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民2012年2月沈阳说课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058241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建民2012年2月沈阳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郭建民2012年2月沈阳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郭建民2012年2月沈阳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郭建民2012年2月沈阳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郭建民2012年2月沈阳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建民2012年2月沈阳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建民2012年2月沈阳说课讲解(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师大附中郭建民2012年2月(沈阳),从高考命题规律看2012年历史学科复习(下篇),依托高考试题,科学有效复习,1.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2.根据高考试题有效整合教材,3.根据高考试题培养学生能力,4.根据高考试题有效进行对接,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1.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教材仅是命题的背景和依托。,2.淡化历史结论,突出考查学生学习过程。,2008年宁夏卷第25题: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

2、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岳麓版第2版是“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人教版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人民版“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大象版“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3.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2010年全国(课标)文综卷第25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

3、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010年江苏卷第1题)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2009广东,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枊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王位继承制度B.分封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D.郡县制度,(2006上海,23)枊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

4、D.废除行省制,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4.强调重要概念的阐释。,2007年宁夏卷第35题: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石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A.保证城镇农副产品供应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产量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5.试题与答案呈现一定的开放性。,如2010年全国新课程卷第40(3)问中,阐述对恩格斯“历史前提”的认识和2011年新课程卷第41题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答案呈现开放的趋势。,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6.突出学科素养的考查。,2009年宁夏辽宁卷第35题: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

5、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010年全国卷第35题: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群殴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2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表明A.研

6、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一、根据高考试题研究命题趋势,7.命题视角体现新的史学观点。,(2000年全国,9)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2008全国卷,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二、根据高考试题有效整合教材,

7、1.根据高考试题准确定位教材在备考中的地位。,2.根据高考试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3.根据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确定教材的重点。,4.根据高考试题完整准确阐释教材重要概念。,5.根据高考试题宏观、微观结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6.根据高考试题正确处理选修与必修的关系。,根据高考试题准确定位教材在备考中的地位,1.教材不是备考的惟一资源。,2.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4.用考纲整合教材更科学。,3.教材是高考命题的背景与依托。,“因此,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加以整合,构建学科体系。”穆易宁: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历史教学,2005,4,根据高考试题

8、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2010年全国文综1第15题: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激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根据高考试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

9、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根据高考试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等。)(2)依据材料二,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等等。)(3)两则材料

10、反映的现象是否相矛盾?(不矛盾。材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城市的影响;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农村的影响有限。)(4)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从横向讲,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从纵向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启蒙运动案例,根据高考试题准确定位考纲要求,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考纲要求:启蒙运动,人教版教材,第7课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扩展,岳麓版教材,第14课理性之光理性时代的到来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扩展,人民版教材,专题六西

11、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三、启蒙运动呼唤民主和自由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启蒙,四、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卢梭对“理性”的质疑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2009江苏1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2004上海23)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2

12、009广东17)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A.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2008广东理基67)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A.君主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2008广东文基30)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2008海南10)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

13、与他最相思的启蒙思想家是A.洛克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2009海南1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根据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确定教材的主干知识和教学重点,必修I中第一单元政治史主要考点:A.历史概念和史实类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分封制、商鞅变法、“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B.历史线索和历史规律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线索和规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中

14、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趋势。,根据高考试题完整准确阐释教材重要概念。,2008年海南卷第22题: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新课程高考中重要概念,谥号、儒学、经学、佛学、理学、国学、阴阳、五行、楚歌、进士科、均田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市坊、草市、湘军、清末新军、民教冲突、平均地权、民族主义、国民革命军、驼峰航线、三个世界、民主主义、平等主义、共和主义、自由主义、联邦制、邦联制、自由贸易、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等等。,根据高考

15、试题宏观、微观结合准确把握历史事件。,(2009年全国卷)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战役,(2010新课程33题)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的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时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A.太原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武汉战役,(2010江苏卷第10题)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

16、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大捷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关于百团大战教材的描述人教版是“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的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岳麓版是“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袭击。百团大战重创日军的据点、交通线,歼灭日伪军4万余人,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人民版是“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歼敌4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象版是“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进行的百团大战,作战1800多次,歼敌4.63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选修对学生超越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5.选修与必修要区别对待。,3.选修是必修的延伸和补充,是主干知识的细化。,4.将选修纳入必修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