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商务谈判策略》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1)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3704958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商务谈判策略》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商务谈判策略》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商务谈判策略》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商务谈判策略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1)案例分析题 1.案例背景:有一位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先挑选橙子。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问题: (1)发生在两个孩子之间的这场谈判是成功的谈判吗?为什么?(10分)(2)这个案例给予我们什么样

2、的启示?(10分)答:(1)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两个孩子的谈判是成功的,但是只成功了一半。首先这两个孩 子采取的分橙子的方式,构筑了相互制约条件下的“地位的平等”,创造了“互惠的条件”,利益相互依赖,才促成了自愿让渡。但是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未物尽其用。这说明,他们在事先并未做好沟通,没有事先申明价值,而这导致了双方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场上的公平,结果,双方各自的利益并未在谈判中达到最大化。假设两个孩子先充分交流各自所需,那么他们会想办法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拿果肉去榨果汁,另一个拿皮去做烤蛋糕。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最理想的。 (2)商务谈判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

3、样。要遵守商务谈判原则,并不是一味固守立场,追求寸步不让,而是要与对方充分交流,彼此从双方的最大利益出发,创造各种解决方案,用相对较小的让步来换得最大的利益。而判断一场谈判是否成功的标准,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成功的谈判应该是既达成了某项协议,又尽可能接近双方所追求的最佳目标。 2.案例背景:美国汽车业“三驾马车”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美国第十大制造企业,但自从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公司却屡遭厄运,从1970年至1978年的9年内,竟有4年亏损。在此危难之际,艾柯卡出任总经理。为了维持公司最低限度的生产活动,艾柯卡请求政府给予紧急经济援助,提供贷款担保。 但这一请求引起了美国社会的轩然大波。

4、按照企业自由竞争原则,政府绝不应该给予经济援助。最使艾柯卡感到头痛的是国会为此而举行了听证会。委员会成员坐在半圆形高出地面八尺的会议桌上俯视着证人,而证人必须仰头去看询问者。参议员、银行业务委员会主席威廉普洛斯迈质问他:“如果保证贷款案获得通过的话,那么政府对克莱斯勒将介入更深,这对你长久以来鼓吹得十分动听的主张(自由企业竞争)来说,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说的一点也不错,”艾柯卡回答,“我这一辈子一直都是自由企业的拥护者,我是极不情愿来到这里的,但我们目前的处境进退维谷,除非我们能取得联邦政府的某种保证贷款,否则我根本没办法拯救克莱斯勒。” 他接着说:“我不是在这说谎,其实在座的参议员们都比

5、我清楚,克莱斯勒的请求贷款案并非首开先例。事实上,你们的账目上目前已经有了4090亿美元的保证贷款吧,因为克莱斯勒乃是美国的第十大公司,它关系到60万人的工作机会。” 艾柯卡随后指出日本汽车正乘虚而人,如果克莱斯勒倒闭了,它的几十万职员就成了日本的佣工,根据财政部的调查资料,如果克莱斯勒倒闭的话,国家在第一年就得为所有失业人口花费27亿美元的保险金和福利费。所以他向国会议员们说:“各位眼前有个选择,你们愿意现在就付出27亿呢,还是将它的一半多一点作为贷款担保金呢?且日后可全数收回。”持反对意见的国会议员无言以对,贷款终获通过。 问题: (1)结合案例内容,谈谈艾柯卡谈判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运用

6、了怎样的谈判方式?(10分)(2)通过这个案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0分)答:(1)艾柯卡在谈判中正确运用了商务谈判逆向思维的艺术方式,并且在谈判前,他掌握了大量详细的能够佐证自己观点、达到谈判目标的信息。因此,艾柯卡谈判取得成功。 (2)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在谈判中正确运用谈判思维艺术的重要性和谈判前掌握大量相关信息的必要性。3案例背景:1972年12月,在欧共体的一次首脑会议上,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又一次让人们领教了她的坚毅刚强的“铁娘子”魅力。 她在这次会议上表示,英国在欧共体中负担的费用过多。英国在过去几年中,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因此她强烈要求将英国负担的费

7、用每年减少10亿英镑。这个高得惊人的要求使各国首脑们脸色发青,他们认为撒切尔夫人的真正目标是减少3亿英镑(其实这也是撒切尔夫人的真正意图)。于是他们提议只能削减2.5亿英镑,他们认为这个数字是能解决问题的。可是,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是不可能为这样一个在她看来微不足道的数字所动的,她仍然坚持原有的立场,于是,谈判陷入了僵局。一方的提案是每年削减10亿英镑,而另一方则只同意削减2.5亿英镑,差距太大,双方一时难以协调。 其实,这种情况早在撒切尔夫人的预料之中。她的真实目标并不是10亿英镑,但她的策略是以提出的高价,来改变各国首脑的预期目标。然而对手却并没有轻易地改变自己的立场,双方处于一

8、种僵持状态。这时,英国和法国两个在欧共体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国家相互使用了威胁的手段。撤切尔夫人告诉下议院,原则上按照她提出的方案执行,暗示对手并无选择的余地,同时也在含蓄地警告各国,并对法国施加压力。针对英国的强硬态度,法国也采取了报复的手段,在报纸上大肆刊登批评英国的文章,说英国在欧共体中采取低姿态,企图以此来解决问题。 面对法国的攻击,撤切尔夫人明白,要想让对手接受她提出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让对方知道,无论他采取什么手段,英国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绝不向对手妥协。由于撒切尔夫人顽强的抵制,终于迫使对手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一旦对方的立场发生了动摇,撒切尔夫人就逐渐地把欧共体各国首脑的期

9、待转向自己所期待的目标。最后,欧共体终于同意每两年削减8亿英镑。 问题: (1)撒切尔夫人此次谈判的结果如何?是如何取得的? (2)这个案例的结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答:撒切尔夫人此次谈判实现了预期目标,是一场成功的谈判。撒切尔夫人的真实谈判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运用高起点报价策略取得的。此案例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是:(1)采取高起点报价策略,可以为以后的谈判让步留有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在必要的情况下作出一定的妥协。(2)运用高起点报价策略时,态度要坚定。 4案例背景:一个谈判小组代表日本航空公司和美国一家公司谈判。会谈从早上8点开始,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美国代表以压倒性的准备资料淹没了日方代表

10、,他们用图表解说、电脑计算、屏幕显示、各种数据资料来回答日方提出的报价。而在整个过程中,日方代表只是认真倾听和记录。当美方代表征求日方代表的意见时,日方代表面带微笑地说:“我们看不懂,要回去研究一下。” 数星期后,日方又派出了第二个谈判小组,又是提问题,做记录,美方代表照讲不误。然后又派出第三个谈判小组,故伎重演,美国人讲得不耐烦了,几乎对达成协议不再抱什么希望。接着,日本人又派出了前几个小组联合组成的谈判代表团来同美国人谈判,弄得美国人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完全不了解日本人的企图,而他们自己的底细则全盘交给了日本人。当然,日本人大获全胜,美国人在谈判中的被动地位便可想而知了。 问题:案例中日本人

11、运用的是什么谈判策略?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答:在本案例中,日方运用的是疲劳策略。 本案例给我们的启发是:当在谈判中遇到趾高气扬、十分自大的对手时,疲劳策略是一个很有效地策略。通过疲劳策略,能使趾高气扬的对手感觉疲劳生厌,并能逐渐磨去他的锐气,从而扭转不利或被动的局面。 采用这种战术,需要注意:谈判前期要作好思想准备,面对对方的盛气凌人的要求应采用回避、周旋的方针,到谈判后期,即使己方已经占据了谈判的上风,也不要采用盛气凌人的态度,切忌不要以硬碰硬,以免引起对立,使谈判破裂。5案例背景:有一次,某百货商场的采购员到一家服装厂采购一批冬季服装。采购员看中一款皮夹克。问服装厂经理:“多少钱一件?”“

12、500元一件。”“400元行不行?不行,我们这是最低价了,再也不能少。咱们商量商量,总不能要什么价就什么价,一点也不能降吧?”服装厂经理感到,冬季马上到来,正是皮夹克的销售旺季,不能轻易让步。所以,很干脆地说:“不能让价,没什么好商量的。”采购员见话说到这个地步,没什么希望了,扭头就走了。 过了两天,另一家百货商场的采购员又来了。他问服装厂经理:“多少钱一件?”回答依然是“500元一件”。采购员又说:“我们会多要你的,采购一批,最低可多少钱一件?”“我们只批发,不零卖。今年全市批发价都是500元一件。”这时,采购员不再还价,而是不慌不忙地检查产品。过了一会儿,采购员说:“你们的厂子是个大厂,信

13、得过,所以我到你们厂来采购。不过,你的这批皮夹克式样有些过时了,去年这个式样还可以,今年已经不流行了。而且颜色也单调,你们只有黑色的,而今年皮夹克的流行色是棕色和天蓝色。”他边说边看其他的产品,突然看到有一件缝制得马虎,口袋有裂痕,马上对经理说:“你看,你们的做工也不如其他厂子精细。”他又边说边检查,又发现有件衣服后背的皮子不好,便说:“你看,你们这衣服的皮子质量也不好。现在顾客对皮子的质量要求特别讲究。这样的皮子和质量怎么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呢?”这时,经理沉不住气了,并且自己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了怀疑。于是,经理用商量的口气说:“你要真想买,而且要得多的话,价钱可以商量。你给个价吧!这样吧,我们也

14、不能让你们吃亏,我们购50件,400元一件,怎么样7 价钱太低,而且你们买的也不多。那好吧,我们再多买点,买100件,每件再加30元,行了吧?”好,我看你也是个痛快人,就依你的意见办!”于是,双方在微笑中达成了协议。 问题: (1)前一个采购员为什么没有成功?(2)后一个采购员的谈判为什么成功了?答:(1)前一个采购人员和服装厂经理只是一般的讨价还价,没有运用任何谈判磋商的策略和技巧,而且又不坚持,轻易放弃,因而谈判没有成功。 (2)后一个采购人员在和服装厂经理的谈判中运用了吹毛求疵的讨价还价策略,又能坚持,所以取得谈判的成功。 6 案例背景:美国汽车业”三驾马车”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美国

15、第十大制造企业,但自 从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公司却屡遭厄运,从1970年至1978年的9年内,竟有4年亏损,在此危难之际,艾柯卡出任总经理。为了维持公司最低限度的生产活动,艾柯卡请求政府给予紧急经济援助,提供贷款担保。 但这一请求引起了美国社会的轩然大波。按照企业自由竞争原则,政府绝不应该给予经济援助。最使艾柯卡感到头痛的是国会为此而举行了听证会。委员会成员坐在半圆形高出地面八尺的会议桌上俯视着证人,而证人必须仰头去看询问者。参议员、银行业务委员会主席威廉普洛斯迈质问他:“如果保证贷款案获得通过的话,那么政府对克莱斯勒将介入更深,这对你长久以来鼓吹得十分动听的主张(自由企业竞争)来说,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说的一点也不错,”艾柯卡回答,“我这一辈子一直都是自由企业的拥护者,我是极不情愿来到这里的,但我们目前的处境进退维谷,除非我们能取得联邦政府的某种保证贷款,否则我根本没办法拯救克莱斯勒。” 他接着说:“我不是在这说谎,其实在座的参议员们都比我清楚,克莱斯勒的请求贷款案并非首开先例。事实上,你们的账目上目前已有4090亿美元的保证贷款吧,因为克莱斯勒乃是美国的第十大公司,它关系到60万人的工作机会。” 艾柯卡随后指出日本汽车正乘虚而入,如果克莱斯勒倒闭了,它的几十万职员就成了日本的佣工,根据财政部的调查资料,如果克莱斯勒倒闭的话,国家在第一年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