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063285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南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西南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西南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西南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949年10月24日,美国前驻沈阳总领事瓦尔德,由于从事间谍活动,被中国专政机关逮捕。美国曾以它的外交官被捕为由,给新中国施加压力,封锁了从上海到华北的海上运输线。但新中国坚决依据自己的法律予以处理。11月21日,瓦尔德被判6个月徒刑,12月7日,被驱逐出境。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A另起炉灶B一边倒C不结盟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断绝与国民党当局的外交关系。同时又保留台湾领事馆,还在联合国就中国代表权问题表决

2、时投弃权票。50年代中英建交()A是中英两国利益协调的产物B是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重要因素C促进了中欧外交关系的缓和D完美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与此同时,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 ()A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B是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尝试C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 D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42017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指出:“中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

3、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我国()A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B极力推行多边外交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D积极谋求睦邻友好5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日邦交正常化 D苏联的实力超过了美国6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

4、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7肯尼迪在国内政策方面提出了众多计划,如: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保护和发展天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等。但这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大都遭到了来自国会的重重阻碍,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据此可知美国()A政府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B分权制衡受到冲击C缩减福利促进了科技发展D国家垄断深入发展8“经济全球化呼唤全球的共同参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集团完全有可能成为多极化进程中的必然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

5、多极化不应也不可能再重复历史上曾经形成的仅由几个大国主导,并以牺牲中小国家利益为特征的所谓均势。”这反映了多极化的实质是()A强国意志和模式的输出B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C世界力量对比的均势化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9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由此可以看出()A我国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C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D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利用10“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

6、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小农经济的停滞性B经济体制的稳定性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欧洲经济后来居上11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这些农谚()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B没有科学可信性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D源于农民的无知12清代福建农村家族在遗产继承中既有保障嫡长子特权的“抽长制”,又有照顾老年人、妇女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种继承制度()A有利于维护农村家族的和谐稳定B造成家族地权不断集中C说明清代社

7、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D导致宗法制愈来愈巩固13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A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B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C民生问题被长期的忽视D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14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15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

8、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16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17唐律规定: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这一规定表明当时唐朝()A没有出现夜市B严格控制商业发展C市坊界线分明D城市经济异常繁荣18明初,景德镇制瓷业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很快衰落下去。到清代,官窑仅6座,民窑的规模和产量远胜官窑。这反映出景德镇制瓷业中()A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落后B雇佣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C

9、官私手工业的地位发生变化D民营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19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源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C对外贸易的繁荣D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20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A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D 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

10、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 (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5分) 2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宫城正南门宣德门前的南北向大街称为御街、天街,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尤以夜市著名,营业“直至三更”。城内著名的“酒楼”,有马行街东货行巷的丰乐楼

11、;此外,“州(指内城)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等等,“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发展的

12、特点?(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城市发展的因素?(6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邑(婺源)习俗每喜远商异地,岂果轻弃其乡哉!亦以山多田寡,耕种为难,而苦志读书者又不可多得。是以挟谋生之策,成远游之风,南北东西,本难悉数,而始而经商继而遂家者,则有迁清江浦、湖南、广西、成都、金陵、繁昌、桐城、蔡田等处。 婺源碴煌洪氏统宗谱卷59 材料二 晋商把经营过程中发生业务往来的商号之间的联系称为“相与”,这种“相与”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以信誉为基础的。大盛魁商号与天亨玉商号是“相与”,平时两家在生意上就互相扶持和关照。当天亨玉的东家将要破产时,便登门求大盛魁拉一把。

13、大盛魁慷慨借银数万两,帮助天亨玉。后来,当大盛魁也面临困境时,天亨永也回报以鼎力支持。 闻名全国的渠家“旺财主”渠源浈是乔家的女婿,乔俊山的妻子则是当过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外甥女。乔家通过婚姻与其他家族组建了关系复杂的社会网络,他们在政治上相互依存,在经济上相互支持,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路康晋商的群体精神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婺源徽商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商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6分)答案1A【解析】材料中“美国曾以它的外交官被捕为由,给新中国施加压力,但新中国坚决依据自己的法律予以处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原来国民政府与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体现了“另起炉灶”的外交原则,故A项正确;一边倒指的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不结盟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故D项错误。2A【解析】“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断绝与国民党当局的外交关系。同时又保留台湾领事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