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省级精品章节程国际贸易五章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教案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054127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省级精品章节程国际贸易五章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广东省省级精品章节程国际贸易五章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广东省省级精品章节程国际贸易五章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广东省省级精品章节程国际贸易五章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广东省省级精品章节程国际贸易五章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省级精品章节程国际贸易五章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省级精品章节程国际贸易五章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教案资料(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7/4,1,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第五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刘继森,2020/7/4,2,第五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第三节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第四节产业内贸易第五节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第六节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2020/7/4,3,第一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020/7/4,4,一、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二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形成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遇到挑战,国际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无法用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解释,甚至与传统贸易理论相

2、悖。,2020/7/4,6,在上述前提下,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出现已成为必然。,2020/7/4,7,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轨迹,从20世纪50年代里昂惕失的质疑开始,60年代的林德和维农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比较优势的新的贸易基础。到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出现重大突破。80年代初,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新古典学派一般均衡分析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完全竞争理论模型”,新贸易理论则可称之为“国际贸易的不完全竞争模型”。,2020/7/4,8,新贸易理论的产生渊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传统贸易理论已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许多重要的国际贸易

3、现象;二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为新贸易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20/7/4,9,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关系,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是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取代了传统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两者的区别是:首先,从解释对象上看,它们分别解释的是不同的贸易现象,前者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后者则着重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2020/7/4,10,其次,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而后者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两者不是替

4、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它们共同丰富和发展了国际贸易理论体系。,2020/7/4,11,第二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2020/7/4,12,一、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增加,每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微观经济学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returnstoscale),也称规模经济。,2020/7/4,13,规模报酬不变:在最佳的生产规模中,产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平均成本不会再因为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一阶段就被称这“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当生产规模继续扩大时,平均生产成本会因规模过大、管理和合作效

5、率下降等原因而上升。这种在最后阶段出现的现象被称为“规模报酬递减”或“规模不经济”。,2020/7/4,14,成本下降,成本不变,成本上升,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产量,成本,O,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2020/7/4,15,内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其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外部规模经济:由于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使企业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下降。,2020/7/4,16,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外部规模经济如何导致国际贸易产生,可以从下面图形中得到说明。,Q,P,O,S1,S1,LRAC,D1,D2,P1,P2,Q1,Q2,AC1,A

6、C2,MC1,MC2,q1=q2,q,O,P,S2,2020/7/4,17,假设上图(左)是中国运动鞋行业的市场供求曲线和单个运动鞋生产企业的成本收益曲线。D1是本国的需求曲线。S1是没有贸易时或行业扩大前本国运动鞋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LAC向下倾斜表明该行业存在外部规模经济。,2020/7/4,18,上图(右)中,MC1和AC1分别是没有贸易或行业扩大前时单个厂商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最初的均衡点在S1与D1的交叉点上。由于P1的价格没有优势,所以贸易不会产生。行业规模扩大,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供给曲线右移到S1。由于存在行业的规模经济,S1会继续右移到S2,2020/7/4,19

7、,产品价格从P1下降到P2,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平均成本的下降使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竞争优势,企业就具有出口运动鞋的积极性,国际贸易产生。贸易利益的分配:单个厂商短期均衡时可获得经济利润;但长期经济利润等于零。短期有所得,长期无所失。对消费者而言,长期价格下降,消费量上升,消费者剩余增加。全社会获得贸易的净利益。,2020/7/4,20,三、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拥有内部规模经济的,更多的是处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地位的企业。在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与市场容量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如果两国国内市场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则大国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X,

8、小国将只能生产完全专业化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其中的原因是:,2020/7/4,21,三、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拥有内部规模经济的更多的是处于垄断竞争的企业,其特点是:企业的规模大,生产的产品有差异,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由于厂商之间的产品可替代,企业之间也存在相当的竞争。有利润,会吸引厂商进入,价格下跌,利润减少至于经济利润为零。有亏损,会导致部分厂商退出,价格上升,亏损减少直至没有,经济利润为零。,2020/7/4,22,在长期竞争条件下,企业的AC线,与需求曲线相切,产品价格等于其平均成本,利润为零。,MC,Q1,P1=AC1,O,Q,MR,D,AC

9、,P,2020/7/4,23,(二)参与国际贸易的垄断竞争企业,MC,Q1,P1=AC1,O,Q,MR1,D1,AC,P,D2,P2,AC,2020/7/4,24,参与贸易前,企业所面对的只是国内的需求曲线,按利润最大化原则MR1=MC,厂商的生产量为Q1参与贸易后,由于有外国需求,所以需求曲线从D1外移到D2,MR1外移到MR2,AC1也下降为AC2,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厂商短期均衡时的最大利润。,2020/7/4,25,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垄断竞争企业短期有利润,随着进入或退出的出现,长期竞争的结果会导致经济利润消失,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上述结论如下图所示:,2020/7/4,26,P,

10、C,O,Q,P1=LAC1,P3=LAC3,MR1,D1,MR3,D3,MC,Q1,Q3,2020/7/4,27,开放贸易的短期影响:企业产量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出现短期利润。产品价格可能下降,消费者剩余增加。但短期价格也可能上升,造成国内消费下降,消费者受损。开放贸易的长期影响:企业产量增加,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都下降且两者相等,企业经济利润为零。本国消费者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剩余增加。,2020/7/4,28,从社会福利角度考虑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整个社会福利水平都高于没有贸易的时候。,2020/7/4,29,(三)内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企业与行业内贸易如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的“双向贸易

11、”?或者说行业内贸易为何存在?下面以美国和日本的汽车贸易为例进行说明。,2020/7/4,30,LAC,LAC,0,100,200,2.0,1.5,C,P,C,P,2.0,100,卡车产量,卡车产量,0,出口到美国,日本,美国,2020/7/4,31,LAC,100,0,2.0,轿车产量,C,P,C,P,LAC,2.0,1.5,100,200,出口到日本,轿车产量,0,规模经济与工业品的双向贸易,2020/7/4,32,美国和日本产生贸易前,两国各自生产部分卡车和部分轿车:日本生产100辆卡车和100辆轿车,美国也如此。成本由于市场规模小而高居2万美元。美国和日本如果开展贸易,企业可以通过扩大

12、生产规模而使成本下降。,2020/7/4,33,比如,日本将卡车的生产规模扩大到200辆,价格下降至1.5万美元;美国的做法是将轿车的生产量扩大至200辆,同样可以使价格下降,比如说1.5万美元。这样比美国和日本什么车都生产更有利。双向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2020/7/4,34,第三节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2020/7/4,35,一、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环境,完全竞争:指没有任何干扰和障碍的自由市场竞争。完全竞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能够单独影响价格;(2)许多厂商生产同样的产品,任何买者都不会对一个卖者的

13、产品产生偏好,从而排除了卖者垄断;(3)所有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2020/7/4,36,完全垄断: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个厂商控制。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而非价格的接受者。,2020/7/4,37,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是同时包含竞争和垄断因素的市场状态。或者说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状态。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理论框架去描述它。但有两种具体市场形态常常成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研究的对象: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2020/7/4,38,垄断竞争是竞争与垄断两种力量混合的市场形态而且这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市场形态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是

14、:(1)每个厂商均能生产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产品(differentiatedproduct)。一方面,产品差异能确保厂商对其特有的产品拥有垄断地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竞争;另一方面,同一行业的差别产品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使厂商必须面对本行业其他厂商的竞争。,2020/7/4,39,(2)厂商数目较多。厂商对自己的产品的价格有一定控制力量,但因竞争存在又不能相互勾结来控制价格。在这一市场形态中,厂商的生产的数目足够少,因此每个厂商都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但厂商的数目有足够多,以至于每个厂商可以忽略竞争对手对其行为作出的反应。,2020/7/4,40,(3)厂商进入和退出比较容易。垄断竞争

15、的短期均衡与完全竞争的厂商均衡相同。长期均衡中竞争因素更显重要。如果存在垄断利润(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必然引起新厂商进入,使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又迫使原有厂商压低产量,直到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平均成本=平均收益时为止,即总收益等于总成本,不存在超额利润,从而达到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2020/7/4,41,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厂商提供某一行业的大部分产品,这几家厂商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占较大的份额,因此对市场价格和产量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寡头垄断也是一种竞争与垄断两种因素混合的市场形态,与垄断竞争不同的是:厂商数目更少,产品未必都是差异产品。,2020/7/4,42,寡头垄断中,价格

16、并非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也不是像完全垄断中由个别厂商独自定价,厂商的价格政策是相互依存的,厂商定价既要考虑消费者的反应,又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2020/7/4,43,当厂商数目极少的时候,寡头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厂商的价格政策难以琢磨,整个厂商均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因而价格和产量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2020/7/4,44,厂商的不同行为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厂商可以采取合谋行为,相互配合制定较高的价格(共同控制的价格协议),增加它们各自的利润;厂商也可以采取战略行为,与竞争者角逐。,2020/7/4,45,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垄断利润(短期),自给自足时,某厂商在垄断竞争下的均衡:平均成本(A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即存在内部规模经济;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相交确定均衡产量Q*,均衡P*,均衡点为国内需求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