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40026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卡中。 2016年国庆假期,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所在地贵州平塘,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前往。读图1,回答1-2题。1洛阳张先生也想去目睹射电望远镜的风采,若乘火车,则需经过的铁路线有A 陇海线、京沪线 B京广线、成昆线C 焦柳线、湘黔线 D浙赣线、贵昆线2、在贵州的沿途,张先生看到大面积农作物,与 河南相比,贵州的优势农产品是 苹果茶叶天然橡胶柑橘 A B、 C D图2中,、五条线均表示我国的地理分界

2、线,据此回答34题。3。、四条线中,表示8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是A BC D4下列关于图中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区的分 界线 B是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分 界线C是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界线D是我国地势第一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梅关古道位于江西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京广铁路南段修通之前,梅关古道是广东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读图3,回答5-6题。5、材料中所说的“梅关”,位于图中的 A B C D6梅关古道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 由过去的交通要道变为今天旅游景区。 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南北文化的交通融合 B区域经济水平的提

3、高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D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传统民居是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据此,回答7-8题。7 图4中的传统民居,能正确反映聚落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是 A西藏碉房主要受科技水平的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水源条件影响 C北京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8 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 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南边阳光充足 B南边平坦开阔 C南边河湖众多 D南边土壤肥沃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梅时节家家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4、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等。据此回答9-10题。9依次反映我国地理特征的地区顺序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四川九寨沟 B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广西桂林 C东北平原青藏高原珠江三角洲浙江杭州 D柴达木盆地云贵高原黄河三角洲西双版纳10与所反映的地区相比,所反映的地区 A水陆交通便利 B同高度楼房南北间距大 C油气资源丰富 D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 科技人员开发出一种随身携带的伴行包,以便家人及时找到迷路的老人,图5反映了寻找老人的过程。据此,回答11-12题。11图中伴行包和服务商采用的技术分别是 A GPS和RS BRS和数字地球 CGPS和GIS DGIS和RS12下列行为可

5、运用到GPS的是 A 农作物产量的估算 B某山峰的精确测量 C 发生地质灾害时,及时了解受灾地区 的灾害情况 D交通线路、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的相关分析图6为不同原因导致的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据此,回答13 -14题。13 图中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冻融作用 D盐碱化14 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有 牧区草场,增加水井量 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绿洲内建农田防护网 扩大耕地,精耕细作A B C D 甘肃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建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

6、开发模式(图7),据此,回答15 -16题。15,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 因有 土质致密 地表沟壑纵横 植被覆盖率低 气候比较 干旱 冬季多暴雨 A B C D16、该治理开发模式的优势是 延长了生产链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持水土改善局部气候 A B C D读“世界某区域图”(图8),回答17-18题。17、若图示地区雨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其带来的 影响是 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 C冰川体积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18、下列雨林开发模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是 雨林观光生态旅游选择性采伐与更 新相结合商业性采伐 A B C D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9,回

7、答19-20题。19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 势条件有 煤、气、盐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国家政 策支持 A BC D20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改变地表形态,减轻水土流失加剧大气污染,导致雾霾天气增多有利 于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 A B, C D读黄河流域图(图10),回答21-22题21.黄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与田 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共 同之处是 A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 B流域内煤炭、石油资源丰富 C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D高原地形,人口稠密22从理论上讲,图中黄河各河段综合开发与治理模式和美国田

8、纳西河流域最接近的是A B C D:读“松花江水系示意图”(图11),回答23-24题。23、松花江虽然是黑龙江的支流,但其开发程度却 超过黑龙江。黑龙江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可 能是 水量小,开发价值低为中、俄两国的界河 湿地面积广,保护生态 气候寒冷,结冰 期长 A B C D24尼尔基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的影响有 A提高下游通航能力 B。缓解下游洪水灾害 C导致下游水质变差 D增加下游降水变率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

9、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五常大米的描述。据此,回答25 -26题。25、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热量充足生长期长,有机质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 使用的化肥少,宣传力度大劳动力充足 A B C D,26、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优良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C交通运输条件不断完善 D。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改善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图12),回答27-28题。27、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 因是 A灌溉水源短缺B作物种植结构单一 C、水土流失严重 D农业经营方式粗放28、该地区发展农业应

10、采用的主要 措施是 A加强水利建设,确保高产稳产 B扩大辨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C、增施化肥、农药,提高粮食单量 D退耕还杯,、还草,改善生态环境工业化水平指工监在GDP中的比重。读“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13),回答29- 30题。29该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最明显的 阶段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二、三阶段30、由示意图可推测,第三阶段 A、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 B人口过度密集 C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 D工业过度密集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读图分析题:(共30分)31读宁夏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图14),完成下列问题。(10分)(1)与长江相比,黄

11、河水文特征有何不同?(4分)(2)与宁夏平原相比,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6分)-32读我国“21世纪重点建没能源基地”(图15中的阴影区域),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 (2)若该区域一直以输出煤炭和电力作为经济的支柱,则分析这样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3分) (3)为了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该能源基地形成了图16所示的产业链。从生态角度,简述此产业链的好处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在此建立,此后迅速发

12、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底特律受到了石油危机的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这座城市开始走向衰落。2007年,这里的房地产市场崩溃。美国联邦法官于2014年11月对其破产退出计划做出许可裁决。材料二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17),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图18)。 (1)试分析五大湖地区20世纪50年代前工业化的条件。(4分) (2)20世纪70年代以后,底特律出现工业和城市衰落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请你为底特律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提出建议。(2分)三、实践探究题:(10分) 34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图19所示区域进行调查研究。

1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他们完成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 (1)在甲地(图20为当地气候资料图),研究小组得知,洪涝灾害对该地农业生产影响较大,请帮他们分析其原因。(3分) (2)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研究小组得出了乙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1)。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乙地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3)在丙地,计划修建一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3分)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读图分析题:(共30分) 31(1)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任答4点,得4 分) (2)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交通发达;市场广阔;科 技发达等。(任答6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