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37051415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理“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理“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整理“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整理“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理“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美好生活是甚么呢?美好的生活哪里来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幸福1定是其中最重要的那1个。幸福是奋斗出来的,_在2019年的新年贺辞里就是这样召唤我们的。奋斗就是努力劳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美好的生活是劳动创造的。古往今来,我国1直是农业大国主要的劳动也1直是农耕。诗人李绅曾说:春种1粒粟,秋收万颗子。1粒种子为何就会变成万颗种子呢?这就是劳动的作用。劳动的进程其实不容易,白居易的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酷热的夏天人们劳动10分辛劳,但却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王安石就曾写道:“豚栅

2、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丰年处处人家好,随便飘然得往还。”丰收的景象令人愉悦,下半年美好的生活就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春根秋收换来的。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农业好了国家的就行了,人民幸福了,大家的生活就行了。这是1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进程。现代社会劳动情势更加复杂,农耕也不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脑力的付出也显得尤其关键。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杂交水稻种栽技术就是很好的实例第3代杂交水稻的亩产超过了1000千克,使中国乃至世界数亿人摆脱饥饿享受饱腹,可谓是神农当代,功德齐天啊!而在古代,1个好的庄稼把势也就亩产300来斤能过到达500斤就顶天了。大致估计下现在的1000千克亩产就是1个人的劳动

3、可以顶过去4个人的劳动。这项科技成果虽然是数10人的团队几10年科学实验的辛苦劳动换来的,却可让千万的劳动成果翻倍。脑力劳动在其中发挥不可替换的作用。单就农业这1点来讲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农耕机器,无人机播种化肥,农药这脑力劳动带来的劳动效力的提升,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加快美好生活来临的步伐。回顾中国农耕劳动的发展。我更加理解了_那1句贺辞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也知道美好的生活哪里来?是奋斗,是劳动出来的。也明白了作为中职学生的自己也要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奋斗,劳动。“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同学们,每当我们背着书包走在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上的时候;每当我们慢步在绿阴成行的人工园林的时候;每当

4、我们走进饭店、走进商店、走进繁华的商业区的时候,是不是想到了那些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者?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1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劳动是奇异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5彩斑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我们中华民族1直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雄伟的万里长城,使每位旅游观光者为它那浩大范围的工程和赞叹,从通讯卫星高空拍摄的照片上也能清楚看到长城的轮廓,这不能不使我们炎黄子孙感到自豪。赵州桥是隋朝大业年间李春设计建造的,是

5、1座无墩单孔弧券形的石桥,既坚固又美观,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这些凝聚着我们民族勤劳智慧结晶的工程。以它独有的风格向众人展现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袁隆平爷爷为何会研究出杂交水稻,他之所以有这些成绩可是否是他突然有1天平空想出来的,这都是由于他每天都到田里去对水稻进行视察与研究,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狂风暴雨,他都照旧尽职尽责的成果,他每天都在劳动,他在劳动中得到收获,用劳动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可是在我们身旁照旧有些同学只重视学习,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其实劳动本身就是1种知识,是1种生存的技能。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说过:“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6、,1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就是告知我们,人不但要有智慧,更要靠双手去创造。所以,首先我们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学校,积极打扫卫生,时刻保持环境的整洁;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再次,我们要珍惜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从身旁的小事做起,不浪费每粒米、每滴水、每分钱。最后,我们要尊重每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不管是白领还是农民工,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是光荣的劳动者,都应当得到我们的尊重。让我们传承中国的良好传统,爱上劳动,今天我们是红围巾,明天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击手,我们要像蜜蜂1样去酿

7、造明天美好的新生活。“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征文随着科技的进步,时期的发展,“劳动”1词仿佛离我们00后的这1代格外久远。在我的感受中,挥锄下地,播种收割仿佛才是劳动,其实不然,这只是人类在劳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劳动。可我对这样的劳动确切毫无体验,只能从爷爷奶奶的讲述中,了解到他们小时候下地干农活的感受与体验。从小,我以为只要是在帮妈妈做事情了,就是在劳动了。不论是扔个垃圾,还是擦个桌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总是格外欣喜。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东西愈来愈多,让我我明白,真实的劳动远不止如此。虽然像扔个垃圾,擦个桌子之类的小事,只是随手拈来不足挂齿的“劳动”,但在小小的庭

8、院中也满是劳动带来的美好与享受,就像那爬满阑珊,色采缤纷、形态各异的藤本月季。早春,将剪下的花苗载入土中,接下来,便是1整年的等待。这期间,又有许多事要做。夏天,在1天的高温以后要及时为她们浇水;暴雨来临时,要为她们遮上布,避免她们过早夭折。秋季,天气逐步凉爽,温度适合,为了尝试让他们开诞生命里的第1朵娇艳,要抓紧给他们施催花肥。冬季,经过时间的洗礼,枝叶杂乱无章,这时候,就要给她们修剪枝条,施肥,固定在院墙上,同时要谨慎翼翼的避开枝头孕育的花蕊和新芽。第2年春季,清明过后,枝条上满是花骨朵儿,随着春风笑谈春光。1个个希望挂在枝头,只盼着时机1到,开出千万朵花。暮春初夏交替之际,花开了。先是1

9、朵朵地开,接着每株上“砰”的1下就全都是怒放的花儿了。这些,不单单是1朵朵的花,更是1年的守护和汗水。将她们谨慎翼翼的剪下来插在花瓶里,定比那买来的好上千万倍。这是历经1年的等待与劳作,换取的美好与享受!在现今社会,真正靠劳动赡养自己,靠劳动创造奇迹的,李子柒是1位。她是1位90后女孩,由于家庭的缘由,为了生计,14岁的她,就外出打工。在爷爷去世后,她回到家里,陪伴奶奶。凡是她都靠自己的双手,1截木头,可以是肥皂盒,可以是花瓶家里酱油没了,1般人都会选择去超市购买,可她却从种豆开始,自己动手酿。天冷了,奶奶要盖厚棉被,她就自己先种棉花,弹棉花,做棉被。这样自己手工做成的棉被,盖起来1定特别舒服。看她的作品,让人满是田园之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就是这类生活。有人说,她这只是在作秀,但我觉得不全是。她在我们还坐在学校都市的年纪就外出打工。在经历了人情冷暖,社会险恶后,她或许觉得回归田园才是最好的选择,劳动才是对待生活最好的态度。说实话,我此人不爱劳动。从前,我认为这样让我很轻松,很惬意。现在,我发现我错过了好多。我错过了1粒种子的发芽,1朵花的盛开,错过了收获果实的喜悦,错过了挥洒汗水的满足与欣喜。劳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坚持劳动,是人本身的觉悟。在劳动中,我们不但感遭到劳动给生活带来的美好,还能让自己取得才华,体会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