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教材分析讲解材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133361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5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教材分析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教材分析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教材分析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教材分析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教材分析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教材分析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教材分析讲解材料(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教 材 分 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殷 俊,教科书结构,岳麓版:单元课,一单元少则3课, 多则8课,每课用1课时学习,人民版:学习专题学习内容,一专题 34个学习内容,人民版教科书编写体例,1、专题导学 导语:专题概况、学习意义 学习建议:能较好地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2、学习内容 每一学习内容有34个子目, 文中配有“课前提示” 、“学习思考”、 “资料卡片”、“知识链接”等 最后有自我测评 材料阅读与思考 3、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 专题小结(树状结构) 、问题研讨 (专题内综合)、收获与存疑(知识、能力、情感) 4 、学习与探究 秦朝在中国历

2、史上的地位 模拟罗马法庭 5 、本模块学习档案 学习重点归纳 收获与存疑 学习评价 学习活动记录 6 、附录 部分词汇中英文对照 课外读物推荐书目 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岳麓版教科书编写体例,一、课程导学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写在高中历史课程的前面) 二、模块导读 三、单元导学 (单元跨度大, 有的含课标的几个单元):导语(单元概况) 四、每课内容 (部分单元含1节探究活动课) 1.导入部分 课导入语 2.课文正文 3.课文辅助部分 楷体字说明(有的旁边还有思考题) 学思之窗 资料回放 图片、地图、表格(量比较多) 4.课文最后部分 知识链接(每课都有) 阅读与思考(材料题一问) 解析与探究(往往

3、多材多问) 自我测评(问答题,课课有) 活动建议 三、附录 1.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以本模块为主,兼顾必修的其他两个模块 中国、外国同时期大事并排放,课时安排,人民版:九个专题28个学习内容, 另外安排2个学习与探究的内容 岳麓版:七个单元26课时,另有2课 综合探究课(其中1节是阅读课),(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1、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2、封邦建国 3、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夏商政治形式 2、西周分封制 3、西周的宗法制,(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4、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2、“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3、废分封,置郡县,(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四海一” 2、海内为郡县 3、百官公卿,(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2、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法令出一 2、君权与相权 3、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4、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5、行省的设置,(岳麓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4

5、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三省六部度的确立及其演变 2、丞相制度的废除 3、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内阁制度的形成 2、军机处 3、清朝的边疆政策,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人民版) 2.宗法制的影响: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人教版)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岳麓版),史论共享,3.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秦朝

6、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人教版)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岳麓版) 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人民版),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的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人民版

7、)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人教版),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人民版) 绝对的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

8、风。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人教版),(岳麓版)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 鸦片战争 1、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以及战 后的中国 3、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15课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2、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 人民的反抗 斗争,(人民版)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国门洞开 2、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 2、左宗棠收复新疆 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4、义和团反帝运动,(岳麓版)第五单

9、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4、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5、国共合作抗日 6、两种命运的较量,(人民版)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1、侵华日军的罪行 2、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3、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4、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意义: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持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人民版) 2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它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10、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人教版)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版) 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岳麓版),史论共享,(岳麓版)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 1、金田起义 2、天国兴衰,(人民版)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岳麓版)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 1、清末民

11、主革命风潮 2、武昌首义 3、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第18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1、“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2、清政府怎样走宪政之路? 3、为宪政流血,(人民版)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二、 1、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的建立 3、的历史功绩,(岳麓版)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1、“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2、“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五四精神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成立 2、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 3、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4、

12、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6、两种命运的较量 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版)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民革命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人民版) 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岳麓版) 2的意义: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

13、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人民版)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人教版),史论共享,3五四运动的影响: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人民版)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

14、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岳麓版)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教版)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人民版) 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人教版),(岳麓版)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开国大典 2、第一部宪法

15、的颁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版)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人教版)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3、基层民主选举,(人民版)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2、历史的伟大转折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教版)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

16、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人民版)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 2、香港、澳门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人民版)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人教版)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岳麓版)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版) 2从文化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