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措施学习学习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06239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7.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技术措施学习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技术措施学习学习资料(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第三部分建筑设计(2、3、4、5、8章节),全国民用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自2003年出版实施至今已经6年,期间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建筑设计规范也在不断修改、改进,原有的设计技术措施已经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帮助和指导设计人员的实际工作,建设部从2006年发布公函,指示进行技术措施的修编工作。2007年末至今,这项工作有序而紧张的进行当中,参与编制的有47个单位、200多名专家,近日将要出版发行。全国工程设计标准协会组织本次学习、研讨。,编制原则:积极推进建筑工程的技术进步突出节能环

2、保强调实用性方便设计人员使用系统全面(由于编制内容尚未全部定稿,本次讲座主要与大家共同研讨,将来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技措总目录:第一部分规划总平面设计1总则2基地总平面竖向设计道路及停车场广场商业步行区及室外活动运动场管线综合附录,第三部分建筑设计1总则基本规定地下室墙体幕墙采光顶室内工程设计屋面楼梯、台阶、坡道,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门窗其他部位厨房卫生间建筑无障碍设计设备用房附录,本次讲课目录:第三部分建筑设计2基本规定地下室墙体幕墙、采光顶8楼梯台阶坡道,2基本规定:2.1一般规定2.2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的基本要求2.3民用建筑分类及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划分2.4建筑面积计算2.5房间

3、合理使用人数及无标定人数的房间疏散人数的确定2.6层高和室内净高2.7室内环境2.8安全防范2.9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及绿色建筑评价,2.1一般规定我国关于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适用、经济、美观在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执行关于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是周恩来总理提出的: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情况下注意美观。两个基本观点:1.适用是第一位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2.经济是必须贯彻的,要做技术经济多方案的比较;一个改变的观点:从“在可能的情况下注意美观”变为“注意美观”。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政策外,尚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

4、、标准的规定。2设计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法规和规划条件的要求,并应满足消防、人防、市政、交通、环保、卫生、电信、邮政等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3建筑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并结合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俗等因素,合理确定建筑平、立、剖面及结构选型。4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构件的标准化,同时要兼顾建筑形式的多样化。5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抗震防灾、防火、防空、卫生防疫等各项安全措施,并满足安全使用和安全防范的基本要求。6民用建筑应进行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老年人及生活不便者提供无障碍的生活、工作环境。7建筑风格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历史文脉与景观的连续性。8根据建筑地域情

5、况和使用性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9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建筑上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2.1.2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2.1.3提倡建筑智能化,将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优化组合为一体。,2.2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的基本要求,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的基本要求,2.3民用建筑分类及建筑工程设计等级划分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注: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13层为低层住宅:46为多层住宅:7

6、9为低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按设计使用年限分类,按工程规模分类注:话剧、戏曲剧场不宜超过1200座,歌舞剧场不宜超过1800座,单独的托儿所不宜超过5个班。,按建筑防火分类注: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按工程设计等级分类注: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2.4建筑面积计算明确以下计算原则:1.层高2.20m(含2.20m)以上按实际面积全部计算,不足2.20m按1/2面积计算。包括:局部楼层建筑顶部的楼电梯间、水箱间、机房间地下室吊脚下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回廊、架空走廊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沿廊舞台控制室书库、仓库、车库等库房2.净高2.10m以上按

7、实际面积全部计算,在1.20m2.10m按1/2面积计算,不足1.20m不计面积。包括:坡屋顶内空间场馆看台3.按1/2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有顶盖没有维护结构的挑廊或架空走廊,体育或露天剧场看台,有顶盖的室外楼梯(当顶层无顶盖,顶层不计面积)净宽超过2.10m的雨篷,按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1/2计算(有柱、无柱均同)建筑阳台(无论凹、挑、封闭、不封闭)均按结构板水平投影面积1/2计算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4.有顶盖:有围护结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按其结构顶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5.倾斜墙面:外倾斜,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按底

8、板面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内倾斜,按坡屋面计算原则计算。6.幕墙建筑:有结构主墙,做装饰作用的幕墙不计算建筑面积;无结构主墙,起维护作用的幕墙,按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7.高低联跨建筑,应以高跨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外墙外保温,应按保温隔热层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变形缝,应按自然层合并在建筑物面积内计算;高低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跨面积内。8.下列项目不应计算面积:1)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夹层。3)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4)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5)

9、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的平台。6)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空调机外机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2.10m及以内的雨篷以及与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7)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和用于检修、消防等的室外钢楼梯、爬梯。8)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属于设备不计算建筑面积)。9)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有关房产测量面积的计算方法见本措施附录有关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见本措施附录,2.5无标定人数的房间及房间合理使用人数疏散人

10、数的确定无标定人数建筑类型:展览建筑、商场建筑、娱乐建筑、交通建筑无标定人数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步骤:1.根据建筑面积折算来确定相对合理的最多使用人数,或按照人员密度折算;2.根据人数计算安全疏散楼梯、走道及出口的总宽度,并根据建筑功能合理布置;注:1.本表依据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编制。2商场营业厅建筑面积值应乘以面积折算值,地上商场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场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公共建筑中如为多功能用途,各种场所有可能同时开放并使用同一出口时,在水平方向应按各部分使用人数叠加计算,在垂直方向应按楼层使用人数最多一层计算。使用人数无控制的公共建筑,应按可能最多人数计算安全出口的

11、宽度和数量。,各功能房间最小人均使用面积注:1.本表依据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编制。2本表为建筑正常使用情况下房间的合理使用人数,非消防疏散计算的最不利人数。,2.6层高和室内净高层高是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屋顶层由该层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坡顶的结构面层与外墙内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净高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底标高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当楼盖、屋盖的下悬构件或管道底面影响有效使用空间时,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构件下缘或管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各类房间室内净高(1),各类房间室内净高(2),各类房间室内净高(3),各

12、类房间室内净高(3)以上各表备注中局部最低处为有梁或管线时的取值,2.7室内环境建筑物各类用房应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等室内环境要求,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采光1.各类建筑采光标准应按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确定,采光设计时应进行采光系数的计算,并应以采光系数作为采光设计的数量指标。2.有效采光面积的规定:1)侧窗采光口离地面高度在0.8m以下的部分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2)紧邻侧窗采光口上部,有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外挑遮挡物,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3)侧窗对面遮挡物距窗的距离与窗对面遮挡物距假定工作面(取距地面0.8m)的平

13、均高度之比大于5时,采光口应全部计入有效采光面积,小于5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应进行挡光折减系数计算。4)顶部平天窗采光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侧面采光口面积的2.5倍计算。,各类主要用房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及最小窗地面积比注:1最小窗地面积比为估算值。2计算条件:1)类光气候区,非类光气候区的采光系数值应乘以相应地区的光气候系数K,光气候系数K值:0.85,0.90,1.00,1.10,1.20;2)普通玻璃单层铝窗;3)当为其他光气候区、其他类型窗采光时,最小窗地面积比应乘以相应的系数;,3.采光设计时,应采取下列减小窗眩光的措施:1)作业区应减少或避免直射阳光;2)工作人员的视觉背景不宜为窗口;3

14、)为降低窗亮度或减少天空视域,可采用室内外遮挡设施;4)窗框的内表面或窗周围的内墙面,宜采用浅色饰面。4.采光设计应注意光的方向性,避免对工作面产生遮挡和不利的阴影,如对于书写等工作面,天然光线应从左侧方向射入。通风建筑物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的形式。室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窗口或洞口,否则应设自然通风道或机械通风设施。当利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室内卫生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采用直接自然通风的空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各类主要用房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与地面面积比有关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通风问题:严寒地区住房、厨房、卫生间应设自然通风道或通风换气设施;无外窗的浴室和厕所应设机械通风换气设施

15、,并设排气道;厨房、卫生间门的下方应设进风固定百叶,或留有进风缝隙;自然通风道的位置宜设于窗户或进风口相对的一面;住宅中单朝向户型的户门宜设置通风小窗。,保温1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多获得热量减少热损失,冬季充分利用日照,建筑尽量避开当地冬季主导风向。2采暖的建筑物,体形宜规整,以减少建筑的外表面积。3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宜采用围护结构外保温技术。严寒地区的建筑物不应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其出入口应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不宜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其出入口宜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措施。4建筑物的外门窗应减少其缝隙长度,并采取密封措施,宜选用节能型外门窗。5严寒和寒冷

16、地区设置集中供暖的建筑物,其建筑热工和采暖设计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6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物的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空调1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2建筑物的体形应减少外表面积;3设置空气调节的房间应相对集中布置;4空气调节房间的外部门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和隔热性能的节能门窗;向阳的窗户宜设遮阳设施;5设置非中央空气调节设施的建筑物,应统一设计安装空调机的室外机位置,并使冷凝水有组织排水;6间歇使用的空气调节建筑,其外墙内侧和内墙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墙内侧和内墙宜采用热惰性好的重质材料;,隔热1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绿化环境、组织有效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隔热和设置建筑遮阳等综合措施;2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平面空间组织、立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3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应进行夏季隔热设计,表面宜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平屋顶宜采用屋顶绿化或架空屋面等隔热措施;4建筑物的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外墙和屋顶应根据不同气候区对建筑的要求,采取有效的遮阳和隔热措施,;5对于需采用遮阳措施的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