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135373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课来进行,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是通过体育课来让学生掌握的。一个课时的体育课就是一个教学过程。同样,一个单元的体育课、一个教学期的体育课、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教学过程。凡是教学过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理,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是这样。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联系。它制约这体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一般教学规律和特殊教学规律。一、体育课应遵循的一般规律1.社会制约性规律体育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培育人的过程,它会受到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与社会需要,特别是受到一定社会教育目的及其内容的制约。所以,各国的国情

2、不同,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并和其他学科一道成为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同时,体育教学的条件和手段(体育教师、场地、器材设备等)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更具有依赖性。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与社会的条件和需要相适应,并随着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2.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体育教学中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措施等,都必须从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体质状况,因材

3、施教,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断提高。3.认识事物的规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过程。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认识活动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将感知、思维、实践三个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开始,是形成表现的基础,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感知能力;思维是形成理性认识,掌握运动动作的关键,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发展变化过程;实践巩固知识运用,改进提高动作技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必要途径。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4.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

4、律教学过程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对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使他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都受到熏陶和提高,这是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又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要以一定的、系统的知识、技术、技能武装学生,这是体育教学的教养目标;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教育、教养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统一整体,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统一于体育教学的目标之

5、中。5.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用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由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转化过程,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所在。但是,教师主导作用只是教与学关系的一个方面,是外部条件,即外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内部根源,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主导感知、思维、实践,即对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反复练习,加工消耗的过程,但凭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是无法实现的。这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

6、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及其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只有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努力积极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二、体育课应遵循的特殊规律特殊教学规律是指体育教学过程所特有的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1.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以运动动作的练习为主,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以及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的。但由于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师的组织教法水平、学生的基础,以及其他有关条件的不同,三个阶段的具体特点和所需的时间,也有

7、所不同。因此,三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没有严格的、明显的界限。但在不同阶段中,动作技能的教学各有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只有根据这些特点、目标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进行运动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机体对这些变化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当人体开始运动时,身体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储备逐渐下降,这一时期称为工作阶段。经过休息和调整,体内能量储备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称为相对恢复阶段。再经过合理休息,机体的恢复功能可以超过原来的水平,称为超量恢复阶段。根据这一规律,为了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的实

8、效,必须合理安排体育课的间隔时间,才能产生运动动作练习的效果积累,提高学生的机能水平。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失去了负荷后的痕迹效应和最佳时间,机体工作能力就会降到原来水平,称为复原阶段。3.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起伏变化的规律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同时参加活动,在反复的练习和休息的交替过程中,学生的生理机能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呈上升稳定下降的趋势。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健康状况及训练水平不同,教师选择的教材和采用的组织教法的差异,以及气候变化条件的差别,机能活动曲线上升的坡度和进入高峰阶段的高度及延续的时间等,也会有所不同。对少年儿童来说,机能活动能力曲线一般是上升的时间短而快,但维持高峰

9、阶段的时间较短。身体训练水平越高的学生,机能活动能力提高的时间较短,达到和保持最高阶段的时间延长,并可承受较大的生理负荷。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练习与休息进行反复地,合理地交替,练习的负荷时有起伏,学生生理机能变化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曲线运动。与生理活动相适应,学生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指注意、情绪、意志)也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曲线图像。这种波浪式的曲线变化规律,形成了体育教学鲜明的节奏,也是体育教学应遵守的规律。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是根据上述规律围绕活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有相互区别的。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师生之间是双向信息交流的一个有序的可控过程,在相互交叉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来完成教学。 2、体育课的进

10、行还应遵循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有: (1)要遵循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律。教育和教学必须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一条基本规律,体育课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体育课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这就要求体育课的目标要定得适当,教学方法,手段等也要适当。要达到这点,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不断发展。 (2)要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指标起伏变化规律。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着不同强度和数量的负荷,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变化。由于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如听讲、观察、进行身体练习、帮助同伴以及休息

11、等等,这些方式的改变,对学生身心有着不同的影响,于是学生机体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的变化便呈现出波浪型,这种高低起伏的变化是体育课教学特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体育课的进行要遵循这个规律,保持合理的生理、心理起伏变化的节奏。 (3)要遵循感知、思维和实践结合规律。体育课上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身体练习,耳、眼和机体等感官直接感知动作,大脑积极思考如何行动,机体去协调做动作,其中,直接感知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实践是归宿。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结合的,缺少哪一个都会影响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体育课必须遵循的。 (4)要遵循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体育课教学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技术、技能等。

12、一种知识、技术、技能掌握以后,如果不及时强化,就会遗忘或消退。在前面传授的知识、技术、技能,有时由于某种原因面中断复习、巩固,便会出现知识、技术、技能衰退现象,后面的体育课就应改变这种现象,使前面学习的知识、技术、技能得到巩固、完善和提高。所以,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螺旋式上升,也是体育课教学应遵循的一条规律。 3、体育课教学还应遵循其它学科所揭示的有关规律。例如:(1)运动生理学所阐明的人体工作能力变化的规律是逐渐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水平后,保持一段时间,再逐渐下降,达到或接近开始时的水平。所以体育课开始时要做准备活动(热身活动),然后进行强度更大的练习,下课前做整理活动。这种安排程序与人体工作能力变化规律是一致的,也是不应当违反的。(2)运动心理学所揭示的动作技能形成为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的规律,是体育课应遵循的又一条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