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132418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多选题1.BCD 2.BCD 3.BCDE 4.CDE 5.ABCE 6.CE二、辨析题:1、相对真理是包含部分谬误的真理。答:是对的。因为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认识水平的提高,会发现以前所知道的真理的缺陷和不足。2、否定就是抛弃。答:错误的否定并不一定是抛弃否定只不过是不认同,比如有一个方案被我们否定了,但那个方案还能存在.抛弃意味着永远消失3、世界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答: 所有的哲学都必须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的问题,物质和意识有没统一性的问题。尤其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会成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成为不同的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

2、界是统一的一元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世界是多样的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从而,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4、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创造的。答:这句是错的因为1、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2、预付资本,仅仅是给工人在用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它本身不创造价值。因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结晶,因此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价值。二、 简答题: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

3、要义是唯物论!意识是物质决定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大脑也是物质的!没有物质的大脑就不会有意识的物质和想象!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答:(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级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

4、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答: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基于对这个重大课题的深刻认识,也是基于对不断解决好这个重大课题的战略考虑。回顾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深刻教训。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本质上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

5、性。这种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坚持把实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本质要求,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把最广大人民作为根本力量源泉等主要方面。4、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什么?答: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