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磁共振0演示教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05190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磁共振0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光磁共振0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光磁共振0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光磁共振0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光磁共振0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磁共振0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磁共振0演示教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磁共振,物理学院近代物理实验中心,实验背景光磁共振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法国物理学家卡斯特勒(AKastler)提出的。1966年,Kastler由于在这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奖。该技术是将光抽运与射频磁共振相结合的一种双共振过程。将光抽运用圆偏光束激发气态原子的方法以打破原子在所研究的能级间玻耳兹曼热平衡分布,造成所需的布居数差,从而在低浓度的条件下提高共振强度。在相应频率的射频场激励下,可观察到磁共振信号。,在探测磁共振信号方面,不直接探测原子对射频量子的发射或吸收,而是采用光探测的方法,探测原子对光量子的发射吸收。由于光量子的能量比射频量高七、八个数量级,所以探测信号的灵敏度得以提

2、高。,实验目的1、通过研究铷原子基态的光磁共振,加深对原子超精细结构的认识;2、掌握光磁共振的实验技术;3、测定铷原子的朗德因子(g)和地磁场的强度。,光泵磁共振采用光探测方法,即探测原子对光量子的吸收而不是采用一般磁共振的探测方法,即直接探测原子对射频量子的吸收.因为光量子能量比射频量子的能量高几个数量级,因而大大提高了探测灵敏度.光磁共振实验中都以铷(Rb)原子气体为样品,它有和两种同位素.以为例,它的原子能级的超精细结构式原子的核磁矩与电子磁矩相互作用产生的.,铷原子结构,研究对象:铷(Rb)的气态自由原子,价电子处于第五电子层,主量子数n=5,轨道量子数L=0,1,.n-1,电子自旋量

3、子数S=1/2.原子精细结构的形成:由电子的自旋与轨道运动相互作用(L-S耦合)发生能级分裂。铷原子基态和最低激发态的形成:用J表示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J=L+S,L+S-1,由表可见,铷原子基态是(L=0,S=1/2,J=L+S=1/2)能级,最低激发态为5p能级.原子中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在LS耦合下分裂为和(L=1,S=1/2,J=L-S=1/2和J=L+S=3/2)能级.因此,5s和5p能级间的跃迁产生两条波长相近的谱线和.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为自旋磁矩为其中和电子轨道角动量和电子自旋角动量.,和为相应的g因子,e和为电子的电荷和质量.LS耦合时,合成的总磁矩为如果在LS耦合的

4、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原子核自旋对能级的影响,铷原子的两种同位素,由于中子数的不同,和的核自旋量子数I分别为3/2和5/2,即在I-J耦合(核磁矩和电子磁矩的耦合)下,5s和5p能级将再次分裂,称超精细结构能级.耦合后的量子数F=I+J+,I-J,的F=2,1,的F=3,2.,当原子位于外磁场B中,由于原子的总磁矩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原子超精细结构能级又会分裂为2F+1个等间距的塞曼能级.其中量子数,是玻尔磁子.由于,因此,相邻塞曼能级的能级间距为,能级图,的基态为为即L=0,S=1/2,J=L+S=1/2,而核自旋量子数为I=3/2,所以总量子数F=I+J或I-J,即F=2或1.当铷原子处于磁场B中

5、时,原子总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时能级进一步分裂成等间距的塞曼能级,能级为:式中为磁量子数,相邻的子能级间的能量差为,其中:对于基态,,当F=2时,可得对于基态,当F=3时,得由于分裂的塞曼能级间的能量差很小,可以认为原子在塞曼能级上的分裂是均匀的,所以光磁共振实验要用铷光谱灯产生的D1谱线的左旋圆偏振光照射样品铷原子上,使之产生光抽运效应.于是大量粒子被抽运到基态的子能级上,从而出现了粒子数的不,均匀分布,即“偏极化”,此时如果在垂直于外磁场B的方向上加以射频磁场,当射频场频率为满足则塞曼子能级之间将产生感应跃迁,称为磁共振.此时透过样品铷的的光就减弱了,如用一光电探测器来收集透射光,则将输出一

6、个负向的电压脉冲信号,即共振吸收信号,可将其送至示波器上进行显示.,当抽运效应开始时,样品会吸收794的共振光的能量,使穿过样品的光强度减弱,达到饱和时,停止吸收能量,光强度增加,这样就形成了光抽运信号.当光抽运过程完成后,样品偏极化,此时光吸收停止.,实验装置,2、对Z轴的力矩,实验内容,一、调节仪器1、用指南针测量地磁场方向,使主体光轴与地磁场水平方向平行。2、调节面板(a)确定水平线圈、竖直线圈和扫场线圈与其换向开关之间的对应关系;(b)调节主体单元光学元件处于等高位置,调整透镜的位置以得到较好平行光束;(c)按下预热键,加热铷样品泡在4060摄氏度。,2、观测光抽运信号,扫场方式选择方

7、波,调大扫场幅度,将指南针置于吸收池上边,分别判断出扫场方向和水平场方向,并记录下来.此时设置扫场方向与地磁场水平分量方向相反.水平场取零(仪器本身有一点值).取去指南针后用黑布遮盖主体单元,避免光电探测器接受到其它杂散光,影响信号幅度和线型.预置垂直场电流的大小为0.06A,用来抵消垂直分量.正确选取方向,即与地磁场垂直分量反相,即可观测到光抽运信号.再多次调节旋转偏振片的角度,扫场幅度,垂直场大小,使光抽运信号最佳.再仔细调节光路聚焦,使光抽运信号幅度最佳.,在示波器上观察到光抽运信号,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扫场与光抽运信号的对照图。,3、观测光磁共振信号,在获得最佳的光抽运信号的基础上,改用三

8、角波作为扫场,开启射频信号源,对Rb吸收泡施加射频磁场,用水平磁场线圈产生一水平磁场(地磁场垂直分量已抵消),连续调节射频信号源的频率,即可在示波器上得到共振信号.,3、测量光磁共振信号,(a)测量g加上方向同地磁场水平方向相同的三角波扫场以及频率为的射频磁场,调节频率的大小,观察磁共振信号,数学表达式为:假设频率为时观察得到磁共振信号,这时:,当水平场反向,频率为时得到的另一个共振信号,此时:,由此可得朗德因子:,需要注意的是:铷原子有两种同位素,所以会出现两次共振信号,频率高的为共振信号,频率低的为共振信号。,得到的信号图如下:,(b)测量地磁场,测量方法同上,这次需要先上三者同向,然后同时改变扫场和水平场,使它们与地磁场的水平分量方向相反,此时:,地磁场水平分量为:,因为垂直磁场正好抵消地磁场的垂直分量,从面板上的数字显示可知垂直场电流以及仪器说明书上提供亥姆霍兹线圈参数,可以确定地磁场垂直分量的数值,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矢量和即为地磁场。,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场中应注意区分和的共振谱线。当水平磁场不变时,频率高的为的共振谱线,频率低的为的共振谱线。当射频频率不变时,水平磁场大的为的共振谱线,水平磁场小的为的共振谱线;(2)为避免光线影响信号幅度和线型,主体单元应罩上遮光罩;(3)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避开其它带有铁磁性物质,强电磁场和大功率电源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