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05928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堵塞/塞车讴歌/呕吐晕车/日晕蒙难/蒙蔽B请帖/碑帖脖颈/颈项颤抖/颤栗累赘/积累C攒集/积攒着落/着实拓片/开拓估量/测量D禁受/禁止爪牙/爪子龟缩/龟裂抹黑/抹杀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洗耳恭听。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

2、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明言(明智睿哲的话)方能经久传世。A与世长存B真知灼见C熠熠生辉 D洗耳恭听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以来,虽然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止,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依然繁重。B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自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受其深刻影响并创作。C在台湾作家李敖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了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后,乘船游览了西湖,观看了印象西湖。 D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打击盗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解析】A

3、“市场”后缺少“的工作”;B.“并创作”多余;C.缺少主语。【答案】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外来文化的到来,给自己的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有助于作家_,_ ,_ 。同样,外来文学的进入也毫无例外地影响着本民族作家的创作,因为外来文化的优质东西,将有助于作家_,_ 。因此,作家必须高度重视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提高自己作品的创新份量为本国文学带来新的审美思想和风格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创新中融入一种新的文化力量形成更完善的文化知识结构和更广阔的文化视野A. B. C. D. 【解析】答题思路是,先“文化”后“文学”。【答案】B二、本大题7小题

4、,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王英,字时彦,金鞂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

5、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祭葬,谥文安。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

6、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至,不识碑所 识:知道B赏花赋诗,礼接优渥 渥:深厚C英上疏待罪。宥不问 宥:宽恕D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居:居住【解析】居,应为“停留,过了”。【答案】D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帝察其慎密 毋俾前人独专其美B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 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C异日且以为己地 朕且用尔D因问以北伐事 以英奏,复给予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英“慎密”的一组是

7、(3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师旋,过李陵城沉诸河,还奏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A BC D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上阴刻有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争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

8、,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9断句和翻译。(共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英 端 凝 持 重 历 仕 四 朝 在 翰 林 四 十 馀 年 屡 为 会 试 考 官 朝 廷 制 作 多 出 其 手 四 方 求 铭 志 碑 记 者 不 绝 性 直 谅 好 规 人 过 三 杨 皆 不 喜 故 不 得 柄 用。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3分)译文:_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3分)译文:_宣宗即位后,王英回朝。这时海内平安,天子雅好文

9、章,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对他们的礼遇非常优厚。皇上曾对王英说:“洪武年间,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年,则有解缙、胡广。你要自勉,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太宗和仁宗实录修成后,王英被晋升为少詹事,被赐给麒麟带。母亲去世时,皇上特给予祭葬,遣宦官护送归乡。不久命他回来任职。正统元年(1436),命他侍奉经筵,总裁宣宗实录,晋升为礼部侍郎。八年命他处理礼部事务。浙江百姓染上瘟病,皇上派他到南镇祝祭。当时久旱,王英到后,下起大雨,百姓欢呼称他为侍郎雨。他七十岁时,一再请求退休,皇上不许。十二年,王英的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犯罪入狱,王英上疏待罪,皇上宽恕不问。第二年升他为南京礼部尚

10、书,使他能有闲逸。过了两年,他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赐给祭葬,谥号文安。王英端庄稳重,历仕四朝。他在翰林院四十余年,多次担任会试考官,朝廷制度多出于其手,四方来向他求铭文碑记的不断。他个性诚信正直,也好规劝别人的过失,三杨都不喜欢他,所以他不能掌大权。王裕后来积功升官为四川按察使。10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长相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指出。(3分)_ (2)请

11、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 曾子曰:“_,任重而道远。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十则)(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 (苏轼赤壁赋)(3)曲终收拨当心画,_。_,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4)箫鼓追随春社近,_。从今若许闲乘月,_。 (陆游游山西村)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历史剧与时代精神童道明历史剧与时代精神,这是个既奇妙又微妙的问题。郭沫若是个少有的执著于现实的倾向性诗人,

12、但作为剧作家的他,写的全是历史剧。历史的 “规定情境”反而给他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自由天地。“光明呀,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郭沫若在写这样的台词时,在相当程度上是“从自我出发”的。愤怒出诗人。在容易产生激愤的年月,容易产生历史剧。因为在这个时候,剧作家甚至觉得写历史剧比写现代戏更能表现时代精神。你说奇妙不奇妙。1941年希特勒德国向苏联发动了进攻,阿托尔斯泰立即着手创作历史剧伊凡雷帝。事后他说明了创作动机:“它是我对于侮辱我的祖国的德国人的回答。我把伊凡雷帝这个伟大的俄罗斯灵魂招来,是为了武装自己愤怒的良知。”三年困难时期的60年代初,曹禺和梅阡、于是之合作创作胆剑篇。在这前后,中

13、国剧坛出现了100多个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剧。这些“勾践戏”,是否也是众多的中国戏剧家对于撤走专家的赫鲁晓夫、带来天灾的老天爷的“集体回答”?借历史故事,抒今人情怀,这大概是历史剧的通例。所以文艺理论家卢纳察尔斯基给历史剧作出定性概括:“任何一部称作历史剧的文学作品,都是某种或是以历史事件为根据,或是以历史事件为借口的骊歌、抒情、自白,诗人所利用的,不过是历史的材料或历史的衣裳而已。”这就牵涉到我在文章开头提及的“微妙”二字。剧作家在历史的外衣下所吐露的“骊歌、抒情、自白”,如果剧作家本人不点明,往往是猜不透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扔下第一颗原子弹,布莱希特便构思改写伽利略传。布莱希特后来对改写剧本的动因作了说明:“原子时代在广岛揭幕了,对这位现代物理学奠基者的生平历史也有了新的认识。”什么“新的认识”?由现代物理学家对人类的背叛(布莱希特认为美国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背叛了人民和科学),联想到了伽利略在300年前的背叛由于吃不消皮肉之苦在宗教裁判所违心地放弃地动说。但更多的情况下,剧作家的思考更宽泛,而不是针对着某一种具体的现实而发的。不过,思考是绝对的。我们可以在一些历史剧名作中捕捉到这种迷人的“思考”。莎士比亚的查理二世被波林勃洛克推翻成了阶下囚之后,有一段独白:“我正在研究怎样可以把我所栖身的这座牢狱和整个的世界两相比较,可是因为这世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