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050548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期末考试语文科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在答题卷对应位置涂黑;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承几千年的中国古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其艺术表现力可见一斑。深邃、简洁、从容,古琴的表现力让听者为之动容、动情,幽深的情怀直达

2、心底,激荡、回旋。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因而振幅大,振动时间久,其余音绵长不绝。余音绵长不绝,可以在演奏中出现古琴所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使本来是点状的音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弹拨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表现深邃、悠远和更强烈的震撼力上,有着明显的欠缺。然而,古琴的“走手音”却恰恰能弥补这样的缺憾,其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从而产生绵延无限的音乐感染力。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此外,“走手音”还可以使古琴之音

3、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由实而虚的张力方向使得琴音超逸而绵延,深远无限。这与拉弦乐器或吹管乐器所创造出的线状音迹的表现力有着很大不同,古琴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时间有限,强度逐渐减弱,是自然产生的状态。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减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激发出人们对人生的感情和其他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古琴之所以能营造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域有关。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厚重、低沉、深邃、悠远的感受,并激发听琴者价值、意义上的感悟。无论从琴歌、琴诗,抑或从琴曲的文学内涵来考量,古琴与文学都有着渊源。古人喜抚琴

4、吟唱,琴歌以诗为主体,配合琴曲。琴曲、琴歌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或能叙述故事,或能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例如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都有着深刻而动人的故事背景,反映了主人公高尚的气节、英勇的气概或内心丰富的感情。而琴曲潇湘水云等,则是借景抒情,暗示南宋王朝政治飘摇,琴人满腹担忧。艺术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连带渊源,从古琴艺术中,我们可以轻松领略到中国传统美学的特质所在。中国文人所崇尚的意境美、神韵美、品格美在古琴的艺术表现中一一渗透。古琴艺术写照天地万物、人生百态,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学求悟重妙悟,追求“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的审美境界。鼓琴训论中说:“凡鼓琴,必

5、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于林石之间,或登山巅,或游水湄,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净坐,心不外驰,气血和平,方可与神合灵,与道合妙。”这正是琴者的审美追求。这与我国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意境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崇尚自然,追求心灵的回归、人格的纯净,注重意境之美,正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所遵从的审美心理。1.下列有关中国古琴“走手音”的艺术效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琴的“走手音”能使本来是点状的音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余音绵长不绝。B中国古琴的“走手音”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产生绵延无限的音乐感染力。C中国古琴的“走手音”能弥补

6、其他弹拨乐器在表现深邃、悠远和更强烈的震撼力上的明显欠缺。D中国古琴的“走手音”可以使古琴之音产生渐弱效果,这与古琴自身的音域较低有关。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能说明古琴与文学或美学有着渊源的一项是(3分)A古琴深邃、简洁、从容的表现力,让听者为之动容、动情,幽深的情怀直达心底,激荡、回旋。B古琴艺术写照天地万物、人生百态,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学求悟重妙悟。C意境美、神韵美、品格美为中国文人所崇尚,这在古琴的艺术表现中都能一一渗透。D琴曲、琴歌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或能叙述故事,或能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琴琴弦振动

7、的强度渐弱,是自然产生的状态,而音色减弱很容易使听琴者心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B作者列举广陵散胡笳十八拍潇湘水云等琴曲或琴歌,意在说明琴曲或琴歌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C以形传神重神韵,以物写心重人格及意境,以学求悟重妙悟,是古琴艺术和其他艺术共同追求的审美境界。D文中提及鼓琴训论中的话和陶渊明的诗句,是为了证明古代琴者的审美追求与我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意境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

8、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

9、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

10、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4.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11、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B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C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D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6.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然多次征战,屡立战功。他曾平定山贼,讨伐关羽,两次征讨柤中,尤其镇守江陵时,以少敌多,迫使魏将张郃等人无功而返,自己由此声名远播。B朱然指挥作战,常有奇策。第一次征讨柤中面对不利局势时,率领八百人突然袭击;第二次征讨柤中时,又率

12、领军队夜间出击。两次征战都取得了胜利。C朱然面临险境,英勇无畏。江陵之战时,敌军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色,朱然却镇定自若,毫无惧意,激励士卒,并趁机攻破了敌军两个军营。D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他先后担任山阴令、昭武将军、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他恩遇有加,他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5分)译文:_(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5分)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89题。 帐夜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

13、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注】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8诗歌的颔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 _9结合诗歌尾联,对“空”字加以赏析。(6分) 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字迹不清不给分!)(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3)屈原

14、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说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两句是 , 。(乙)选考题本试题略去“文学类文本阅读”,统一选做“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中国航天事业先行者赵九章高睿1907年10月15日,在古城河南开封一户原籍浙江湖州的中医世家,一个男婴呱呱诞生了,他就是赵九章。幼年的赵九章,在私塾中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发奋读书,立志长大以后要成为国家的栋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对赵九章的思想影响很大,少年赵九章不仅因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且产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放弃了学习文学的初衷而改学科学,以“科学救国”的远大抱负为己任。1925年,他考进了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系。在这里,赵九章与一些进步同学走到一起,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对赵九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投入爱国的民主学生运动中去。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赵九章不幸被捕入狱。所幸赵九章的姨夫戴季陶在国民党政府中位高权重,由他出面疏通关系,终于将已经奄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