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049022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背景: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在山里走。,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径:小路。,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两行描绘了

2、秋山远景。第一行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行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山窝窝里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因为、由于。,于: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后两行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这行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了这首诗,你能看到那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枫桥夜泊张继月

3、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注解】1、枫桥:在苏州阊门外。2、夜泊:夜里船停泊在岸边。3、泊:停泊、停靠。,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注解】江枫:江边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读第一二行,这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霜满天”深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解释: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使空气充满了凉意;江边的枫树黑乎乎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注解】1、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2、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解释: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枫桥夜泊通过夜泊所见的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伴之以所闻的乌啼、钟声,勾画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秋江夜泊图。,枫桥夜泊,(所见所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半夜钟声,秋夜幽美,诗人忧怨,寒山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