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饮料桶装水质量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37130175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饮料桶装水质量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X年饮料桶装水质量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X年饮料桶装水质量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X年饮料桶装水质量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饮料桶装水质量的调研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料桶装水质量的调研报告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活有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维持生命、保 持细胞外形、构成各种体液所必需的物质。 20 世纪 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 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饮用什么水也成了人们要认真考虑的重要 问题。一时间,饮用矿泉水、纯净水、山泉水成了流行的时尚,从而掀起了一 场新的饮用水革命,水真正成为了一种生活消费的商品。一花开后百花繁, xx 市场上的饮料桶装水也伴随着 xx 建区设市的步伐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饮 料产业链,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而饮料桶装水质量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一、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基本情况及质量现状饮料桶装水是国家对 28 类食品实

2、施准入产品之一。截止目前, xx 市共有 桶(瓶)装水生产企业 62 家。现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 19家(已获证 10 家、待颁证 9家) ,其中:巴州区 11 家,南江县 2 家,通江县 2家,平昌县 4 家,占应取证的 30.6%。从我市申报食品米、面粉、植物油、酱油、食醋5 类食品统计数据来看,大米近 3 年已有 16家生产企业获证,而现在饮料桶装饮用 水获证超过了大米加工业,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势头。可见,庞大的商品水市 场推动了水业经济的发展。根据近两年国家监督抽查我市桶装饮用水结果来看,我市XX年桶装饮用水质量平均抽查合格率为46.5%, XX年上半年抽查平均合格率为58%下

3、半年监 督抽查平均合格率为 62.5%。从数据上反映出通过对饮用桶装水实施市场准入 制度以来,部分饮用桶装水厂改变了生产环境,改造了生产设备,加强了对产 品质量的监控力,使目前饮料桶装水质量有所回升。但产品质量合格率仍然很 低,平均为 55.66%,纯净水不纯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消费者普遍关注。 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从饮料桶装饮用水 31 个检验项目中经过筛选,其中不合格 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菌落总数”、“电导率”、“游离氯”、“高锰 酸钾”和“标签”等项目。如,“游离氯”和“高锰酸钾”消耗量指标不合 格,表明是桶和消毒后清洗不彻底,导致消毒液在产品中残留,污染了饮用 水。“电导率”

4、是纯净水的主要指标,电导率高表明水中杂质含量高 (国家标准 规定电导率应小于或等于 10,而实际测量却高达 41.1 ,超过国家标准 3 倍) “亚硝酸盐”超标,则表明生产设备没有按规定进行保养和维护。“微生物” 和“菌落总数” ( 国家标准规定,纯净水、天然矿泉水中菌落总数含量每毫升分 别不得越过 2050 个,而抽查发现菌落总数最高的为 200500个,超过国家标 准 10 倍 ) ,则表明生产环境车间缺乏杀菌和空气净化设备,生产区、灌装区与 周边环境未彻底隔离分设等原因所致。目前,我市虽有 19 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 业获证或待颁证,但也仅占全市饮料桶装水应获证的 20%。二、导致桶装饮用

5、水产品质量堪忧的原因通过我们的调查,以下薄弱环节是导致本市饮料桶装水质量堪忧的主要原 因。1、企业放松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各企业目前程度不同的均存在质量意识 淡化、管理弱化、设备老化的“三化”问题,加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习后 不宣传、不落实,抱着等、观看的心态,部分企业虽有制度,但不按制度办。 如按规定凡进入灌装车间的操作人员其手和鞋子必须经过清洗消毒方可工作, 但多数企业管理人员任凭工人随意进出,消毒池中的消毒液比例不够,达不到 消毒的效果,也有个别企业消毒池就是一池清水。2、生产设备、技术力量先天不足。一是生产设备先天不足、带病工作是产 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基本原因之一。有的企业灌装设备工

6、作不正常,工人违章 手工进行操作。特别是校办饮料桶装水企业多数是简易灌装设备,有的臭氧发 生机出现却继续生产或为了降低成本根本就不更换活性炭、反渗透膜,还有的 根本不用任何设备处理水质,就直接将水接进桶,封盖后冒充合格纯净水。二 是技术力量薄弱是通病。大多数小企业缺少既懂食品卫生又懂机械的专业技术 人员,多数企业法人代表既是老板又是操作工,忙时请一、两名季节工,只图 把水装进桶,不管产品质量合格不合格。三是检验无手段,检验人员无能力。 有部分企业有检验设备并未开展工作,对自己的产品其质量是否合格基本上是 心中无数,相当部份企业既没有检验设备和人员,也未向法定机构送样检验, 产品就直接出厂。加之一些企业认为自己有关系、有销售对象,是黄帝女儿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