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土地利用分区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05021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土地利用分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土地利用分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土地利用分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土地利用分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土地利用分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土地利用分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土地利用分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土地利用分区、一、土地利用分区概述(一)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和任务土地利用分区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地尽其利,适地适用,合理利用土地,控制各类用地的布局,协调各部门之间用地矛盾;保护重要的生产用地、特殊用地和自然环境;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实现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目的;为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进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任务是:以土地本身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质为基础,考虑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划分各种用地区;规定各种用地区的土地基本(主导)用途、土地利用原则,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二)

2、土地利用分区的性质和作用土地利用分区不同于农业的综合区划,它不是按土地利用现状所做的分区,也不是按产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范围所做的分区。土地利用分区是以土地本身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质为基础,按照基本(主导)用途的不同所划分的用地区。它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宏观组织、协调、控制土地利用的职能的重要方法和有力的措施。它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身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土地利用分区实质是土地利用的控制区,它既不影响现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也不影响各级行政辖区的范围。土地利用分区有如下作用:一是通过用地分区,可以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能够为规划区确立一个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长远合理的土地利用环境。用地

3、分区体现了土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做到适地适用。二是通过用地分区,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协调。用地分区使各类用地部门用地及产业用地,在空间布局上得以落实,为各个部门及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可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用地矛盾,促进国民经济顺利发展。三是通过用地分区,对各种用地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布局,确定各类用地的范围,防止了土地的滥用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保护了重要生产用地、特殊用地和自然环境。从宏观上对土地利用起到控制作用。四是通过用地分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中具有一定弹性,能够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另外它增强了规

4、划的可操作性,也有利于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反馈和监督。(三)土地利用分区的依据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依据,概括起来就是:土地本身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质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环境的需要相结合。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编制规划的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计划、技术资料等(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计划或规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及图表等)。2、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草原、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料,或土地利用现状加上部分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资料(指现状不合理需作调整的和待开发土地的评价资料)。3、土地需求量预测资料、各产业主管部门的用地计划和初步拟定的土地利用调整指标。4、根据规划区土地的自然条件、

5、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出的土地利用主要问题及土地资源优势而拟定的划分用地区的技术指标。5、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各种保护区规划以及其它专项用地规划资料。对已经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并经过批准实施的规划,在用地方向,位置、界线范围等方面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矛盾需作局部调整的,应组织有关部门协调,提出必要的修改方案,依据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整。(四)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土地利用分区应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综合效益等原则。另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原则:1、农业用地优先的原则。农业用地对土地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需要

6、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地,所以分区时应对质量最好的土地优先划入农业用地区,以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2、用地区必须体现土地利用方向、土地基本(主导)用途和土地保护、限制、管理措施的相对一致性。3、用地区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不需要与某一级行政辖区保持一致。4、用地分区必须与土地利用调整指标相协调。5、用地分区要便于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监督管理,如在分区划线时尽量利用现状地物作为分区的界线,这样便于实施和管理。(五)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类型根据分区依据、原则、分区的方式和作用不同,土地利用分区在实际中分为土地利用地域和用地区两种不同性质的分区。土地利用地域是依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结构、土

7、地利用限制因素、土地开发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等差异性,并保持某一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所作的分区。在土地利用地域内部,某一类或二、三类用地占优势,但也存在部分其它用地。划分土地利用地域是高层次的规划,其作用是指导下一层次规划的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整,从宏观上控制区域土地利用。用地区则是依据土地基本(主导)用途和土地保护、利用、开发、整治措施的不同所作的分区。在一个用地区内,一般以一种用途或措施为主导,其它用途则处于服从和辅助地位。如基本农田保护区,种植业是其主导用途,保护是主要措施,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沟渠、林网、道路等则起辅助作用。划分用地区规定土地的用途和功能比较明确,界线比较清楚,便于规划的实施和管

8、理。在省、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主要进行土地利用地域的分区,根据需要和可能也可以划分用地区。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则主要是划分用地区。目前用地分区的结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一级结构形式,即各用地区平等排列关系;第二种是二级结构形式,即在一级区内划分若干二级区,二级区面积的总和等于一级区面积;第三种是一级区和专项用地区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即在一级区内,根据需要将其中一部分划分一个或几个专项用地区,专项用地区面积总和不等于一级区面积。1、按照一级结构形式划分的用地区一般有以下类型:(1)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基本需求而确定保护的基本农田、城市郊区菜田和经投资建设进行重大改良措施

9、的农田划分的用地区。(2)一般农业用地区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农业用地或农业开发区。(3)园地用地区为保护和发展果、桑、茶、橡胶及其多年生作物而划分的用地区。(4)林业用地区为保护和发展林业而划分的用地区。 (5)牧业用地区为保护草原和发展畜牧业而划分的用地区。(6)城镇建设用地区即现有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期内计划进行城镇建设的用地区。(7)乡村建设用地区即村集镇(不属建制镇的乡政府所在地)和村庄现有建设和规划期内计划建设所需要的用地区。(8)工业用地区即独立于城镇和村镇之外的现有工矿和规划发展工矿业所划分的用地区。(9)特定水土保持区即为实行特定的重大水土保持措施(如大中型水库上游的禁区、禁

10、伐区等)所划分的用地区。(10)风景区即为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稀有的珍贵野生物植物而划分的用地区(包括国家公园),有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之分。 用地区类型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但在县级规划中划分用地区数量不宜过多。需要指出的是:把地区的性质仅仅理解为土地利用区,而与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无关的认识是片面的。用地区本身已经包含了土地保护、开发、利用和整治的全部内容。因此,在用地区之外,再搞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区、土地改造整治区是没有必要的。应把这些保护区、开发区、整治区纳入用地区体系之中统一考虑,有的可以作为一级区,有的可以作为二级区或专项用地区。用地区之间,一般情况最好不要

11、重叠。特殊情况下,区域之间可以划分出重叠区,或称复区的(例如上述8、9两区与其它用地区之间),但对重叠区要相应的规定出土地利用调整原则,即当两种用地发生矛盾时按照什么原则去解决。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在规划中是按照一级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的。它们共划分了7个一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业用地区、林果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乡村建设用地区、工矿用地区、特殊用地区。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县级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需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垦区、建设用地区、禁止开垦区等;其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应当根据土

12、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用途。上述三种划分地区的结构形式和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应用。但从突出对某些用地的保护、协调用地矛盾、便于基层掌握和实施管理角度考虑,还是采取一级分区结构形式为好。需要增加一些用地区类型的,要采取增加一级区或在个别一级区内设少量的专项用地区的办法解决。二、土地利用分区的程序和方法土地利用地域与国土规划、农业综合区划中的“区域”在概念上相似,其划分方法也相仿,而用地区与这些“区域”则有严格的区别。下面主要讲述划分用地区的基本方法。划分用地区一般按下列程序、方法进行:(一)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拟定分区方案和收集、整理分区所需的依据资料与图件两方面的准备。在分区方案中,应对分

13、区的依据、结构、类型、方法等做明确的规定。方案要符合实际需要,且要经过论证。(二)拟定分区技术指标分区技术指标是划分用地区的具体标准,是分区的直接依据。这个技术标准是指各用地区的立地条件,即各个用地区对土地数量、质量和区位的基本要求。土地数量要求是指土地面积、集中连片程度的要求。用地区的类型不同,对土地数量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为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划分用地区要求的土地面积较大,土地集中连片程度较高,而建设用地要求的土地面积较小,土地集中连片程度较低。某个用地的最小图斑面积要求多大,用地区的主要用途的土地面积比重要求多高,要根据当地实际和实施管理的可能性及便利与否来确定。土

14、地质量要求是对土地适宜性、限制性的要求。农业用地对地形、温度、水份、土壤等有严格要求,建设用地则对土地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埋深、洪水危害、坡度等有一定的要求,划分用地区的技术指标必须考虑这些要求。土地区位条件要求是对土地与居民点、交通线距离等的要求,不同用地区对土地区位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在拟定分区技术指标时要予以考虑。(三)分区划线这个步骤是具体划定各用地区的界线,一般采用图纸叠加与分区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分区所用的底图最好是土地利用现状的分幅图,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划分各种用地区的界线。作业中将土地利用现状图与有关土地适宜性评价图、地形图、城镇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区图、自然保护区图或其它专项用地

15、规划图等进行叠加(套合),根据重叠情况再利用分区的技术指标,来确定用地区界线的走向。这个方法简单、准确、适用而且便于检核。分区所用图纸比例尺,视规划区面积大小而定。县级规划,一般分幅底图以1:1万或1:2.5万为宜。如县、乡两级规划不同步进行,底图比例尺亦可与汇总图比例尺相同。用地区的最小上图面积,除乡村建设用地区不受限制外,其它用地的参考标准是:1:1万底图为500毫米,1:2.5万底图为80毫米,1:5万汇总图为20毫米,1:10万汇总图为5毫米,它们表示实地面积均为5公顷。分区划线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城镇、村镇、工矿规划区,业经批准且用地界线明确的,在用地论证认为合理后,按批准界线划线。如果用地论证认为不合理,要同有关规划的编制部门进行协商,经协商修改并报规划批准部门批准后按修正界线划线。2、分区划线时,首先把用途不变的用地划出,如大部分耕地和林地、草地等,作为农业用地区、林用地区、牧业用地区。若面积不够,则根据规划需要和评价图,从适宜的土地中补充,如宜农荒地、宜林荒地等。3、土地资源具有多宜性,一般宜农的土地也宜林、宜牧、宜城乡建设,分区划线要把质量最好的(土壤肥力高的)土地优选划入农业保护区和一般农业用地区,然后划入林业、牧业用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