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能力提升讲义-第7讲 蒲公英 全国通用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705167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能力提升讲义-第7讲 蒲公英 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能力提升讲义-第7讲 蒲公英 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能力提升讲义-第7讲 蒲公英 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能力提升讲义-第7讲 蒲公英 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能力提升讲义-第7讲 蒲公英 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能力提升讲义-第7讲 蒲公英 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能力提升讲义-第7讲 蒲公英 全国通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7讲蒲 公 英 1.欣赏散文,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2.能够运用积累的经验与词汇,创造性地学说比喻句。3.能够细心观察、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 4.学习 b p m f与复韵母的拼读。 5.认识汉字。 1.本活动选取的蒲公英是一篇意境优美、文字精练的散文。从蒲公英的外表、颜色、形状和花凋谢后的样子层层递进进行描述,把幼儿引入了优美的散文意境中。活动设计首先让幼儿观赏蒲公英,以使幼儿获取散文所描摹的主体形象的感性经验;然后欣赏散文,并通过问题理解散文的内容。在此过程中,使幼儿初步了解并尝试运用比喻句来拓展已有经验,提升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2.学习拼读与汉字。环节一散文欣赏 导入谜语小

2、伞兵,去旅行,飞到西,飞到东,穿山坡,越高岭,风儿吹,落到哪,把根生,来年发了芽,开出朵朵小黄花。 过程初识蒲公英1.进行观察性讲述,用自己的话把蒲公英的外形特点讲述出来。重点讲出蒲公英的花与其他花卉的不同之处。2.你们看,这两幅蒲公英分别长得什么样的?有什么不一样吗?(解释蒲公英的两种不同状态)。3.蒲公英的花跟我们平时见到的其他的花有什么区别?(如:玫瑰、康乃馨、百合等) 细读蒲公英 蒲公英 青草地上长着许多野花,我最喜欢蒲公英。蒲公英开着淡黄色的小花朵。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东西。田野的风吹着,那雪白的绒毛便在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轻;飞着,飞着,又

3、像一朵一朵的雪花,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1.播放配乐朗诵蒲公英,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2.记忆提问,理解散文内容,学说比喻句。(1)公英的花是什么颜色的?花凋谢后会怎么样?(2)散文中说雪白的绒毛像雪花,除此之外,你觉得它还像什么呢?体验游戏“飞舞的蒲公英”播放轻音乐,朗诵散文,小朋友扮演蒲公英,边听散文边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重点表现蒲公英开花、飞扬及轻盈降落时的情景。 拓展:游戏“看看像什么”1.图中画的是什么?想象一下,图中的东西又像什么?再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例: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上下两组图中,什么像什么。请用直线连起来,说一说。 2.天上的云

4、朵真美啊,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说一说) 七十二变环节二 拼读与汉字 b p m f与复韵母的拼读ban bn bn bn搬运搬运ben bn bn bn 书本bin bn bn海滨海滨bang bng bng bng帮助beng bng bng bng bng 蹦跳 bing bng bng bng月饼 月饼pan pn pn pn 盘子pen pn pn pn盆子 盆子pin pn pn pn pn品尝pang png png png 肥胖peng png png png png朋友 ping png png 乒乓球 man mn mn mn慢行 men mn mn mn 家门

5、 min mn mn 民族 mang mng mng 芒果meng mng mng mng mng 美梦 ming mng mng mng有名 fan fn fn fn fn 帆船fen fn fn fn fn 粉笔 fang fng fng fng fn 房子feng fng fng fng fng 风 汉字 书本 品尝 房子总结我当小老师1.欣赏散文,理解散文优美的词句和比喻句,创造性地学说比喻句。2.懂得如何拼读。 3.认识汉字。 家教教室:不能让孩子成为“神童”的神话卡尔威特婴儿时期反应相当迟钝,由于父亲的精心培养,才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但是,他父亲十分忌讳这个“神童”的称号,坚持

6、不准别人表扬自己的儿子。有一次,德国有一个叫H的督学官,想考一考小威特究竟“神”不“神”。威特父亲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是事先约定:“不省考得怎样,决不要表扬我的儿子。”H先生是一位长于数学的学者,出了不少数学难题让小威特做,但小威特却相当轻松地很快解完了这些题目,并且演算正确。H先生见状,禁不住赞叹:“嘻嘻,超过我们学者哩!”威特父亲一听此言,立即纠正说:“哪里哪里,由于这半年儿子在学校里听教学课,所以还记得。”接着H先生又出了一道大数学家欧拉想了三天好不容易才做出来的难题,要小威特做。谁知,小庆特只用了喝一杯茶的功夫就做出来了。H先生高兴地向庆特父亲祝贺。“你的孩子胜过了欧拉!”威特父亲听了更加不高兴,严肃地说:“瞎马有时也能啄到豆,这是偶然的”他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全知全能的小仙子,所谓“神童”无非是某些人学知识较早一些、深一些罢了,如果陶醉在“神童”的称号上,不继续上进,“神童”便会不“神”。正是由于老威特的教育得法和谨慎引导,小威特避免了某些被称为“神童”的少年通常要犯的骄傲狂妄的毛病,也避免了历来所惧见的“十岁神童、十五才干、过了二十变庸人”的厄运,使小威特在学问上始终盛而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