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首批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37130169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首批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X年首批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X年首批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X年首批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X年首批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首批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首批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批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大学文化,1997 年1月入党。20XX年8月,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报 名申请到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支教,成为一名光荣的援疆教 师。作为一名党员,他时刻牢记党的重托,始终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和崇高的思想觉悟;作为一名优秀援疆支教老师,他在新的 工作岗位上,不畏艰难,勤奋工作,锐意进取,为了边疆的 教育发展,为了边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无怨无 悔。一、挑战从这里开始皮山县属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干燥荒漠气候,多风沙少 雨,年平均降水量 48.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 2450

2、毫米。 迥异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使得他初到皮山时口鼻出血、腹 胀腹泻、咽喉疼痛、嘴唇裂皮、口腔溃疡和皮肤过敏等症状。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饮食习惯不同,经常出现厌食、食欲不 振等情况,初到皮山两个月,他的体重就锐减10公斤。皮山长期与内地交流不多,教育水平不高,教育观念滞 后,“双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水平低下。学生文化知识 基础差,知识面窄,学习思维上存在“死、碎、单、浅、慢、爱心用心恒心断”现象,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亟待养成,教育教学工 作困难重重。面对困难和挑战,他没有退缩,没有埋怨,立足现实, 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做好示范,业务上精益求精,生活上 艰苦朴素,展示自我的同时,也展示着安徽

3、省教育工作者的 良好形象。二、教育教学兢兢业业针对皮山学子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他设计一套“教、领、放、考”的教学方法,用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即自 己一题一题的讲,手把手教他们怎么做;领,即让优秀的学 生上台示范,激发引领后进生;放,即放手让学生自己做, 做完后统一讲,自行订正,再查看订正情况;考,即有针对 性的安排阶段性考试, 找差补缺,订正讲评,并请家长签字。 孟庭苇同学平时成绩很好,可是每次测验失误分数较多,失 误分数最高达到20多分,是出了名的“小马虎”,通过“教、 领、放、考”教学法的培养和锻炼,使之现在测验的失误分 数大大降低了,成绩也由原来的60-70分,提高到现在的80-90

4、 分了。为了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果,他经常上网查资料、看专 家讲座、和同事探讨、备学生、备教材,努力做到使课堂教 学符合当地学生实情,使得课堂效果精彩高效,使得同学们 乐学愿学善学。去年 12月9日,为了上好负数的初步认 识一课,他事先自制了纸质温度计教具辅助教学,使得课 堂教学直观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列举了零上及零下温度, 到银行存取现金、海平面以上和以下高度等与负数密切相关 的实例,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他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针对学生特点,对症下药,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式方法,努力去适应每一位学生;他 经常和学困生家长联系和

5、沟通,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 会教育紧密结合,努力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老师刚接手这个班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阿里木江同学写作业字迹潦 草,涂改严重,粗心大意错误率较高。 发现了他的缺点之后, 李老师给他买了钢笔习字帖,手把手的教他练习钢笔字,并 且把阿里木江同学的家长请来交流沟通,让家长督促孩子在 家坚持练习钢笔字,认真写作业,养成规范书写汉字的好习 惯。通过3个多月的刻苦练习,阿里木江不但汉字书写规范 美观,而且作业也认真细致整洁了。为了鼓励该生的进一步 提高,他还任命该生担任班级卫生委员。学习习惯养成了, 行为习惯也大有好转,原来该生时常因为一点点小事和其他 同学争执不休,现在不但能够做

6、到和其他同学互相礼让,而 且还时常指导他人练习钢笔字。三、班级管理尽心尽责作为小学六年级班的班主任,面临着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和升学压力,工作复杂,责任重大。针对学生 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只知死读书,漠视班集体的重要 性,团队意识不强等问题,*老师倾尽精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刚到皮山支教不久,他就通过“民主选举”方式建立 健全了班委会和少先队组织,同时选举了学习组长、环保组 长和纪律组长;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能够精心策划 主题班会,请学生对班干部进行评议,给班干部们提出合理 建议;让班级干部与那些纪律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 生结对子,一帮一,共同成长;申请六 qq交流群,通

7、过网 络,师生互动、家校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和思想波动等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学生 们主人翁地位得到了肯定和尊重,激发了孩子们参与集体活 动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 能力。玉苏普江同学,以前沉默寡言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在 班级里几乎不敢大声讲话,通过主题班会和网络交流,使得 他能够接纳别人,愿意敞开胸怀和他人交流,并且在学校举 行的“美文诵读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同时,他还发动班级干部利用班级中的两块白板开设了“公告栏”和“我的智慧窗口”。“公告栏”和“我的智慧 窗口”的内容实时更新,展示着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的点滴智慧,折射出孩子们思

8、想撞击的火花,宣传守法小公 民、交通安全、教师节、国庆节为主题内容等,对孩子们进 行多角度全方位教育,使素质教育、养成教育渗透到班级管 理的每一个角落。四、结对帮扶倾情倾力他主动和本校教师结对子,开展“传、帮、带、学”活 动。邀请本校老师到他的课堂上观摩、学习,自己主动到本 校老师课堂上听课、评课,一起交流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 教学心得体会,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互帮互助。开展结对帮 扶的同时,他还主动请缨开设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 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与更多的老师分享。本校的常凯老师原 来课堂教学驾驭能力不强,对班级管理感到非常困惑,通过 结对帮扶,他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有声有色,班级管理也变

9、得心应手起来。常凯老师在校内公开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了 一等奖的好成绩。由常凯老师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上学期 期末班级管理评比中获得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绩。五、民族团结润物无声他精心策划,组织召开“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 邀请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和学校负责人共同参与,请同学们 在班会上分享民族风俗习惯、重大节日和礼仪文化,编演了 喜闻乐见的舞蹈、歌曲和小品等,宣扬祖国大家庭光辉灿烂 的历史文化,营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 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氛围。他采用“学生结对子”模式,即让普通话水平好的汉族 学生和普通话水平不好的民族学生坐在一起,同学彼此之间 既当维语翻译又做国

10、语辅导,即时沟通,相互帮助,共同提 高普通话水平。他还主动与语文老师李芳清沟通,培养民族 学生的美文朗读和鉴赏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渊源、底蕴和 博大。第二篇: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援疆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 献。”带着家乡父老的殷切希望与嘱托,满怀着为祖国边疆 教育事业献身的坚定信念和热忱,我跟随安徽省援疆支教 队,来到祖国西部边陲-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开始了我永 生难忘的援疆支教生涯。在这里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与不懈 坚持,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大漠无垠我心豪迈20XX年8月27日,我告别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 亲爱的学生离开可爱的家乡,前往

11、新疆皮山县援疆支 教。临别时,心中有着万分的眷恋与不舍。我知道家人是离 不开我的,我的离开必将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压力和精神 上的空缺。可又想到万里之外那一颗颗期盼的心,我没有犹 豫没有退缩,带着笑容离开我的家乡。我知道,我的坚强是 他们生活的动力和快乐的源泉,我要让自己成为他们的骄 傲、他们的自豪。新疆皮山县辖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地区,位于新 疆的最南端,喀喇昆仑山的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 印控克什米尔交界。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汉族、哈萨 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族等13个民族聚居的边境县。我所支教的学校-皮山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就在这个小县城。 恶劣的气候、陌生的环境、迥然不同的

12、风俗习惯、急待沟通了解的一群民族孩子以及对家乡亲人的不尽思念,这一切 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即将面临的考验与挑战。想到我从事 崇高的援疆教育事业,我的心中不禁充满了豪迈之情,决心 以自己的努力,来领悟“援疆支教”的真正含义,诠释“援 疆人”的真谛。尽心教学绚丽绽放我的工作安排在皮山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主任二 年级双语班数学科目,同时兼任这个班的综合实践和地方课 的教学任务。尽管在临行前已经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况的打 算,可来到教室,看见一屋子高鼻梁、大眼睛的维吾尔族、 塔吉克族的学生时,还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这对于我来说, 无疑是一个挑战。不仅仅是教学思路的改变,更是人生阅历 的丰富。皮山地处

13、南疆最偏远的地方,这里闭塞、贫困,家长不 重视教育,学生基础薄弱。尽管孩子们都个个长得非常漂亮, 也很聪明,但是学习不主动,非常懒惰。在这些孩子的脑海 中,压根底儿就没有写作业这个概念。由于家长无原则的庇 护,这些孩子上课是想听就听,上学是想来就来。面对这种 现状,我绞尽脑汁,拿出各种看家本领,使出浑身解数,想 出了各种办法,一一化解了这些难题。上课铃声响了,我拿着教科书自信地走进了教室,孩子 们既惊奇又兴奋,用不太熟练,近乎蹩脚的普通话,大声喊 道:“老师好!”。我的心猛地紧了一下,一股暖流涌了上来。或许是母爱的天性,这些孩子和我在一起, 分外亲热, 完全没有民族界限。我看见他们就像看见自己

14、孩子一样,也 非常喜欢。民族孩子的名字都是长长的,由很多个字组成。对我来 说从来没有接触过,一下子要记住这几十个孩子的名字,可 是件头疼的事情。我就琢磨着,当务之急能有什么好方法, 在最短的时间记住这些名字就好了。正着急的时候,看见办 公桌上放了一张开会留下的席卡。我灵机一动,咱们也来做 一张不就行啦。我就利用自己任教的综合实践课,带领孩子 们自己动手,用彩色卡纸为自己做一张席卡,把名字端端正 正的写在上面,在名字四周空白的地方,画上自己最喜欢的 图画,装饰的漂漂亮亮的,摆在课桌上。这样一来,既解决 了我记名字的难题,美丽的席卡也成为教室里一道亮丽的风 景。孩子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特别喜欢也分

15、外珍惜,一下 子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距离没有了,孩子可喜欢 我这个新来的安徽老师了,学习起来也有了兴趣。看着孩子 的学习渐渐有了劲头,学习成绩稳中有升,我打心眼儿里高 兴。那段时间,我和同事们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些可 爱的民族孩子。民族孩子上课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 有举手抢着回答问题的;也有没等我点名,主动跑到黑板前 来写的;在用汉语表达不清楚时,甚至手脚并用比划起来, 非常可爱。只要想起孩子们,我的心中总是幸福满满的。就 在我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同时,问题接踵而来。由于家长不重 视教育,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从而导致孩子从入学那天 起,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开

16、学后的第三天是维 吾尔族的肉孜节。为了给孩子们减轻学习负担,假日尽情的 玩一玩,我只是象征性少少的布置了几道习题。三天假结束,回到教室,我整个人都蒙了。全班51人,只有5位同学完成了我布置的那么一点作业,数学课代表阿不力孜图尔贡 也没有写。我教书也快 20年了,想都不敢想的事,却在这 里发生了。当时我气极了,把小棒在讲桌上敲得叮当响。这 些孩子居然一个个,像没事人一样,无所谓的很。一节课不 欢而散,草草结束 。课后我向当地老师了解到,家长 对孩子的学习根本没有要求,找家长来学校面谈,肯定不起 作用;孩子放学没人接送,来回自己走,考虑到放学回家路 上的安全问题,也不能占用放学时间留他们; 更不能打、骂、体罚学生。晚上回到宿舍,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一直像这么下去,后果简直不敢想象。躲避不是办法,有什 么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想着孩子平时天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