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7128849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音乐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X年音乐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X年音乐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X年音乐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X年音乐课题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音乐课题结题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一)背景分析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 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 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 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 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 能。音乐教育符合 21 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 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 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

2、内 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 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来的”。这说明音乐 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 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 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 球视为优势半球,近期研究则注重强调两个半球功能上的互补。学习的革 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脑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 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 育模式常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

3、右脑则呈睡眠状态。音乐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 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 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左脑则起着决定作用。 活动时手脑并用,既可使幼儿的观察、记忆、想像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又 有利于幼儿大脑的整体协调,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二)我国幼儿教育现状分析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起,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在经历了照搬前人模仿国 外的漫长阶段后,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横向考察,还存在着许多亟 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宏观意识、不能从全面发展的整体思路来实施音乐教 育。人们从音乐有利于早期智力开发的角度考虑较多,而

4、思考音乐与道德、身 体、审美及劳动之间关系的人较少;有不少虽考虑到音乐专门教育的早期培养 价值,但又往往陷入形成上学的思考怪圈。 在教育观念上,常常看重音乐教材,而忽视幼儿发现、创造、表现等能力的培 养;在教育内容上,习惯以唱歌教学代替整个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忽视音 乐欣赏、打击乐器演奏等内容;在教育方法上,过多地使用灌输式、填鸭式, 忽视幼儿对音乐的自由探索、主动感受、大胆实践、充分表现等。鉴于此,我们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幼儿园在对幼儿音乐教育进行小规模试点 和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多方面准备,并经过可行性论证,于 2001 年向市教科所 早报了实施大音乐教育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课题,并由市教

5、科所推 荐,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我们力求通过研究,树立 新的教育观念,变原本割裂的、单一的学科教学为“以音乐为载体,一日活动 中渗透”的大音乐教育模式,突破原来单一的学科教育机制,把音乐作为一种 有效的教育手段,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各类知 识,锻炼其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二、研究过程与方法(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大音乐教育是指突破单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幼儿心理发展规 律,把音乐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通过一日活动、环境创设、家园合作等,把原 本割裂的学科式教育变为以音乐为载体的整合式教育,促进幼儿注意、感知、 思维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和谐

6、发展。教学是指能够使学习发生的教育技巧和策略,它涉及师幼间相互作用 的过程,也包括学习环境的某些准备。有效学习是根据幼儿认知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测查结果来确定的样 本。(二)研究内容1、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创新的研究。2、音乐教育是在其他教育活动中渗透的研究(途径及方法)3、把音乐贯穿于一日活动中的有效途径、方法及具体措施。4、家园合作开展音乐教育的研究。5、大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即指对幼儿素质提高及智力与非智 力因素发展的作用。(三)研究对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在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幼儿园和制锦市小学附属幼儿园,分别 选取了三个年龄班 216 名幼儿进行实验研究。2、研究方法。本研究总体上

7、以实验法研究为主,首先对实验班及对照班的216 名幼儿进行前测,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施大音乐教育对幼儿 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在具体实验过程中,还采用了一些辅助研究方法,如问卷 法、个案研究、观察记录等。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共编制测试问卷 11 份,涉及幼儿情绪的表达与控 制、幼儿责任感程度、幼儿交往态度、幼儿同情心、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 力、音乐记忆力、音乐创造力、节奏感、音色、音准等方面的内容,分为音乐 素质和非音乐素质两大方面。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比较,分析大音乐教 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探索出一条适合幼儿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三、结论与分析(一)结论1、非音乐素质方面:实施大音

8、乐教育,对幼儿情绪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 的发展、交往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幼儿责任心的影响不明显。2、音乐素质方面:实施大音乐教育、对提高幼儿的音准、节奏感、音乐感 受力、音乐表现力等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对音色方面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主要 是因为音色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缘故;对音乐记忆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间短等因素所致。3、大音乐教育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幼儿素质折全面 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二)分析 近三年的实验研究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样本 小、局限大,一些方面本来预期有比较明显变化的却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这 主要与测试问

9、卷的设计、测试人员的水平、被测试对象的被试心理以及教育活 动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等因素有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争取把大 音乐教育细致化,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何从更深层面建构大音乐教育的思想、理念及探索模式,如何提高对大 音乐教育的认识,并构建更加完善的幼儿园、家庭、社区齐抓共育的教育格 局,如何使大音乐教育更加适合幼儿自主、充分、快乐的发展等问题,将是我 们今后重点研究的课题。好在这是一个拓展性的课题,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立志 幼教的人士对我们的研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之更加完善。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附:课题组人员名单 刘传英、张英志、张升峰、李英荣、徐晓、李伟、李咸艳、李惠云、郑荣 伟、冯济华、杨会芝、王红梅、李玉英、李健、王欣、潘珂、刘晓曼、赵娜、 许伟主要参考文献:1、 外国儿童音乐教育,尹爱青等编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2 月2、 和谐教育与素质,王敏勤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月3、幼儿园“生活、学习、做人”,吴颃琛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 社, 2000 年 9月4、 国外幼儿园课程,唐淑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