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707663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X年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X年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X年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X年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一、学校背景分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办学水平,结合 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 XX2014 年校长三年任期目标责任书。娄店乡小学现有小学教学班 5 个,在校学生 149 人,教师 11 名,学历合 格率 100%。在职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 87.9%,四十五岁以下教师 9 人,小学 高级教师 3 人,省级骨干教师 1 人,县级骨干教师 2 人。学校领导班子团结、 民主、务实、创新,教师善教、乐学、敬业、奉献。“自律、善思、勤奋、博 学”的学风、“博爱、求实、协作、奉献”的教风、“和谐发展、质量兴校、 办特色农村教育”的办学思路,已确立并已逐步实施

2、。曾荣获娄店乡安全管理 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为我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坚定的基础。但是,我校教育还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办学 条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房屋破旧,仍有 d 级危房存在,一些专用功 能室缺乏,无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电子备课室、师生图书阅览室、实验 室、美术室、体育保管室、广播室、多媒体教室等,学生学习桌椅等条件简 陋;饮用水不达标,厕所蹲位不够且露天,电线老化安装不规范,教室门窗 破损,安装不全,学生活动器材缺乏,村小规模小,班额少,设备差。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急需提高,村小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历结构不合理, 学科不配套,部分教师应对当前

3、新课程缺乏创新意识,学校实际教师数与编制 数存在缺口,部分学科未配备(如体育)专职教师。缺乏有影响的名师。教师 的教育观念、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与所承担的重任不完全适应。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在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追求创新和突破。 因此,我校教育应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的奋斗目标,转变观念,依法治校、特色 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创新办校。二、任期主要指标(一)打造一支和谐、创新、务实、廉洁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教育观念 新、工作作风实、人际关系和、教学业绩优的教师队伍。(二)巩固生源,确保生源地 6 周岁儿童入学率保持 95%。(三)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三年内, 45 岁以下教师 100%达到专科

4、学历, 25%以上达到本科学历。(四)完善教学设施,尽量配备教育教学功能室和师生活动场所、标准配 置教学仪器设备。(五)优化育人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六)提升育人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合 格率达 85%以上,体育合格标准达标率 90%,学生近视,新发病率 3%以下。学 校教学质量在全乡评比进入第一梯队(前五名)(七)努力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三、任期具体目标和措施(一)办学水平提升方面1、稳定学校发展规模,保住生源。保证本地生源入学,通过教育良好口碑的影响,吸引进城就读及进入私立 学校的孩子返校,确保在校学生数三年内均

5、保持稳定。2、每年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占位稳步上升。XX年质量评估进入全乡小学前十名;XX年质量评估进入全乡小学前五名;2014年教育教学综合评估进入全乡前五名3、巩固已有办学成果,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有益的活动。积 极参加各种创建活动。4、加强学习,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区、市内名校的经验,努力塑造学校的 外部形象,进一步扩大学校知名度,充分利用“帮扶”条件,力争将学校办成 社会各界信任的放心学校。(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1、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倡导教师高尚人格修养,确保教职 工违法犯罪事件为零。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及因学校管理不当引起的上访事件的 发生。2、加大教师在职培养,

6、确保专职教师学历达标率达 100%,本科学历达 25%。3、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名班主任工程”每年度培养县级骨干教师12名,校优秀青年教师 24 名,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12 名,校优秀班 主任24名。三年内培养县级学科带头人 3-5 名。4、确保三年内 30%左右的教师有综合学科的教学能力。XX年春季制定实施计划在数学、英语科试行实施培养2名。XX秋-XX年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5、确保三年内所有教师能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6、建立教师研讨制度,抓好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教科研水平。鼓励教师自主或协作研究,申报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力争三年内30%以上教师科研论文获

7、市级奖励。三)德育工作方面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 的若干意见,加强法制教育,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确保不出现重大责任事 故。2、以节日庆典为契机,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3、抓好二项基本建设,一是加强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具有智慧教育 理念的校园和班级文化特色,成立专门的宣传组,负责学校的出刊、公示牌、 标语的布置、更换、定期举行班刊校刊评比活动。4、完善学校学生评比活动,继续开展“小红花工程”,调动学生自我进步 提高的积极性。5、强化升旗集会的教育功能,坚持每周一国旗下讲话。重点抓好爱国主义 和民族精神教育 ,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8、,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并使之与学生生活 实际相结合。6、继续开展好“第二课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始终把“活 动”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四)教学工作方面1、落实科组教研活动计划,严把备、讲、批、辅、考等环节质量关,深入 听课、评课。2、以全面负责的精神,不厌其烦的韧劲,提高优生率和合格率。3、严格监控单元测评,特别是学困生的成绩,根据教师的卷面分析,学情 分析,做好督导和措施落实工作。4、落实学生作业规范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传承中华书法 艺术5、落实学科教学计划,做好督导工作,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不断增 强学生艺术素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五)教科研工作方面1、积

9、极鼓励教师开展好继续教育学习,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2、持续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及教育教学反思制度。3、确保 XX2014 三个学年度 40%左右的教师有教科研成果(论文、案 例、实验报告、电子课件等)。(六)学校管理方面1、严格实行中心校、村小教师合理流动制度。2、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加强学习,继续推行教师量化考核,逐步形成 一套有效管理考核的运行机制。3、建设规范的学校决策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构,确立“以人为本” 的现代管理意识,构建现代管理的运作机制,建立“和谐教育”管理体系。确 保每年度班子成员的形象测评,教职工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三年至少达 90%, 校长评议满意率三年力争达 95%

10、。学校年度目标考核逐年攀升, 2014 年进入前 五4、加强同学生家长的联系,虚心接受群众对学校建设和管理所提建议。5、XX 2014三学年度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教研制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和教师奖励绩效细则等规章。(七)校园建设硬件方面1、XXX学年度:(1)、加强校园绿化、美化,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2)完成房顶、墙壁的改造,完成厕所加固、改水工程,改善师生用厕、饮水 条件。 3、校园坑洼平整。2、XX-XX学年度:(1)、完成电路改造,消除用电上的不安全隐患。( 2)利用有限教室,专用功能室合理设置,改善教学、办公条件。3、XX- XX学年度:争取上级支持,完善体音美器械,争

11、取校园硬化工程、厕所改造工程,争取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设备。校园文化方面1、利用有限的公用经费,因地制宜,建设好学校文化墙、古诗词长廊、读 书角,让学校一草一木会说话,校园处处皆育人。2、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上好地方教材课程, XX年创“古诗词诵读”特 色学校。(八)办学特色方面学校特色就是学校的名片、品牌,学校特色就是学校生存的出路。我校是一所成包围之势的农村学校,学校硬件落后,未来属于撤并学校, 这既是优势又是劣势,稍有不慎,即可走入自然消亡。所以我们彰显办学特 色,是学校生存的精髓所在。1、抓好、抓实学科教学质量,站好教学质量在全乡评估中的位置,以质量 谋求生存。2、校园育人、环境育人。打造

12、优美的教育环境,优质的生活环境。3、特色教育出成果。让学生人人能吟诵经典古诗词,个个能写规范字。4、加强社会宣传,用教育教学质量说话,积极营造良好教育形象。九)财务后勤、安全工作方面1、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到位(1)管理利用好现有资源,凡学校资产必须进入资产账。专人管理,严格 借还、赔偿制度,易耗品报销审核制度。(2)量入为出,增购图书、体音美器材及教学器具。2、学校尽量不产生新的债务。3、规范财务管理 ,做到严格按预算开支 , 民主理财 , 精打细算 , 厉行节约 , 杜 绝一切违纪违规行为。严格执行一只笔审批,多只笔审核,力求每一分钱都用 在刀刃上。报账员账务必须做到日清月结,账务清楚。4、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综合治理。确保校舍、校园周边环境,食品、学生 交通的安全,确保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