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故事.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055162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弟子规-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弟子规-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弟子规-故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弟子规-故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弟子规-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故事.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弟子规1. 范式守信 莫忘父训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生的生活规范,是依据古代先贤们的训示和教诲编订而成的。它教导我们:作为学生,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长。其次就是做事要严谨,并且守信用。我们要平等友爱地跟身边的每一个人相处,主动去接近那些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多看书学习。范式守信东汉时,范式从山东来到洛阳读书,他和来自河南的同窗共读,志趣相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学业结束后,他们不得不分别了。分别时,二人依依不舍,范式紧紧握着张劭的手说:“两年后我会来洛阳,去你家拜访。”转眼间,他们约定的日期到

2、了。那天,张劭请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笑着说:“傻孩子!范式远在千里之外,你难道真的相信他会来吗?”没想到刚过中午,范式便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两位挚友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父母召唤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应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时要我们做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要拖延或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要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要虚心地接受。莫忘父训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他临死的时候,对将要即位的儿子刘禅很不放心,因此就把刘禅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并写了一封遗书来教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

3、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意思是说: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就可以胡作非为,更不要以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众人信服。但是,刘禅并没有牢记父亲的教诲,在诸葛亮死后,它就开始听信小人的谗言,只顾享乐,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2. 扇枕温衾 拒收坩鲊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译文】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早晨起床后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照料父母安睡。外出时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时也一定要禀报父母,免得父母担心。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学业和事业上立下的志向不要随意改变。扇枕温衾东汉时,有个小孩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

4、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就尽心尽力地侍奉父亲。夏天酷暑难耐,黄香担心父亲热得睡不着觉,于是,它每天都会在父亲睡觉之前,用扇子把蚊蝇扇跑,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冬天非常寒冷,黄香又担心父亲冻得睡不着觉,就走进父亲的房间,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焐热父亲的床铺,才让父亲睡下。乡亲们知道黄香如此孝敬父亲后,都夸他是个好孩子。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译文】事情虽然很小,也不能自作主张去做。如果自作主张去做了,那么你就又损为人子女应该遵守的本分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便再小,也不能私自据为己有。如果私自将东西藏起来,父母亲知道后一定会很伤心。拒收晋代名将陶侃年轻

5、的时候曾经做过掌管渔业稻粮的小官吏。他的母亲身体不好,他就派人从库房里取来一罐腌过的鱼送给母亲,想让母亲补补身子。可是,母亲却把鱼原封不动地退给了陶侃,还附了一封信,责备他道:“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官吏,就敢私自拿公家的东西给我,这怎能不让我担忧呢?”陶侃读完信,感到很惭愧,虚心地接受了母亲的训诫。从此以后,它严格要求自己,最后成了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受到老百姓的拥护。3. 范宣惜身 孝感动天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译文】凡是父母喜欢的东西,子女应当尽力为他们准备齐全,凡是父母厌恶的东西,子女应当谨慎地帮父母排除。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6、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要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范宣惜身晋朝学者范宣小时候非常孝敬父母。他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后院帮母亲用刀子挖菜。范宣虽然很小心地挖菜,但还是一不小心割伤了手指,它哇哇大哭起来。母亲听到哭声马上赶过来,心疼地问道:“孩子,你的手指很疼吗?”范宣摇着头,哭着说:“我不是因为手指疼才哭,而是因为我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不能随意受到损伤。现在我把自己的手指割破了,我怕父母伤心,所以才哭。”我们也应该像范宣一样珍惜、爱护自己的身体啊!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子女我孝敬父母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如果父母讨厌我们,我们还仍然能孝敬他们,那才是真正的有德行

7、,是难能可贵的。孝感动天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它非常孝顺。舜小的时候,它的父亲、母亲、弟弟都不喜欢他,总想置他于死地。他们曾经在舜修补谷仓仓顶的时候,在谷仓的下方放火,想把舜烧死;还在舜掘井的时候往井里填土,想把舜活埋。但是,舜最终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逃脱了。即使父母和弟弟那样做,舜也没有怀恨在心,而是更加尽心竭力地侍奉父母。最终,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地。它在田间耕作的时候,大象帮他犁地,小鸟帮他撒播种子。4. 巧劝婆婆行孝 汉文帝亲尝汤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父母有过错时,我们就要努力劝说他们改正错误。进行规劝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脸色和悦,声调柔和

8、。如果父母没有接受你的劝说,那么你就应该和颜悦色地再次相劝,甚至哭泣着恳求,如果因此而受到父母的鞭挞,心中也不要抱怨,以免使父母一错再错。巧劝婆婆行孝明朝时,有一个女孩名叫刘兰姐,聪明伶俐。她十二岁的时候就给别人做了童养媳。当时她丈夫的祖母还健在,但是她的婆婆却对祖母非常不孝顺,经常骂祖母是“老不死的讨厌鬼”,更别说侍奉祖母了。一天晚上,刘兰姐来到婆婆的房间,留着泪劝婆婆:“婆婆对祖母不孝顺,我担心这会成为媳妇学习的榜样。到婆婆老了时,媳妇也总骂您是老不死的讨厌鬼怎么办?”婆婆听后,感到非常羞愧,从此痛改前非,开始和颜悦色地对待祖母了。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

9、肉绝。【译文】父母生病了,子女要事先替他们品尝汤药,看苦不苦、烫不烫。还要不分昼夜地照料父母,守候在父母的床前。父母去世后,要为父母守丧三年。在这三年中,有孝心的人常常会因为思念父母而悲伤哭泣。守丧时,还要做到夫妻不同居,还要戒除喝酒、吃肉这些生活享受。汉文帝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它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薄太后,有一次,薄太后生了一场大病,三年都卧床不起。汉文帝对于母亲的病非常着急,不仅亲自为母亲煎汤药,在母亲喝药之前,还要自己先尝一尝,觉得汤药不苦也不烫的时候,才让母亲喝。他还经常守候在母亲床前照顾,在母亲睡熟了的时候,他才趴在母亲的床边睡一小会儿。朝廷内外的人无不称赞他是

10、一个仁孝之子。汉文帝也因此而更受人民的爱戴了。5. 闻雷泣墓 煮豆燃箕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译文】在为父母办理丧事及守丧期间,要严格依照礼仪要求来做,祭拜父母一定要做到真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他们活着时一样恭敬。闻雷泣墓晋朝时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他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顺。他的母亲很怕打雷,因此,每当打雷的时候,王裒总会守护在母亲的身边。母亲去世之后,他专门在母亲的坟墓旁边修筑了一间小屋,住在里面,守护着母亲。每当遇到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天气,王裒就马上从小屋里跑出来,跪在母亲的坟墓前,大声说:“母亲!请不要害怕,儿子就在您的身边。”然后,他就一直跪在坟前,直到雨过天晴才离开

11、。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译文】作为哥哥,要懂得关爱弟弟,作为弟弟,也要懂得尊重哥哥。哥哥和弟弟和睦相处,这其中便包含了孝道。煮豆燃萁曹丕和曹植都是三国时期的为国国主曹操的儿子。曹植从小就才华横溢,深得曹操喜爱,因此引起了曹丕的嫉恨。曹丕继位后,便想设计杀掉曹植。有一天,曹丕把曹植叫来,限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判他死罪。曹植听后,很快就想出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意思是说:“兄弟手足,就像那豆和豆秸,本是一母所生,你为什么不念手足之情,要加害我?”曹丕听后非常愧疚,当即打消了杀曹植的念头。6. 折箭教子 孔融让梨财

12、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译文】把钱财等物看轻、看淡,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言语上能够包容忍让,不必要的冲突和怨恨自然就消除了。折箭教子元太祖铁木真的母亲一共生了五个儿子,这几个儿子的脾气都比较暴躁,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争执。有一天母亲将五个儿子叫到身边,给他们每人一支箭,让他们把自己手中的箭折断。兄弟五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手中的箭折断了。然后,母亲又将五支箭捆在一起,递给五兄弟,再次让他们折箭。这回,他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折断箭。这时,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战无不胜啊!”从此兄弟五人和睦相处,再也不闹矛盾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译文】不论是用餐,还是就座

13、、行走,都应该礼让长辈,让年长的人在先,年幼的人在后。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它从小就非常懂礼貌,与别人相处时非常谦让。有一次,父亲带回家一框梨,让几个儿子一起吃梨。孔融从框里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来吃。站在一旁的父亲看到了,便摸摸他的脑袋,问他:“你为什么不跳一个大梨吃呢?”孔融仰起头,对父亲说:“哥哥比我大,就应该吃大的;我最小,就应该吃最小的。”父亲听了孔融的回答,连连点头称赞,并告诉另外两个儿子,应该向孔融学习,做个谦让、懂礼貌的好孩子7. 木兰从军 真人不露相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译文】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长辈要找的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

14、,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应该代为转告。木兰从军六朝时,有个叫花木兰的女子,她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父亲接到了衙门送来的征兵通知。父亲已经年老,木兰不忍心让父亲去战场受苦,而她又没有哥哥,弟弟还太小,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到了战场上,木兰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奋勇杀敌,从军十二年,屡建奇功。战争结束后,木兰回到家中,脱下战袍,换上女装,又开始了她平静的生活。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译文】 称呼长辈的时候,不要直接称呼他们的姓名;在长辈面前,不要故意夸耀自己的才能。真人不露相温如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富家公子,非

15、常爱好琴艺。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个道人身背一把古琴在赶路。温如春想卖弄一下自己的琴艺,便说:“我可以弹几曲吗?”道人欣然应允。可温如春弹完几曲后,道人只是微微笑了笑,一句话都没说。温如春着急地问:“你为何一言不发?难道我弹得不好吗?那就让我见识一下道长的技艺把!”道人接过琴来,只轻抚了几下,其音便如流水淙淙,又如晚风轻拂。温如春自愧不如,连忙行大礼,拜道人为师。8. 张良纳履 葛书思仕不离亲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译文】在路上遇见长辈,要赶紧上前行礼问候。长辈没有事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敬地站着,等待长辈离去。张良纳履汉高祖刘邦有一个得力谋士名叫张良。张良从小就待人谦和有礼。有一天,张良正在小河边散步,见桥栏上坐着一位老翁。这老翁见张良走过来,故意把脚上的鞋丢到桥下,然后冲着张良喊道:“小子,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一声不吭,下桥把鞋捡来了。不料,老翁又让张良给他把鞋穿上。张良二话没说,恭恭敬敬地给他老翁穿上了鞋。这个老翁是个军事奇才,它见张良如此尊敬长辈,就把自己满腹的文韬武略传授给了张良。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译文】遇到长辈时,骑马的要马上下马,乘车的要马上下车,向长辈行礼问候。等长辈离去约百约步之后,我们才能离开。葛书思仕不离亲宋朝有个人叫葛书思,进士及第后做了官。葛书思想带着年迈多病的父亲赴任,以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