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05011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年级下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雨沙沙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教学难点: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教师)课件:录像小雨沙沙、范作

2、、喷水壶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1)出示课件:录像小雨沙沙。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3)揭示课题:小雨沙沙。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1)提问:怎样表现小雨点?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3)提问:怎样画中雨

3、、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1)提出作业的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3)提供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注:正逢下雨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4、,认真比较;如不下雨,可找一找图片资料。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教学过程: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1)出示课件:下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情景。(2)思考:怎样表演你在不同雨景中的感受?2.结合课件,述说感受。(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感受。(2)小组评,教师评。3.讲述故事,结合表演。(1)让学生说说雨中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4.布置作业,表现雨境。(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教师提供的照片或范作等。(2)提供作业构思建议:主题:在雨中。思路:可以表

5、现自己或别人在不同雨景中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对雨中不同情景的感受;还可以表现动物、植物在雨中的情景;自由地想象对雨中情景的感受。注意:运用不同点、线和色彩,画出雨的不同变化,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画的反面写上说明,创作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5.作业欣赏,开拓思维。(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2)小结本节课内容。(3)布置拓展性的作业:了解天气为什么会有阴、晴、雨的变化;回家后可以与他人一起合作创作在雨中的作品。教学反思:2软绵绵的云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景观中云的不同变化,了解有关云的知识。2.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天空中的云朵

6、进行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来创作画面,表达内心所感所想的云朵变化。通过引导学生对云朵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云朵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重点:观察天空中云朵的变化,对云朵进行大胆地联想和表现。难点:学习运用不同材质、不同画法来创作想象中的云朵。课前准备 :(学生) 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颜料、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 (教师) 课件,相关云的知识、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谈感受。 (1) 请学生先说说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及有关云的一些知识。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云朵

7、的感受。 (2) 教师问学生:你平时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请学生上台演示)别人画的云朵与你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谈谈感受。 (3) 再次提问:想不想看看在大气层中云朵的样子?这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云朵在外形上、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二.引导欣赏,全新体验。 (1) 出示课件,欣赏图片。结合书本中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范作,学生欣赏。 看看一天当中云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从颜色、形状上观察。) 看看在狂风吹动的时候,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 再看看下雨前,云朵的颜色有哪些变化。 (2)提问: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云儿朵朵。 三.传授方法,激

8、发创意。 (1)提问:请看看书中的几幅学生作业,你能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学生上台讲述、演示方法,教师帮助补充辅导。(提示:可以用油画棒来画云朵,也可以用水粉颜料来画云朵。可以改变云朵的颜色和形状。) (3)提问: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提示:通过对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添加、概括、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4)提问:怎样使云朵变得更可爱,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呢?(提示:可以编一个小故事,表达一个主题内容等。) 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有趣的云儿朵朵。 (2)出示课件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

9、对云朵的想象和感受,要有创意,造型要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业,全班展示评价,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作品构思是否有创意;作品中的云朵在造型、色彩上的表现是否有趣等。) 六.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在什么样的天气变化下,天上的云朵会变得更神奇、更美丽。教学反思:3.手形添画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一年级美术教案 手形画2、掌握手形添画的方法,注意手形画和内容添画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0、、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学习手形添画的方法。 手形画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手形进行添画,并注意手形与添画的内容联系。 教学过程: 一、设悬激趣,情境导入手形画:1、(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那么,你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3)、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可千万不能偷看。猜:老师现在用手在干什么?(这时,教师在幻灯上很快完成手形画鸡) 手形画2、(1) 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这是什么?哦,原来老师用很快的速度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画,你们喜欢吗? (2)、再看:这幅画有点象什么?手形画

11、对了,这位小朋友真聪明,老师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画成鸡,这样画出来的画叫手形画。 3、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画几幅有趣的手形画? 4、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板书:手形画) 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 1、(1)请大家看:这幅画的手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摆一摆(先用手摆出一个造型)描一描(用水彩笔把手形描完整) 想一想(要变成鸡还要添上哪些东西?) 添一添(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吗?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才你是怎样将这幅画画完成的?(3)老师把这四个步骤编成了一首顺口溜(出示)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先把小手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 一添,小小手形

12、变成画。” 2、(1)除了能添成鸡以外,大家想:还能添成什么?(学生讨论交流)(2)那么老师把手反过来摆呢?倒过来摆呢?戴上手套再摆呢?左手摆?右手摆呢?(引导拓宽思路)(3)谁能摆出与老师不同的手形 (4)学生自行添加尝试(师做简单评析)3、欣赏范作,了解构图知识三、激发创作,任务下达: 动动脑筋,人人完成一组更有趣的手形画。举行“小聪聪”手形画比赛,看看谁的设计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组,共同完成,每人设计不同的手形画。)将自己的手形画作品贴到黑板上,举行手形画展览。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红星贴到你认为最好的手形画设计作品上。评选出手形画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四、展评添趣,总结延伸 1、小朋

13、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本领?下面看: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录像) 2、那你的小手将来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学更多的本领,做到人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 教学反思:4、画中画教学目标:1、能对物象展开联想,找到与之有逻辑关联的形象。2、运用层层包围的添画方法,画一幅有趣画中画。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运用画中有画这种具有一定游戏性的绘画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发展学生创意思维,激发他们创造热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2、出示儿歌画中画。二、师生探讨添画方法。1、画

14、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怎么想到画张大床的?3、画中画找朋友。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4、你发现了画中画的奥妙吗?三、创设情境,引导联想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四、启发联想,明确要求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2、出示作业要求。五、学生创作1、学生创作,教师个别辅导。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六、评价教学反思:5课由小变大的画 教学目标: 1.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2.画一副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 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3.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 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几个拆开的小纸盒。 教学重点: 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 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 揭示课题 n 引导学生认读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