内容有关,但并未反映其本质,排除;汉谟拉比法典内容规定非常全面,但是材料信息并未体 现全面性,操作性也没有体现,排除 B 项;C 项并未体现材料信息的本质所在

5、,排除。故选 D。 4下列对西欧政治制度演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采邑制度君主专制君主立宪等级君主 ABCD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先后经历了采邑制度、等级君主、专制君主 和立宪君主四个阶段,正确,D 选项符合题意;出现于 17、18 世纪的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西 欧典型政治制度,在四种政治制度中是最晚的,AB 两选项错误;采邑制度是 8 中世纪形成的早期的 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出现最早,等级君主出现在 13、14 世纪,C 选项错误。 5中世纪西欧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社会。这里的“二元”不包括() A教权与王权 B庄园与城市 C经院哲学与骑士、市民文学 D君主

6、与市民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除了君主与市民阶层外,还有贵族阶层,不是中世纪西欧二 元社会的体现,因此 D 选项符合题意。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A 选项不符合题意;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特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B 选项不符合题意;经院哲学是中 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是西欧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两大组成部分, 是中世纪西欧二元社会的体现,C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6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 646 年日本著名的大 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

7、性变化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天皇掌握了实权 【答案】A 【解析】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制国家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实现了社会的进步和转 型,属于实质性的变化,故选 A 项;引进中国制度、缓和矛盾和天皇掌握实权都属于日本社会的变 化,但算不上是实质性变化,排除 BCD 项。故选 A。 7十五、十六世纪,专制制度的形成和维持,要靠资产阶级经济上的支持,同时资产阶级也需要专 制政府保护它的经济利益。专制政府支持发现新航路,支持海上发展用海军保护本国航运业及海 外贸

8、易,有时不惜为此发动战争。这一状况反映了() A专制王权国家最早开始海上探险B西欧国家顺应了资本积累的需要 C殖民探险者与专制君主遵守契约精神D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形成利益共同体 【答案】D 【解析】材料不能反映“专制王权国家最早开始海上探险”,并除 A 项;封建国家并非为资本主 义发展积累资本而支持新航路开辟,排除 B 项;殖民探险者与专制君主是利益上的契合,不能体现遵 守契约精神,排除 C 项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对黄金需求日益增大, 而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其对财富的追求及享乐支持探索寻求黄金的线路,故 D 项正确。 8世界通史:“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

9、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 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对此理解 正确的是() A多元文明的平衡已被打破B农耕经济在全球不复存在 C世界各民族特征、界限消失殆尽D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答案】D 【解析】A 项是殖民扩张的影响,排除;B、C 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 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由海道向全球扩散,突破了亚欧大陆农耕世界自然经济的闭塞性。从此开始了 大航海和人口迁移、民族交融的移民大潮时代”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 现,故 D 项正确。 9新航路开辟后,从亚洲输入欧洲的香料比开通前“扩大了三十

10、倍”,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 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更是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新 航路开辟() A推动了工业革命爆发B削弱了土耳其的实力 C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D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答案】C 【解析】题干现象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 A 项;B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新航路开辟加强 了世界经济联系,引发了商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各地的商品交流,故 C 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商业 革命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D 项不属于材料现象的原因,排除。 10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 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

11、宗教氛围中。这充分说明() A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 C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的时候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而“平民百姓的头 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则说明平民百姓根本没有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故选 C。 题干说明平民百姓还深深的处在基督教信仰之中,故 A 的说法错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未 占据主流,理性时代到来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故 B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1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 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

12、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 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 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 C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 D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 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 梵蒂冈就是在骗人, 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可知伏尔泰利用中国文化来批判西方天主教,体现了中国文化 对欧洲社会的影响,选项 C 正确;选项 A 不符合史实,排除;伏尔泰是启蒙运动代表人物,而非宗 教改革代表人物,选项 B 排除;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文明开始

13、会合交融,选项 D 与材料时间不符, 排除。 12有学者在论及法国 1875 年宪法时说: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 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要向议会负责的。总统任期七年,这个任期是共和 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工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中办法。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共和政体得到各派的支持B制宪过程出现制度性妥协 C广大民众反对实行共和制D共和派最终接受了君主制 【答案】B 3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共和国总统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总统任期七年是共和派与保皇党人 折中的产物,可知制宪过程出现制度性妥协,故 B 项正确;A 项中的各派支持与史实不符,其中君 主派就

14、是反对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广大民众坚决支持实行共和制,排除 C 项;D 项对材料 理解错误。故选 B。 1319 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 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 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 【答案】B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 世纪中期”,此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再结合 材料中的“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说明当时工厂纪律严格。B 正确。 14观察下图,分析 1870

15、 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 C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D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功地创制了内燃 机,使得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故 D 项符合题意;A 项的表述与图片中直至 1950 年煤 炭资源所占比重仍居首位的信息不符,故排除;B 项中“唯一”的表述与图片中多种能源并存的局 面不符,故排除;C 项的表述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现象无必然联系,故排除。 15在共产党宣言1890 年

16、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 言的时候, 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 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 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共产党宣言序言欧 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等关键可知,恩格斯意在说明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 指导理论,所以答案选 D。A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由“1890 年”可知,这是属于第二国际时期, 但是第二国际是松散的联盟,所以 B 说法有误,排除;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国家爆发了工人起 义,工人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的政治诉求,所以 C 说法有误,排除。 16“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 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 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