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7073422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X年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X年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X年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X年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践有着诸多的含义,经典的观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 含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及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本文是小编 精心编辑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的,希望能帮助到你!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篇一感恩是一种人生的新知,它使你明白善恶与美丑;感恩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它昭示着 乐观的人生;感恩是给予者最好的报答。回首过去,我们走 得辛苦而快乐,我们过得充实而美好。我们流过泪,却也伴 着会心的微笑;我们踏着荆棘,去卩也嗅得万里花香!回首着 校园的一草一木,到处都记载着我们的点点滴滴。回忆就是 这样,像漫山遍野在微风中轻舞的丁香,圣洁中流露着哀伤,摇曳却略显静谧。母校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如此,虽然扉页上 有过烦恼和

2、不顺,但结语上却写满了欣喜与感恩。作为一名在母校辛苦培养下而迈入大学殿堂的学子来 说,母校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能忘记的地方,那里有我们最纯 真的回忆,有我们为考大学而寒窗苦读的画面。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乡情,悠悠母校恩,莘莘学子心。母校,这个让无数 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学子的心中永远是那最神圣的一角。 重回母校怀抱,回忆往昔,重温师生情、共话同窗谊。母校 培养了我们,从大学回到家乡然后回访母校,这任务不仅给 我们重温母校的感觉,而且让我们回忆过去的寒窗苦读和与 老师、同学的点点滴滴,这些回忆曾经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始建于 1938 年,为当时县立宿山中学。伴随着历史的沧桑,

3、先后易名为宿羊山民办中学、 宿羊山初级中学、宿羊山中学。 1989 年实现初高中分离,成 为邳县第一所高级中学。 1996 年验收为徐州市合格高中, 1998 年 8 月验收命名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XX 年 11 月顺利转 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 。学校先后获得 “邳州市名校” 、“徐州市安全文明示范校” “淮海经济区十佳中学” 、“徐州市文明位” 、“江苏省招飞工 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徐州市模范学校” 、 “徐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学校现设新老两个校区,总占地 420 余亩,新校区三山 环抱,一水绕足, 宿羊山老校区。钟灵毓秀,人文深厚。 现建有现代化高标准的

4、教育教学设施,配有专用的多媒体教 室、课外活动室、微机室,学校还建有能承担大型竞赛项目 的 400 米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学校现有 68 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 4600 多名, 260 名专任教师中,中高级职称 120 余人,市、县级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学科中心组成员 50 余人,师资力 量雄厚。学校一向以“严明的纪律、规范的管理、安全的环境、优良的质量”享誉邳州。近年来办学 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连年攀升,高考成绩稳居“邳州市 运中第一、宿羊山高中第二”的地位,稳居徐州市 30 所三星级高中首位。XX年高考,我校本科资格过线人数878人,其中文考二本本科上线 382 人;单科

5、优分率、 宿羊山新校 区均分、本科上线率在徐州市属 36 所省三星级以上高级中 学中稳居前列;其中,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在邳州市居第 一名;学校综合排名跃居徐州市 36 所省三星级以上高级中 学前 10 位。受到邳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发的 贺电表彰。作为从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走出来的大学生,我们在 两年多的大学生活中学到了很多,从初中时代的学习生活到 高考志愿的选择到大学的两年半,我们经历了高低起落,有 经验有教训,有欢喜有悲伤,有顿悟也有迷茫;这些东西我 们都想和学弟学妹分享。希望我们的经验教训能让他们在成 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也希望我们的感受能引起他们自己的 分析与思考。因此,这

6、次“回访母校,拜访恩师”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们机会。回访母校实践总结。满怀兴奋,我踏上了母校回访之行。来到邳中,看到曾 经熟悉的学校,一草一木,令我们感慨万千。再回到母校, 身上早没有了努力学习的那份紧张,多了一份轻松与自在。 我散步在校园里,踏着青青的石板路,走过每一个熟悉的角 落,重新坐到亲切的桌椅旁, 想到初中高中那段 “峥嵘岁月” 。 如今卸去升学的烦忧,难得有机会“冷眼旁观”了。我们曾 在这里寒窗三载,时光匆匆,转眼又将是一个三载。饱含着 对母校的满腔思念,我们重温了当年老师的亲切和蔼,再度 踏遍母校的每一寸土地,凝视着校园中匆忙而略带疲惫的身 影,这熟悉的身影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昨天

7、。带着浓浓的情,我们为学弟学妹送去关怀和帮助,期望 通过我们微薄的努力为学弟学妹们解答疑惑、提供帮助。老 师的热情,学校的支持,学弟学妹的信任,令我们身在寒冬, 胜似暖春,股股热流温存地在心间流淌。再次看到学弟学妹 们,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为梦想执着的努力,却也少不了 有学习上的困惑和挫折。当我还是邳中的一名学生的时候, 我也亲身感受着老师同学互动的气氛,亲身体验过为坚持自 己的观点而和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当喜欢睡懒觉的人们还 沉醉在梦乡时,我们已经坐在教室里开始了一天的奋斗,朗 朗的读书声声声悦耳。学弟学妹书桌上厚厚的书本,让我想 起当初我们也是同样埋头苦读,为成绩不知疲倦。老师们还是那么默

8、默地付出,然而,在他们转身的那一 瞬间我猛地发现了他们的背影已经少了往昔的那份青春,更 多了一份疲惫和劳累,但,风采依旧还在。因为缘分,我有 机会受教于邳中的老师,那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对学生的关 怀,笔尖流淌的批语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孜孜不倦的精神。他 们给予了我终生难忘的关怀,不论是学习、生活,还是自身 的成长, 在学校的日子,我就在这样一些可爱的老师的教 导下,努力的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我离开了母校,但回想起来我依然心存感激。我一 直在想用什么词语能最形象的形容我们的母校,有人说是母 亲,有人说它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等等,我想这些都是正 确的,母校,不仅是母亲,是精神家园,更是我们一辈子

9、“停 泊”的港湾,是我们共同的家。母校,还记得还有很多很多, 每一个回忆溶着我喜怒哀乐的痕迹,都有同您一起经历的风 风雨雨,三年的生活,我以我身为笔,以您为布,以喜怒哀 乐为色彩,绘出一幅画,这也是我绘得最好的一幅,也只有 您和我一起分享。虽然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大半,但是,对高中母校那份深深的感情依旧留存在我的心中,我想,一年之后,当我即 将离开我的又一个母校一一江南大学的时候,我的感情,将 会更加的浓烈,我将会更加难以割舍,与我的四年荣辱与共 的我的大学,在无锡这片土地上,注定会留下我一生中最最 难忘的回忆,就像我走出高中的那一刻,对于这片由陌生到熟 悉的土地,我更加珍惜与她的点点滴滴,母校

10、,注定会成为 我们一生中魂牵梦萦之所。宣传母校的实践总结篇二时光荏苒,转眼间离开母校已经一个学期了,蓦然回首,才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回首 往日在母校的点点滴滴,还依然记忆犹新;回首往日在母校 的生活,还依然历历在目。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感触挺深的。放假后回到 家里,对曾经的高中生活很怀念。过完年之后,我和一些同 学一起回到了高中时的母校。离母校的大门越近,回忆被拉 扯出来的越多。我怀着复杂的心情重回母校,说复杂,是因为那心情里 既充满着亲切与自豪,又包含着些许的忐忑。走进母校后, 校园的气氛依旧是那么的清新优雅,一下子感觉特别熟悉。 看到校园的风景依旧,一种默然的熟悉感涌入心头,走在曾 经

11、走过三年的路,心中不免想起了高中的生活。我们一行人 陶醉在这样美好的风景中,但还不忘本次回访母校的目的 找曾经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由于到学校的时候正在上课, 我们只好一个一个班级去找。来到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这儿,感觉老师还是一样的亲切, 一样的和蔼可亲。我先去了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他不顾繁 忙,拉着我坐下来询问我的大学生活情况, 这让我很是感动 我向他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现在的生活,谈到了大学的学习方 式、生活方式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中学时代的差异,并针 对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难,如沟通能力有一定欠缺、时间安排 不是很合理等,向老师寻求帮助。他 / 她认真而亲切地劝告 我多与各种层次的人交往,并要学会舍

12、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又鼓励我要把自己打造得更加自信,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这使我受益匪浅。在得知了我的寒假实践活动计划之后,老 师热心地帮我联系了教务处的老师。之后我又去看望了高中 时的各位任课老师,谈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完成此次回 访母校的任务后,不忘与过去的老师道别,拍摄一些校园的 照片回去留作纪念。之后的行程我已经有了打算。我们并不 打算直接回家,因为这次回访母校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找到曾 经的老师。还有值得找的人就是曾经的同学一一如今的高复 生。趁着上课时间,我们在校园里找了一会,找到了以前的 同学。等到他们下课之后,我们就和他们说起了大学的生活, 大学里经历的点点滴滴,和他们都叙述了一

13、遍。从高中时代 的学习生活到高考志愿的选择再到大学的半年,我经历了高 低起落,有经验有教训,有欢喜有悲伤,有顿悟也有迷茫。 这些我都想与他们分享。希望我的经验教训能让他们在高复 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也希望我的感受能引起他们自己的分析 与思考。他们也向我们抱怨高三的生活。 抱怨着临考的压力, 抱怨着繁多的作业,抱怨着漫长的上课时间。在交流中,相 信我也能对自己,对未来有一个更深入的思考。在离开母校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自豪,那里面有完成 了任务的轻松感,也有为母校做出了贡献的成就感。我的这 次实践活动,到此就算完成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以及 在众多人面前讲话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到了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知识;但仍存在着时间安排及交流等一些方面的不足,这是需要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所注意和纠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