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必备(名师解析 知识延伸)单元重难点突破卷 经济文明1.doc

上传人:dr****lb 文档编号:137050111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必备(名师解析 知识延伸)单元重难点突破卷 经济文明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必备(名师解析 知识延伸)单元重难点突破卷 经济文明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必备(名师解析 知识延伸)单元重难点突破卷 经济文明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必备(名师解析 知识延伸)单元重难点突破卷 经济文明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必备(名师解析 知识延伸)单元重难点突破卷 经济文明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必备(名师解析 知识延伸)单元重难点突破卷 经济文明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历史复习必备(名师解析 知识延伸)单元重难点突破卷 经济文明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届高三历史“单元重难点突破卷”(名师解析+知识延伸)二、经济文明 1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A铁制工具 B曲辕犁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解析从材料中的“惟以伐木,纵火焚烧”可以看出其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当时的生产工具是石制工具,故选D项。A、B、C三项出现的时间要晚,且C项属于灌溉工具,皆排除。答案D2(2013武汉模拟)西汉桑弘羊说:“铁器者,农夫之死士(敢死的勇士)也。”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农民必须用铁器 B农业生产开始使用铁器C当时冶铁业技术提高 D铁器成为必备生产工具解析本题考

2、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意思是铁器是农业必备之生产工具,故D正确。A项错在“必须”,B项错在“开始”,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皆排除。答案D3(改编题)从图一到图二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生产关系的变革D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解析图一是指井田制,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允许土地买卖;图二实质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答案C4.(2013江苏南京模拟)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商帮的活动范围很

3、广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AB CD解析商帮出现在明清,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是在北宋,故错误。答案B5.(2013江苏扬州中学质检)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A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B重农抑商政策停止C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宋仁宗年间”,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北宋的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经济职能越来越强。答案A6.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

4、民百倍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上述材料表明()。A乾隆皇帝支持手工业的发展B江南手工业发展日益迅速C棉纺织业发展超过丝织业D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解析从材料信息“嘉靖”、“乾隆”表明所反映的时期为明清时期。从“盛泽镇,以绫绸为业”、“此类江南不止一地”反映的是工商业市镇的发展。答案D7.(改编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有最决定的作用。”资本论第1卷材料二唐朝初年,北方中原地区“自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

5、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旧唐书卷71材料三水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凡舟棹灌溉之利,成总而成之。唐六典卷7凡京畿之内,渠堰陂池之决坏,则下于所由而修复之。每渠及斗门,各置长一人。至于溉田时,乃令节其水之多少,均其灌溉焉。唐六典卷23材料四唐朝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个)地区关内道河南道河道东河北道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共计前期1120165415422273163后期1372316134943101注:道:唐朝地方行政单位。统计资料来源于新唐书、元和志、通典州郡典、括地志中有年代记载的水利建设项目。(1)战国、两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

6、力”方面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历史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指出唐朝前期水利工程兴修的原因。根据材料四分析唐朝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回答都江堰、白渠等水利工程及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从战争、政权巩固、农业生产等方面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从数量、地理位置方面回答。第(3)问,属于开放式问题,只要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战国:秦国蜀守李冰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或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为

7、秦的统一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西汉:修建了漕渠、白渠和龙首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西汉强盛的基础。(2)原因:唐朝建国之初,北方中原地区经过连年战乱,生产破坏,人口流亡。要巩固政权,必须首先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是其必要条件;唐朝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设专门官员管理水利事业。特点:唐朝兴修的水利工程多。唐朝前期多于唐朝后期。唐前期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多在北方中原地区,唐后期大多在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的兴修,提高了农业生产发展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水利建设是封建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可

8、酌情给分)8.(改编题)下表是某中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材 料结 论甲组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员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间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以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上传下达,备皇帝顾问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乙组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丙组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

9、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禁绝一切海外贸易(1)上述三组结论,哪一组有明显错误?试阐述你的理由。(4分)(2)其余的两组结论,哪一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哪一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请分别说明理由。(8分)(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时中国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8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解答的关键是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禁绝”和“限制”是不同

10、的概念;第(2)问,甲组中的材料说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员权限下降,能够推导出材料中的结论,乙组材料中没有关于雇佣关系产生的信息,因此,无法得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信息;第(3)问,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角度分析。答案(1)丙组: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不是禁绝,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甲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中枢机构,无决策权,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乙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图片材料只能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出现。(3)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的整体发展阶段。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思想:理学和心学占据正统,批判理学的新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外交:实行“闭关锁国”,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历程。-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