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057762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影像科考试试题及答案1、 填空题(每题2分)1、X线用的感光物质是 ;荧光物质是 。2、心脏后前位投照,要求焦-片距为 ,中心线对准 平面垂直射入胶片。3、心脏右前斜位投照的旋转角度是 ;左前斜位为 。4、关节结核X线上分为两型,即 、和 ,后者继发于骨干和干骺端结核。5、肺部基本X线病变有渗出、增值 、 、 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1、关于螺旋CT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通过滑环技术而实现 B、X线管使用电刷和短电缆供电 C、X线扫描轨迹呈螺旋状 D、螺旋CT仍为层面扫描,并非容积扫描 E、螺旋CT为快速扫描2、关于电子束CT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又称超速C

2、T(UFCT) B、不使用X线管 C、不产生X线 D、扫描时间可短至50ms E、可行平扫及造影扫描3、关于CT图像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 A、CT图像系灰度图像 B、CT图像由像素按矩阵排列构成 C、像素越大,数目越多,空间分辨力越高 D、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 E、CT图像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致4、CT与X线图像相比,哪项是错误的 ( ) A、CT与X线图像的形成均需要X线 B、CT与X线图像均为灰度图像 C、CT图像为断面重建图像 D、X线图像为二维重叠图像 E、CT图像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5、关于CT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CT为重建的断面图像 B

3、、CT为数字化图像 C、CT为灰度图像 D、CT密度分辨力高于X线图像 E、CT空间分辨力高于X线图像6、下列哪项不属于CT影像相关的内容 ( ) A、核素 B、体素 C、像素 D、衰减系数 E、吸收系数 7、关于CT成像的基本原理,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 ) A、CT是用X线束对人体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 B、探测器接收透过人体层面后剩余的X线信息 C、在探测器中,X线转变为可见光,并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 D、输入计算机处理E、数字矩阵可存储于磁盘,但不能存储于光盘中8、CT设备的基本构成不包括 ( ) A、扫描系统B、影像增强系统C、计算机系统 D、图像显示系统 E、图像存储系统9、因病

4、理情况需增减曝光条件的下述组合中,哪项错误:( ) A、脓胸、胸膜积液+5kV B、骨质疏松或脱钙病变-25%mAs C、溶骨性骨质病变-5kV D、胸廓成形术-5kV E、肺气肿、气胸-5kV10、观察X线照片影像的先决条件是照片的:( ) A、密度 B、对比度 C、锐利度 D、分辨率 E、层次11、对影像模糊度的叙述,哪项正确: ( ) A、模糊与管电压有直接关系 B、被照体放大,即为模糊度 C、一张优质片,模糊度为零 D、半影越大,模糊度越高 E、被照体失真即为模糊度 12、平行并距离胶片15cm远的一个薄平面结构在靶一片距90cm时,用2mm焦点投照,记录在胶片上的半影大小是:( )

5、A、0.1 B、0.2 C、0.4 D、0.75 E、0.913、X线影像的边缘不清晰,称为:( ) A、颗粒模糊 B、斑点 C、半影 D、影像重叠 E、吸收模糊14、X射线的波长为1.0010-7cm时,其频率为:( ) A、3.001021 B、3.001017 C、2.00107 D、3.001019 E、以上都不是15、高速电子碰撞阳极靶面所产生的X线,其分布与靶面倾斜角关系很大。当靶面具有20倾角时,在通过X线管长轴且垂直于有效焦点平面内测定,近阳极端X线强度弱,近阴极X线强度强,最大值在:( ) A、90 B、100 C、110 D、120 E、18016、光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下

6、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光电效应产生的散射线较多B、光电效应可扩大射线对比度C、光电效应下患者接受的照射量较高D、光电效应可降低机器的负荷 E、软组织摄影时应使光电效应的比例加大17、有关正常鼻旁窦的X线平片,说法错误的是 ( ) A、各窦腔的密度不应高于眶内密度B、上颌窦呈尖向下的三角形 C、额窦呈扇形,其内可有骨性分隔D、蝶窦两侧常不对称 E、上、中、下鼻甲都能清楚显示18、在急腹症中,腹部CT平扫优于x线平片检查,下面哪项不正确( ) A、能发现腹腔少量游离气体 B、能早期发现腹腔积液并能大致了解其性质 C、能早期发现实质性脏器大小及空腔脏器管腔大小改变 D、直接显示腹腔内肿块结构

7、,有无钙化、坏死液化等 E、CT平扫均能明确诊断,可代替x线平片检查19、X线平片提示脾脓肿最有意义的征象是 ( ) A、脾区气-液平B、左肺盘状肺不张C、左膈抬高D、左侧胸腔积液E、左侧胸膜肥厚20、关于胸膜肥厚、粘连的X线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 A、肋膈角变浅变平B、呼吸时膈运动受限C、膈上缘的幕状突起 D、肋间隙增宽 E、纵膈向患侧移位21、X线影像的边缘不清晰,称为:( ) A、颗粒模糊 B、斑点C、半影D、影像重叠E、吸收模糊22、整个照片影像模糊,可能是下述哪种原因:( )A、病人颤动B、曝光时间过长C、显影时间长D、胶片污染E、显影液衰竭23、投照中,不适当的角度主要影响照片的

8、:( ) A、密度 B、对比度 C、层次 D、清晰度 E、失真度24、提高X线摄影的清晰度,需要:( ) A、最大物-片距 B、最大焦-片距C、最小焦-片距 D、最大焦-物距 E、以上都不是25、肺部X线表现为锁骨下区纤维条索状阴影,应属于:( ) A、原发性肺结核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浸润性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 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6、下列X线征象中,不是肺动脉高压的表现的是:( ) A、肺动脉段明显凸出 B、肺门动脉扩张、搏动增强 C、出现肺门截断现象 D、右心室增大E、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27、下列疾病中,没有龛影表现的是:( ) A、食管憩室 B、胃溃疡 C、胃癌 D、

9、食管癌 E、肠结核28、下列食管癌与食管静脉曲张的鉴别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是:( ) A、发生部位 B、呕血 C、男性多见 D、中老年多见 E、食管钡餐透视观察食管的蠕动情况29、下列为良性溃疡的X线表现,错误的是:( ) A、狭颈征 B、项圈征 C、肩胛征 D、放射状黏膜纠集 E、溃疡口部黏膜线30、下列X线征象中,提示为恶性的是:( ) A、放射状黏膜纠集B、腔外龛影C、环堤 D、项圈征E、狭颈征31、下列消化道功能异常,钡餐不能检出的是:( )A、张力增高B、分泌减少C、逆蠕动D、排空加快E、分泌增加32、脊椎结核典型X线表现为:( ) A、胸椎多见 B、骨质密度增高 C、椎体楔形改变 D

10、、多累及相邻两个椎体,椎间隙变窄 E、附件受累较多33、下述作为良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错误的是:( )A、膨胀性骨质破坏B、病变边缘有硬化C、局部骨皮质断裂 D、病变边缘骨膜反应E、病变边界清楚34、下述骨肿瘤的X线表现中,恶性骨肿瘤的表现为:( )A、类圆形透光区边缘增生硬化B、骨膨胀性破坏C骨破坏区边缘模糊 D、骨破坏区内有残留骨小梁 E、骨破坏区边缘清晰35、膝关节在X线平片所见到的下述解剖结构,不正确的是:( ) A、关节间隙B、骨性关节面C、籽骨 D、关节内外脂肪层E、关节软骨和关节盘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造影检查2、黏膜破坏3、肾自截:4、造影检查:5、脑积水:四、简答题(10分

11、) 透视和摄片各有何优缺点?答案1、 填空题1、 溴化银 溴化银2、180200CM 第六胸椎 3、 4555 6070 4、 滑膜型 骨型 5、 纤维 钙化 肿块 空洞与空腔 二、选择题 1-5、DCCEE 6-10、AEBDA 11-15、DCCBC 16-20、ADDCB21-25、CAEBC 26-30、EAECB 31-35、BDDEE三、名词解释1、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对比,以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2、黏膜破坏:常为恶性肿瘤侵蚀所致,表现为黏膜皱襞的中断,局部黏膜皱襞消失、紊乱、僵直等。3、肾自截:全肾钙化,肾体积缩小或

12、增大,肾功能受损,即为肾自截现象,可见于肾结核晚期。4、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对比,以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5、脑积水:脑脊液产生和吸收失衡或脑脊液循环通路障碍所致脑室系统异常扩大。四、简答题答:(1)透视的优点:可任意转动病人进行多轴透视观察。可观察活动器官的运动功能。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立即可等检查结果。可在透视监护下进行介入性操作。(2)透视的缺点:细微病变和厚实部位不易被透视观察清楚。不能留下永久性记录。(3)摄片的优点:影像清晰,反衬度较好。适于细微病变和厚密部位观察。留有永久性记录,供复查对比,会诊讨论之用。(4)摄片的缺点:不便于观察活动器官的运动功能。技术复杂费用较高。出结果时间较长。由上可知,透视的优点是摄片不足之处,而摄片的优点正是透视的缺点。二者只有取长补短,配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诊断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