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业.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133495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业.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时作业1) 编写人:沈泱 修订人:沈泱 班组 姓名: 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是谓(叫做)过矣更(改正)也必文(掩饰)B弘(大)道躬自(亲自)无欲速(快)C不达(通达)薄责(要求)去(除掉)兵D岁寒(寒冷)然(这)后子在川(山岗)上2、 下列句子中的“过”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C过也,人皆见之D小人之过也必文3、 下列句子中的“如”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如有所立卓尔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知之为知之为国

2、以礼,其言不让B更也,人皆仰之更那堪,冷落清秋节C无欲速,无见小利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D不舍昼夜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时作业2)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原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2)【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3)【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2) 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

3、问题。(重点班) (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_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_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_苟毋适卫,吾出子 苟_出_盟可负邪 负_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