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爱心永不变》教案 陕教版.doc

上传人:dzz****808 文档编号:13705232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爱心永不变》教案 陕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爱心永不变》教案 陕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爱心永不变》教案 陕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爱心永不变》教案 陕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爱心永不变》教案 陕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爱心永不变》教案 陕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爱心永不变》教案 陕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爱心永不变课标内容1.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能力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知识 了解爱的各种各样的表现,懂得怎样去助人为乐,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教材内容要点 爱是高尚的情感奏响爱的和弦教材分析及处理导语导语用简练的语言,通过三个层次引出主题,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课的教学目标。导语的三个层次是:首先点明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接着指出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最后点出主题:要将爱心化

2、作行动,助人为乐,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情景再现这是本课的主要栏目,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主要通过该栏目来实现。它包括一个引言和两个目:爱是高尚的情感、奏响爱的和弦。引言用一则短信指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都离不开爱,引出本课第一目爱是高尚的情感。本课两个目内在的逻辑联系是: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因此我们也该用爱心做出回报,相互关心,助人为乐,奉献社会,奏响爱的和弦。第一目爱是高尚的情感含两个。第一个通过感人的情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告诉我们:爱,就在你我的身边。它不仅存在于亲情之中,而且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个从两个不同的角

3、度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爱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消极情绪,爱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第二目奏响爱的和弦含四个。第一个通过生动的故事说明,爱是双向的、互动的,爱和被爱是相辅相成的。第二个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应当乐于助人,真诚地帮助和关心别人。第三个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第四个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应当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阅读与活动阅览人生阅读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一文,通过李素丽的事迹启示我们,一个有爱心的人,会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自觉、真诚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

4、会。感悟名言第一段名言告诉我们,爱是双向的,互动的。第二段名言告诉我们,爱与生活的关系。第三段名言告诉我们,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活动体验通过爱洒夕阳的活动,让学生了解鳏寡孤独老人的困境,出谋划策,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点睛之笔 点出本课课标内容和教学的主题:(1)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1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个问题是教学重点依据是:首先,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

5、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做人的基本要求。其次,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的却不懂得对他人、对社会付出爱心,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心教育非常必要。之所以是教学的难点,是因为要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很难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就能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要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中生动、感人的事例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转变学生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

6、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乐于助人,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在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一些爱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进一步体验爱的快乐和愉悦。2懂得爱是双向的、互动的,爱与被爱相辅相成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理解爱与被爱相辅相成,这对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在理论上抽象的分析,而应当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懂得爱是双向的、互动的,引导学生在享受被爱的同时,学会向他人和社会奉献爱心。教学设想第一课时:“爱是高尚的情感”体验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第二课时:“奏响爱的和弦”(上)懂

7、得爱和被爱相辅相成,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第三课时:“奏响爱的和弦”(下)根据当地学生实际,组织一次爱心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爱的快乐和愉悦,进一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学情分析第1课时爱是高尚的情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和爱护是人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能力培养学生在爱与被爱之中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知识懂得爱不仅存在于亲情之中,而且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爱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体验爱的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知识要点1.爱在你我身边。(1)爱存在于亲情之中。

8、亲情之爱最真最纯。(2)爱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2、爱的作用。(1)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的关爱,是人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有效力量。(2)爱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消极情绪,增强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勇气。(3)爱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战胜生活中的不幸。教学方法及媒体准备教学过程导入(老师讲述一则故事)教师:这个故事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什么?学生:骆驼妈妈的举动表现出动物基于血缘关系令人感动的母爱。教师引人:是的,动物的母爱令人感动,但是在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爱更普遍、更伟大、因为人的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正是因为有了爱,才使得我们的个体生命和人类社会充满温暖的情怀和幸福的体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都

9、离不开爱,就让我们在无处不在的爱中寻找和体验爱的真谛吧。引人本课课题,爱是高尚的情感展开一 感受爱的存在一一爱在你我身边教师:罗圣罗兰说过:“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爱的情感,与生俱来,爱的影子,随处可见,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到处都有爱和被爱的动人情景。爱,就在你我的身边。(一)爱存在于亲情之中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第一个中“情景一”与“情景二”的故事。教师:这两个故事让你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学生:那份亲人之间浓浓的爱和亲情。教师:是的爱,始于对亲人的爱,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爱往往是人间最真挚最纯洁的情感。教师: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唱出了女儿和母亲之间的爱与被爱,不知触动了多少

10、人埋藏在心底的对亲人的情感。细微之处见真情,你和你的亲人之间也一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吧,诸讲一讲,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讲述:略。教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很感动。对你们而言;这一份份爱的体验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能好好珍惜!用颗感恩的心去回报这份浓浓的亲情。教师过渡:正如歌中唱道:爱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她不仅存在于亲情之中,而且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二)爱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体出示一幅图片:教师:你们知道图片上的这个人是谁吗?学生:他是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之一,他叫“魏青刚”。教师: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讲述他的故事。学生讲述:略。教师:听了魏青刚的故事,你有怎

11、样的感受?学生回答:略。教师:为了一个陌生人,魏青刚冒着生命危险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更广博的爱。这是一种超越了血缘和亲情的爱,她存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老师对学生的爱,医生对病人的爱,同学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邻里之间的爱,当陌生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的爱,还有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爱想一想,在生活中,除了亲情,你还体会到了哪些爱?讲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关于爱的故事。学生讲述:略。教师过渡:在人生旅途上,爱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她使我们的个体生命和人类社会充满温暖的情怀和幸福的体验,成为我们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二 体脸爱的力量爱,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老师

12、讲述故事:教师: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略。教师:与其说小男孩种树,不如说是父亲在栽培小男孩这裸“树”。正是父亲爱的滋润,才使这棵“小树”得以重生,得以茁壮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可见,爱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是人类生活中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一)爱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消极情绪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的故事,教师:从最初对生活失去信心到后来对生活充满希望,扬扬的情绪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学生:因为有老师的爱,同学的爱,还有数不清的好心人的爱是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扬扬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教师:从扬扬的故事我们可以着到,爱给人温馨,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消极悄绪,使人变得乐观、坚

13、强。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过这种体验吗?学生讲述略。教师过渡:爱不仅能使我们克服消极情绪,还能带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生活中的不幸。(二)爱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第二的内容。教师:在唐山人民与地震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全国人民表现出了什么精神?学生:表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教师:全国人民的爱心行动对于唐山人民战胜地震灾害有什么重要影响?学生:它增强了唐山人民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使得唐山人民能从不幸中勇敢地站起来,重建新唐山。教师:想一想、当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曾经得到过来自他人的

14、关心和帮助?这些关心与帮助对你的成长有什么重要影响?学生讲述:略。小结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暗。”的确,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在爱的情感面前,“没有了心的沙漠没有了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是爱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温暖的情怀和幸福的体验让爱心永远伴随我们左右!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爱的阳光!板书设计或教学反思第2课时奏响爱的和弦(上)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知识懂得怎样去助人为乐,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养成有爱心、乐

15、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教学难点:懂得爱和被爱相辅相成知识要点1.爱与被爱的关系:爱是双向的,互动的,爱和被爱相辅相成。(1)生活中每一份关爱所产生的感动就是爱的源泉。 (2)人们会因为曾经获得关爱而去关爱他人,关真情回报社会。2.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人?(1)应当乐于助人,真诚地帮助和关心别人,体验到爱的快乐和愉悦。(2)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了关心和爱护。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3) 应当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有爱心的人和社会良知的人,人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奉献自己的爱。有爱心的人会爱整个世界及全人类。教学方法及媒体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引人:爱是美德,爱是心灵的桥梁,爱更是人的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我们也该用自己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