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建筑考察报告范文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7085986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建筑考察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X年建筑考察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X年建筑考察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X年建筑考察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X年建筑考察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建筑考察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建筑考察报告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考察报告范文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 XX 年 7 月 3 日至 13 日在南京、 苏州、上海等地进行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 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 略建筑艺术的魅力。我们把艺术的享受掺和于日常生活之中, 并在所有的用品、衣着乃至食品中引入了美工设计,然而, 我们周围的建筑,建筑的艺术的渊源却很少为人所察觉。所 以了解建筑并发扬是我们必须做的。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了解一般商业与民用建筑的设 计协调 ;了解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分类及功能作用等;了解建筑物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设计手法 ; 了解城市总体与 建筑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2、领域的 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逛游古董金陵,感受千年文化记南京建筑调研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 “六朝古都”之称。古老身后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们。 7 月 3 日晚,我们乘坐火车向南京古城进发,一路上的欢声笑语 掩饰不住我们激动的心情。7 月 4 日我们先去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它是为纪 念 1937 年 12 月 13 日我国 30 万同胞而设计修建的。该馆注 重以灰白色大理石为主要建筑基调的体现,构成了一部由石 头垒成的史书,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在环境建设上,突出 渲染了南京大屠杀的主题氛围。7月 5日我们瞻仰了伟人陵墓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 筑,坐北朝南, 岗峦前列,

3、 屏障后峙, 气势磅礴, 雄伟壮观 其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 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墓地全局呈 警钟 形图案,我们在通往后花园的途中认真的 研究了设计者的设计构思 (展示图 )。7月 6日,来到南京城,我们仰慕他的千年文化,瞻仰 烈士遗迹,走进这庄严的圣地,我们不敢高声语,恐惊圣贤 魂,认真的拜读雨花台的每一个展厅,展图。在庄严的烈士 陵园我们感受着千年文化的凝重,但在东南大学我们却能看 到千年文化的积淀,树枝的庞大,建筑的古老无不彰显着南 京城的过去,内涵。7 月 7 日,在南京的最后一天我们再次认真的领略南京 夫子庙文化。入口的古

4、牌坊,高挂的状元楼,深深地乌衣 巷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姓家”。热闹的秦淮河畔,繁华的夫子庙会,夹杂着现代的 大都市气息,显得热闹非凡。对于南京,我认为不仅雄伟的建筑能代表它的巨大发展, 古老的亭台楼榭也不能全部象征它的千年文明,然而恰恰是 因为那路旁的古老的法国泡桐,以平和却坚定的姿态完美地 嵌入了这个城市,仿佛也要为证明这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 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夜晚在路灯的照耀下,树木投下斑 驳的影子,将两旁的院落烘托出一种深宅大院的幽深氛围, 会给我们一份走在历史中的错觉,仿佛几千年的夕阳野草, 桨声灯影,都沉淀在身边一片片暗夜里的绿叶中。追寻城市足迹,踏访

5、世界名园记苏州建筑调研 苏州,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 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是全国首批 24 个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隋文帝开皇九年 (公元 589 年)始定名为 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这里素来以山水 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 林甲江南”的美称。 7 月 8 日中午,我们乘坐大巴奔赴姑苏 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队员们主要以实地 考察、口头调查、走访当地群众、游客及相关名胜等形式展 开对姑苏城的城市发展足迹进行了调研。我们咨询了当地的 游客,旅店的服务生等,他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苏州城的发 展历史以及现存的世

6、界名园,并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介绍了 有关古城保护,发展问题举出了许多实例。7月 8日我们便拜访了寒山寺、枫桥、玄妙观,城隍庙等地,看到了他们保留的建筑形式、 存在状态及其周围环境。并和我们的队友做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7 月 9 日队员们赶往苏州博物馆,忠王府 (太平天国 ),拙政园等地区,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对这几个现代建筑与古建 筑,园林景区等不同风格建筑的紧密结合行深入考察。我们 认真而又细致地对现场进行分析。现代设计与古建的相互融 合,特色建筑与拙政园的相互借景也正符合了中国园林的精 髓。接下来,从总体布局和单一园区的规划布局进行详细的 了解和分析。在整体布局上,苏州博物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

7、紧邻的 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博物馆 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 相互映衬,十分和谐。而博物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 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 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 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苏州博物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为充 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 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 米之内 ; 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 16 米。“修旧如旧”的 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 建筑

8、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 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忠王府的主体即中路的官署,是按太平天国规制修建的。 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照墙、大门、仪门、正殿、后堂、 后殿等,纵深约 140 米。忠王府大门面阔三间米,进深 10 米,原为单檐歇山,后改硬山顶。前后檐柱上置阑额枋,架 平板枋,施三参单昂斗拱,承檐桁,架抹角梁,置斗拱,托 下金桁, 承角梁。 拙政园全园占地 78 亩( 另有资料显示为 62 亩) ,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内部现有的建筑, 大多是清咸丰十年所建。拙政园的中部是主景区,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 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

9、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 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 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原为“补园” ,其水面迂回,布 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东部原称“归田园居” ,因归 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 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7月 10日我们走进了苏州市现代步行街观前街, 详细了 解现代城市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对苏州丝绸进行了简单的了 解和询问。苏州之行,让我们受益匪浅,使得我们从根本上提高了对苏州的认识,对城市的足迹有据可循,有据可依。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对自己的专业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 寻现代城市,览世博名园记上海建筑

10、调研21 世纪的上海, 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 东方明珠电视 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无一不 描绘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 21 世纪的上海, 光荣与梦想 在这里汇合,上海世博会、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城市 规划馆,无一不张扬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新世纪的 上海已俨然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标本。7月 11日上午,我们不辞劳苦,自姑苏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 上海。当天下午我们就直接奔赴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以及 外滩,豫园等地对当地的建筑形式、及其周围环境做了详细 的查看和资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香山饭店,东方明珠以及 上海国际金融会议中心等建筑。在黄浦江的两岸

11、建筑形成鲜 明的对比, 一边是欧式的保留建筑, 现在大多是大型的银行。 而对面则是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体现了当代大城市的雄伟 气魄与雄厚的实力。晚上队员们在一起讨论并对当天的情况 进行了总结。7月 12日,我们在早上六点就乘坐地铁到达世博园的五 号门口的售票处,在这里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国家 馆,它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充分表现出了“东 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 与气质。接着队员们开始了又一天的探索之旅。我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特色,从整体上把握了 世博园区的规划布局情况,然后,再排队等候进入部分展馆 内部参观。其中我们的队员在俄罗斯展馆内部看到了

12、俄罗斯 的小朋友 (城市未来的主人 ) 对他们自己的未来城市的向往 和憧憬的展现,美国馆则以几部不同的影片展现出他们参与 世博的独特方式,展馆独特的造型,展示了美国城市的未 来接下来,我们乘坐渡轮到达浦西园区,首先探索了城市 足迹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世界城市的发展历史,看到了 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里面的每一项布局都那么的形象逼真, 其中把最原始的城市的形态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放在馆中, 为了探索城市的起源和未来城市的发展情况,我们分别走访 了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和城市未来馆。在晚上十点时我们 才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好不情愿的离开了世博园区。上海之行,不仅让我们更进一步的看到了大城市的发展, 同时

13、通过世博会也让我们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形式及发 展状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在课本中追寻到城市的足迹, 从世博中感受到城市的发展。此次参观实习活动即将结束,同学们不辞劳苦,任劳任 怨,辗转从南京到苏州再到上海的十天探索之旅, 时间虽短, 但达到了开阔眼界、补充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重 目的。对我们的专业学习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对我们的设计观念也是一种启发这次建筑参观实习短短十天,但我所想所见所感比之前 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要多的多。而且沿途不断的跟同学讨论, 交换想法,收获极大。查看更多:建筑企业改革发展学习考察报告无锡古建筑考察总结报告考察建筑渣土管理考察报告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徐汇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个人考察 报告建设部赴美国、加拿大建筑市场监管考察报告加拿大建筑管理情况考察报告建设部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考察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