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060021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ppt(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认清违法危害,生活中法律的“雷区”随处可见2008年5月23日南方网报道:出于好玩和好奇,中山市小榄镇一名19岁青年对外群发短信,造谣称“6月中旬广东将有9.4级大地震,余震达3000多次”。短信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得知此消息后,中山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黄树安高度重视,要求立即破案。在市公安局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小榄镇分局民警经过缜密侦查,于5月20日晚上11时许在小榄镇将嫌疑人黄某抓获。经审查,黄某对散播谣言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他出于恶作剧的目的,从网上抄录有关大地震的言论,编造谣言,然后利用手机以短信群发的形式,分两次向他的朋

2、友散播,该青年将面临5到10天的治安拘留。,生活中法律的“雷区”随处可见新华网2008年5月22日报道: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举国哀悼。21日上午,网民们在发现一个女子在视频里辱骂四川地震长达4分40秒。视频中,这名女子因国务院规定19日至21日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而玩不了J5游戏,脚翘在桌子上,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断地辱骂灾区人民。该女子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网民愤怒,人肉引擎在此时发威,网友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该女子的信息: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以及她的QQ好友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等。,生活中法律的“雷区”随处可见2008年8月20日新京报报道:15日至17日三日内,北京警方查获2

3、76名倒卖奥运门票的“票贩子”,其中外籍人员37人,7人被行政拘留,18人被缩短在华停留期限,其他被批评教育。,大学生公交车为争座与孕妇发生冲突出狠招竟脚踢孕妇肚子,人民网天津视窗4月10日电和4月9日长江日报:4月7日中午,一名孕妇在武汉乘坐909公共汽车时,武汉工程大学一名大四女生为争座位,与该孕妇发生冲突。女大学生竟然出狠招,脚踢孕妇肚子,随后企图逃跑,孕妇阻止其逃跑时,该女生竟大喊“抢劫”。经医院检查,孕妇暂无大碍,但不排除此事引发胎儿流产的可能。,踢人者的行为在网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议,就以下观点发表你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观点一:这位大学生的行为是犯罪;观点

4、二:这位大学生踢人虽然不对,但孕妇暂无大碍,只是犯了个错,公安和学校不应处罚她;观点三:这位大学生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严肃处理是正确的。,公交车大学生为争座与孕妇发生冲突出狠招竟脚踢孕妇肚子,一名大四女生为争一个座位与孕妇发生口角争执后竟粗暴踢人,此行径警示着我们些什么问题?,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个问题,请大家看书并思考:(1)什么是违法行为?(2)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3)一般违法行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违法行为法律责任,议一议,社会上有人认为,一般违法行为,往往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为什么也要

5、受到制裁?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谈谈看法。,(一)违法无小事,乱穿马路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吗?为什么?,(一)违法无小事,(一)违法无小事,(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会有什么危害?,阅读教材第94页三组镜头,议一议:(1)你身边有类似事情发生吗?(2)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含义:危害性:了解的意义:分类,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有助于分清是非,自觉杜绝违法行为;有助于面对违法行为时维权。,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B.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C

6、.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D.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既然“违法无小事”,而小事又常常伴随在我们的身边,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故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要“防微杜渐”。,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抱有“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有错吗?查一查印发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怎样处罚的?,(三)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案例分析(一):,男子谎称有炸弹被行政拘留8天,西海都市报报道:2008年5月6日下午,武汉703路公交车驾驶员王勇在向万体馆方向行驶至虹梅路站时,一男青年在车下对他大喊:“你这辆车要爆炸的!”王勇迅速检查车厢内有无可疑物品,却也无异常,但此时该男子已无踪影。不过

7、仅隔一天,该男子再次出现并被王勇认出及报警,警方迅速赶到将他控制住。经调查,该名男子涉嫌欺诈,警方已对他作出行政拘留8天的处罚。,(三)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案例分析(二):,退票变炒票农妇受处罚,2008年2月1日下午5时,家住湖南长沙芙蓉区东岸乡东屯村的农妇涂小芝持买错了日期的两张2月2日长沙至上海的135次列车硬座车票(票价为177元张),来到长沙火车站售票厅准备退票。就在此时,两名排队买票的旅客前来询问火车票,她便准备以每张280元的高价将手中的票转让,经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以每张250元的价格成交。完成交易时,被广州铁路公安局长沙铁路公安处治安巡逻的铁路民警当场查获。民警收缴了两张

8、火车票,并以涂小芝倒卖火车票为由,依法将其治安拘留15天。,思考回答: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哪些?P98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罚款”和“行政拘留”分为哪些档次?,(三)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三)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阅读、讨论教材第97页中的案例(或以下案例),2006年04月18日人民网-江南时报:3月27日晚上9时许,16周岁的外地少年强子(化名)在镇江市某网吧门口采用借打手机的方式诈骗网友价值800余元的手机一只,警方通过监控于3月30日凌晨1时许将其抓获。经审查,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

9、处罚,但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予执行行政拘留。,思考回答,少年强子诈骗网友手机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但为什么不予执行行政拘留?警方对少年强子的此做法,是否意味着放任未成年人违法?,警方的做法,主要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考虑将对这些人今后成长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但又能通过对其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令其吸取教训防止再次违法,警方责令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强子严加管教及时予以矫治和正确引导,使其转变思想,走上正确人生道路,这并非意味着放任未成年人违法。对于70周岁以上的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则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年迈的人多身体较弱,若处以行政拘留,在自由被剥夺的情况下,有

10、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健康恶化或者其他隐患。对于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的规定,同样也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体现了我国立法保护妇女儿童的一贯立场,也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认清违法危害,课堂总结:(请同学们一句话概括本节课),浏览有关青少年法制

11、网,收集2个未成年人一般违法的案例。,课外作业:,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严重不良行为危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1.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二、杜绝不良行为,1.识别不良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方式,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1.识别不良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1

12、.应当遵循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原则;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原则;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原则;4.坚持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二、杜绝不良行为,1.识别不良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1.识别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经1999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二、杜绝不良行为,1.识别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二、杜绝不良行为,知道在适当的时候约束自己的人就是聪明的

13、人雨果,1.识别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二、杜绝不良行为,1.识别不良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2.筑起内心的防线,中职生要自觉守法,依法律己,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14、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防范,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杜绝不良行为,自觉矫治严重不良行为,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二、杜绝不良行为,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2.筑起内心的防线,不良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小错不断,就会酿成大错,小恶任其发展就

15、会酿成大恶。,从身上具有不良行为开始的,二、杜绝不良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发展为到违法行为,2.筑起内心的防线,某职校17岁学生赵佳在假期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并在他们的诱惑下多次参与赌博,还欠下了500多元的赌债。在这之后的三年内为了偿还赌债,多次聚众抢劫。人民法院认定赵佳犯了抢劫罪,依法判处死刑。行刑前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希望能以我的死唤起人们的良知,关心、爱护、教育好下一代,我奉劝千千万万的同龄人务必以我为戒,学法、懂法、守法、做合格公民,成为有用人才。”,知识运用:分析赵佳走上不归路案例,二、杜绝不良行为,列举杜绝不良行为的名言警句,大声朗读,品味感悟其中深刻含义。,生命也

16、许葬送在你忘记法律的一瞬间。,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火车要受轨道的约束,否则就要倾覆;飞机要受航线的约束,否则就要坠落;公民要受法纪的约束,否则就要堕落。,二、杜绝不良行为,品味名言,2.筑起内心的防线,16岁的侯建是北京海淀区某中学初三学生,小时候就经常模仿父亲吸烟。因为家远,父亲为他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却没想这成了侯建和同学一起吸烟酗酒的据点,一次,他和同学因为没钱买烟,就想去“切“点钱,结果将一青年刺成重伤而被判重刑。烟未买成反而葬送了青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教育专家孙学策有段顺口溜描述了未成年人吸烟的危害:“乳臭未干就吸烟,自命神气又新鲜,吸烟买烟需要钱,烟钱诱发偷抢骗,学坏抽烟是开端”。,【课后作业】,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什么,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有哪些危害,为何要受法律处罚?举例说明什么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2、黄赌毒有哪些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