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社会心理学).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057817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态度(社会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态度(社会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态度(社会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态度(社会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态度(社会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态度(社会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态度(社会心理学).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2,态度,-概述,3,哲理小故事,有一个秀才去赶考,做一怪梦,梦到他在墙上种白菜、下雨天他戴着斗笠还打着伞、他和他心爱的女孩躺在床上,赤裸着身体但是背对着背。秀才于是请人解梦,先生说你在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么,带着斗笠还打伞那是多此一举啊,你和那女孩背对着背,那不是没戏么。秀才一听于是回去收拾东西要回家,店主说大考在即,怎么要走啊,秀才于是把此梦说给店主。店主说,我也懂点此道,我给你解解看,你在墙上种白菜那不是高中么,有斗笠还打伞那是有备无患啊,你和那女孩光着身子背对着背,那不是暗示你翻身了么。秀才一听,信心大增,于是安心付考,后得中探花。,4,WHATMAKESYOU

2、RLIFE100%?什么使你的生活变得非常满意?,=,=,=,=,82,96,98,100,Leteachletterofthealphabetichasavalueequalstoitsequenceofthealphabeticalorder:(我们让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等于它在字母表中的顺序),技能,知识,努力工作,态度,5,本节结构:一、态度概念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三、态度的转变,6,态度,英文中的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这一语词具有这样两种基本的含义:具有“适合”或“适应”的意思,指对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在艺术领域中,这一概念指雕塑或绘画作品中人物外在的和可见的

3、姿态。如果说第一种含义的“态度”是心理学的,那么,第二种含义的“态度”则称得上是解剖学的。,7,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这个体的主观评价(赞成或否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8,态度的定义,态度仅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行为本身。态度具有对象性态度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态度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9,态度的结构,外界刺激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测量到的独立变项,如他人、情境、社会问题、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对象,态度是中介因素,有三个成分:情感、认知、行为倾向,反应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测量到的从属变量神经及内分泌腺的反应,情感的语言

4、反应。认知反应以及观点的言语反应外显行为,包括行为的语言反应,刺激态度反应,10,态度的结构,迈尔斯的态度ABC结构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要素构成。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包括个人对某个对象的认识与理解、赞成与反对;情感因素是个人对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即个人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行为倾向因素,是个人对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态度的三个要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三者发生矛盾,起主要作用?,11,日本的侵华史和日本对于历史的种种令人不齿的行为和态度,愤怒,仇恨,情感上,做出抵制日货,拒绝接受日本的广告邀请的决定,日本民族是一个猥琐的民族,12,30年代初,绝大部分美国人对

5、亚洲人持有负性种族偏见。为了研究这种偏见的影响,Lapiere教授邀请了一对来自亚洲的年轻夫妻驾车做环美国旅行,观察他们所经过的旅馆和饭店的老板会不会以他们对亚洲人的偏见而拒绝接待这对夫妻?结果在三个月的旅行中,他们经过66家旅馆,只有1家拒绝让他们住宿,而184家饭店没有一家拒绝他们用餐,后来LaPiere教授又给他们经过的旅馆与饭店写了一封信,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亚洲人。结果在128封回复的信中,90%说他们不会接待。很显然,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发生了矛盾。该项研究可以得出了人们的态度与行为并不是一致的。,13,对“愿否接待中国顾客”问卷的回答情况表,14,态度的类型,按个体认知评价划分,分为肯

6、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按个体的情感体验划分,分为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按个体行为倾向划分,分为外显的态度和内隐的态度,15,态度的本质,态度的功能态度的特性态度决定于价值,16,态度的功能,顺应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我们是社会性的生物,一些人和群体对我们都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从重要的人物(双亲、老师、雇主及朋友等)或群体那里获得认同、赞同、奖赏或与其打成一片。对不同的人应学会有不同的态度,17,态度的功能,态度的认知功能态度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信息。某一特定态度一旦形成,成为一定的心理结构,就会影响对后继刺激的接受,对后继刺激所具有的

7、价值能够发挥判断作用与理解作用。,18,态度的功能,自我防御(egodefense)功能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从中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19,态度的功能,调节功能态度能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并作为个性的一部分而存在,调节自己的行为。,20,兰伯特(WELambert,1960)等曾作过一个“会员群体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实验。他们以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在充气皮绑带上置一尖突起,绑在被试手臂上,充气后会使人产生痛感。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受不了”,这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痛力的水平。实验前告诉被试,测

8、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人耐痛的程度。初测时,仅仅是记录两教派群体各人的耐痛水平。休息时,对基督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基督徒的耐痛力不如犹太教徒”;而对犹太教徒的一半学生被试说:“据某一报告认为,犹太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结果,再测时发现,那些被告知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都显著提高,而其余未被告知上述话语的两组被试,其耐痛水平与初测结果无显著差别。研究者认为,这种戏剧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休息时实验者的指导语激起各半组被试对自己宗教群体的效忠态度所致这个实验表明,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认同感、荣辱感、责任感,并时时能被激起效忠态度,就会表现出巨大能量与挫折耐力。事实

9、上也是如此,历史上许多爱国者与革命者之所以能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与不怕牺牲的精神,都是和他们具有崇高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效忠态度分不开的。,21,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社会性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22,态度的特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所组成的心

10、理倾向。所谓特定的,即具体的态度对象。,23,态度的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心理成分组成的。对一个正常人来说,这三种心理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24,态度决定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价值就是态度的对象对人的意义经济的价值。认为生活的主要目的是财产的得失。理论的价值。力求在知识系统内发现新东西。审美的价值。把美作为人生的根本意义。权力的价值。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支配他人。社会的价值。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是增进社会福利。宗教的价值。把精力放在追求神秘的东西上。,价值,是指态度的对象对人的意义。人们对于某个事物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的意义大小,亦即是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大小。社

11、会心理学提到态度,就离不开态度对象的价值。,25,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自我尊重;责任心;乐观主义;目标定向;富有想象力;警觉性;创造性;,喜欢和他人交往;发展的倾向性;对压力的积极反应;信任;快乐;敢于冒险;现实性。,26,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早期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分析积极的情感会趋向于接近该态度的对象,而消极的情感则趋向于逃避该态度的对象。各个层次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不同。,思维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27,早期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态度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态度和行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态度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行为的准备状态,而行为是态度

12、的一种外在表现,或者是在态度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外部反应,所以通常状态下,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28,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一致性:如有爱慕某人的态度,就会产生追求某人的行为;有热爱父母的态度,就会有孝顺父母的行为。不一致性:理查德拉皮尔实验,29,福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精品课程网课件,真实的案例:1923年,山东,一个女人被强盗强抢上山并拜堂成亲(行动),一起生活6年后(行为),家人带官兵解救了她,但她不愿离开那个强盗,理由是一起生活这么久,她爱上了他(态度)。,多年来,政府力劝人们系汽车安全带(态度),效果不好,后来制定法律,不系安全带视为违法,并让交警加大了监察力度,人们虽然发发牢骚,但还是

13、系上了安全带(被迫行动)。过了一段时间,交警不再监察,但人们却觉得这项规章制度很好,能确实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态度),都自觉寄上安全带。,30,中国人在态度上普遍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害,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的烟民数量在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每年都有70万人死于吸烟。证据显示:每星期有差不多1万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中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中国人自己就消费世界上13的香烟。,新加坡人的素质之高是全世界闻名的,比如说口香糖,现在的新加坡人普遍认为吃口香糖不环保,是不道德的。其实在1992年李光耀颁布了禁止进口及销售口香糖并严厉执行之前,在新加坡发售的口香糖的品牌达

14、128种,销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到12年后的今天,新加坡人早已习惯了没有口香糖的生活。一名22岁的新加坡大学生在网上说:“在新加坡,吃口香糖比召妓还要让人感到羞愧。”给我们的思考,32,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分析,第一,同一对象总具有多种属性与特征,当个体对某对象的某种属性持肯定态度而对其另一种属性持否定态度时,就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第二,个体行为除了受态度的影响之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当时情境的影响。第三,个体的态度不应以口头表示为标准,由于心理结构的复杂性,个体行为往往受多种态度所制约,口头表示往往是不甚可靠的态度。,33,第三节社会态度的形成与发展,34,学习理论,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

15、学习理论应用于态度研究中,认为: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由奖励、赞赏或社会承认所促进的心理倾向多半能持续下去,对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是一种积极强化。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模仿其他人的行为。态度也同样可以模仿。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于其他态度的情绪联系。,35,1、平衡理论(balancetheory),由海德等人提出。它涉及一个人和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关系。他认为,POX形成的三角形是一种情感关系,即好感或反感态度。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有缺陷的不平衡关系。在图解中,平衡的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关系的结构必须三角形的三边符号乘为负。他认为,在不平衡关系的任何一种情形

16、中,人们都企图改变某一项而使之恢复平衡关系。,36,P和O为两个人(其中P为认知的主体)X为P和O所认知的一个客体,可以是一种现象、东西、观点等。应用:平衡理论运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就是说,个体将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平衡理论说明,在一定的情景中,有许多解决不一致的途径。,海德的态度平衡结构图,37,一致性理论,一致性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我敬佩我的老师和我喜欢打扮),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老师表示赞成或反对打扮),前者成为信息源,后者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需改变原态度;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