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方剂部分培训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125111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方剂部分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方剂部分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方剂部分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方剂部分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方剂部分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方剂部分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方剂部分培训资料(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方剂的组成及功用,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成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确定用量,恰当配伍而成,是临证治法的具体运用。,方剂,方剂学是研究药物配方剂组成原则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概述,方从法立,以法统方,方剂与 治法,方剂与药物,“药有个性之专长, 方有合群之妙用” “药有益亦有害,方有利而无弊”,常用治法和方剂,一、常用治法 二、方剂的组成原则 三、常用方剂,随着医药实践的不断发展,八法不能完全概括临床常用方药,为了适应治疗的需要,在治法上又不断得到发展和充实。因此,又将常用的治法概括为十九法。 解表法清热法补益法理血法 理气法和解法泻下法祛寒法 祛湿法祛风法祛痰法润

2、燥法 消导法催吐法收涩法安神法 开窍法驱虫法表里双解法,二、 方剂的组成原则,组方原则,方剂的组方原则是按照君(主)、臣(辅)、佐、使的规律进行配伍。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药(主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药应用时要大。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首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药物。,臣药(辅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的药力小于君药。,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

3、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方剂的变化,药味增减的变化 药物配伍的变化 药量增减的变化 数方合并 剂型的变化 药物的替代,佐使药 的加减,药味增减的变化,臣药的 加减,主证不变, 兼证不同。,改变了方剂的功效,三、常用方剂,熟悉常用代表方的组成、功用 10首方剂:桂枝汤、银翘散、藿香正气散、麻杏石甘汤、五味消毒饮、小柴胡汤、补阳还五汤、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六味地黄汤、四物汤、) 了解方剂的组

4、成变化及剂型,桂枝汤,组成 主 药:桂枝解表通阳气 辅 药:白芍敛阴和营,防桂枝辛散而伤 阴,一散一收,调和营卫。 佐 药:生姜助桂枝解表 大枣助桂枝 ,白芍和营血 使 药:甘草调和药性,功用: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发热头痛、汗出恶 风、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 本方对各种病证所出现的表虚有汗,产后关节痛。,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组成银花10g连翘10g桔梗6g薄荷6g淡竹叶6g甘草5g 荆芥穗5g 牛蒡子9g 淡豆豉5g芦根15g主治风热表症,温病初起。【症状】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

5、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症见发热,微恶寒,无汗或少量汗出,口渴,咳嗽咽痛,苔薄白或薄黄,舌尖红,脉浮数。,功 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 治:外感风热初起、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 咽 痛口渴、 有汗不多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浮数。 现代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扁 桃体炎,麻疹初起发热等证。,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风寒霍乱,主治,上吐下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症状,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脾胃不和,病机,藿香三两(15g),君,半夏二两(10g),外散风寒

6、,内化湿浊, 理气和中,升清降浊,茯苓二两(10g),臣,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二两(10g),臣,健脾益气,祛湿止泻,陈皮二两(10g),大腹皮一两(5g),厚朴二两(10g),佐,行气化湿,桔梗二两(10g),宣利肺气,调畅气机,方解,佐,紫苏一两(5g),生姜三片,发散风寒,芳香化湿,佐,白芷一两(5g),炙甘草二两半(10g),大枣一枚,佐使,调和营卫,调和药性, 调和脾胃,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用,麻杏石甘汤,组成 _药:麻 黄发汗、宣肺平喘 _药:生石膏清泄肺热 _药:杏 仁宣肺止咳 _药:甘 草调和药性,功用:宣泄郁热,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热壅于肺 所致。咳

7、嗽气喘、痰多色黄、口渴、 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 常用本方治疗急慢性气管炎、肺炎、麻疹合并肺 炎。,五味消毒饮,组成 主 药: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痈肿 主治:各种疱疡肿毒,证见局部红肿热痛,舌 红,脉数。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乳痈,急性扁桃体炎、痈疖等。,下一页,小柴胡汤伤寒论,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柴胡(半斤)24g,和解少阳,君,黄芩(三两)9g,清泄少阳之热,臣,人参(三两)9g,补益中气,佐,半夏(半升)9g,降逆和胃止呕,佐,甘草(三两)9g,调和药性,使,二者合用,一散一表,散不透表,清

8、不走 里,恰入少阳,和解(清解)少阳之邪,补气以祛邪;扶正以御邪,生姜 三两,调和表里,大枣 四攻,生姜和胃止呕助半夏,佐,大枣助人参益气补脾,助甘草和药性,和解少阳,功用,1.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 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大证),口 苦、咽干、目率、脉弦,共八大证。 2.热入血室:月经适断,往来寒热。,主治,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 归尾二钱(6g) 赤芍一钱半(6g) 地龙一钱(3g) 川芎一钱(3g) 桃仁一钱(3g) 红花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

9、,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舌暗淡,脉缓无力。,补阳还五汤,【治证机理】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正气虚亏,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脉络瘀阻,经遂不通,气不能行,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血不能荣,筋脉肌肉失养;气虚血滞,舌本失养,约束无力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气虚不能固摄,气化失司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 苔白、脉缓气虚之象。 综上,本方病机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阳还五汤,【方解】本病因虚致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以补气为主,活血为辅。 君药:生黄芪(重用)补益元气而起废, 使气旺能行血, 臣药:当归尾活血祛瘀,兼以养血, 使祛瘀

10、而不伤好血 佐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地龙性善走窜,长于通经活络 诸病合用,使气旺血行,瘀消脉通,机体得以濡养,诸证自可渐愈。 本方配伍特点:一是重用黄芪四两,取其量大力专,使卫气充足,能鼓动血行;二是活血通络药用量较少,五味药总量仅为黄芪的五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本方以补气为主的立法宗旨。,补阳还五汤,【运用】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 1、证治要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弱无力。 2、加减运用: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脾虚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语言欠利者,加菖蒲、远志以开窍化痰;口眼歪斜者,

11、加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化痰通络;偏瘫日久,疗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破瘀通络;下肢瘫痪者,加杜仲、牛膝以补肝肾。加威灵仙(通十二经气血) 3、现代临床:本方对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截瘫、单瘫症属气虚血瘀者,均可酌情使用。,补阳还五汤,【使用注意】 1、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需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2、本方证以正气亏虚为主,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从3060克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物宜轻。,补阳还五汤歌诀,补阳还五芪归芎, 桃红赤芍加地龙, 半身不遂中风证, 补气活血经络通。,四 君 子 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

12、君 子 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去芦(10g) (参芦为催吐剂) 白术 (9g) 茯苓去皮(苓皮利水)(9g) 甘草炙 (9g) 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冰一盏,煎大宜服之. 七分。 通口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气短乏力,语声轻微,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组成 人参10g 白术9g 茯苓9g 甘草6g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症状】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缓。,四君子汤,【证治机理】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本方剂,治疗气虚诸证。

13、脾为中气之源,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脾主运化,胃主受纳。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则纳运机能薄弱,食少便溏。原书局方谓:“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虚食少,则化源不足,遂致“营卫气虚,脏腑怯弱”。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脉来虚弱等气虚诸症显现。故气虚当补气,“补气必从脾胃着手”(中国医学大辞典)。,四君子汤,【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虚,本经谓“主补五脏”。合以炙甘草加强甘温益气补中之效。配以白术、茯苓,健脾和胃。白术甘苦温,健脾燥湿,本草求真谓其“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

14、本草经疏谓其为“安脾胃之神品”。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苓、术健脾祛湿,顺其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点,则中焦运化复常。脾运健则化源足,化源足则气得补。内经云“甘入脾”,“脾欲甘”。补脾胃必用甘味。是方,四药皆甘温、甘平,益气健脾。“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名为四君子,以取其作用平和之义。,四君子汤,【运用】 1. 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本方。临床应用以面色萎白,食少神倦,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证治要点。 2.若伴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止呕膈痞满者,加枘壳、陈皮等行气宽胸;畏寒腹痛者,加附子、干姜等以温中散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

15、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乙型肝炎、慢性肾炎氮质血症、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症等证属脾胃气虚者。,四君子汤化裁方,(1)异功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四君子汤配伍陈皮、生姜、大枣为异功散)) 人参切,去芦 茯苓去皮 白术 陈皮制 甘草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两个,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量多少与之。功用:温中和气。主治:吐泻,不思乳食。凡川讥虚冷病,先与数服,坩助其气。 说明:异功散功效与四君子汤基本相同。惟陈皮理气和胃,姜枣调脾胃,和营卫。是方重视胃气,以裕营卫生化之源,其功更著。,四君子汤化裁方,(2)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若中气

16、虚寒假热,误服寒凉克伐,以致四肢发热,口干舌燥,呕吐,此因寒气隔阳于外,须更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色白等。 说明: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化痰,成为六君子汤,既消且补,属于通补之剂,用于气虚生湿,脾虚生痰者,最为相宜。,四君子汤化裁方,(3)香砂六君子汤 (古今名医方论卷一)(六君子汤+木香,砂仁) 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七分 陈皮八分 半夏一钱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右(上)生姜二钱,水煎服。功用:健脾益气,和胃理气。主治:气虚肿满,痰饮结聚,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脘腹胀满或疼痛,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症。 说明: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理气止痛,即是香砂六君子汤,常用于虚寒胃痛或脾虚泄泻。,四君子汤化裁方,(4)保元汤 (痘疹全书博爱心鉴,录自景岳全书痘疹诠古方四君子汤去苓术+黄芪肉桂) 人参二三钱 炙甘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