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建设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704842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建设(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动文化建设中共湖州市委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八大行动”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和湖州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20082012)分别围绕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一、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正确把握建设文化强市的总体要求;三、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八大行动”; 四、切实强化建设文化强市的保障措施。请各社区宣传文化干事总结好今年开展的文化活动成效及经验,并针对街道2012年文体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积极有益建议。要求:一是狠抓定位。要紧紧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大力突出街道文化特色,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做有特色、有个性的居民文化。二是狠抓领导。要加强组

2、织网管架构建设,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三是狠抓队伍。要积极整合师资培训力量,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排摸精品队伍建设,凝练特色,深化精髓,推动街道、社区文化大繁荣。对社区也提出了两大意见: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吃透中央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基层文化工作中。二是要立足社区实际,深挖社区特色,创建社区文化品牌,打造社区文化建设新亮点,不断满足群众日益迫切的文化需求。最后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

3、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四是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

4、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文化建设是长期积淀、浸润、创新、发展的,它需要根据不同层次文化需求,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努力营造适合人成长的良好环境,并且源源不断地施加社会主流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健康向上、多彩多姿的文化形态,是以文化人、厚德载物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能够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凝聚和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人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5、“我们希望,文化工作者中间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打造一支精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组织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保证。一方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对文化工作者的品德、知识、能力、动机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大力选拔各类优秀人才充实到文化队伍中来。形成文化系统的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机制。出类拔萃文化工作者,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清楚地了解到提倡什么、允许什么、反对什么,决不会糊里糊涂“跟着感觉走”;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深入到

6、火热的群众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始终把创作视点对准广大劳动人民,从中丰富自己的实践,获取艺术的灵感和生活的激情;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坦荡胸怀,追求人品与文品统一的道德人格。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而且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拓展人的视野,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又能从根本上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等人文素质得以提高。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对弱化的文化建设得到全面的加强,文化在提高国民素质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将显示出它的巨大力量。2012年,街道文化站将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和创新,有力地保障群众享受“公益性、丰富性、便民性”基本文化权益和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切实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发展和谐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意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

8、的高度,作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从浙江实际出发,作出了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为湖州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州要顺应科学发展新要求,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就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发挥特色优势,加快推动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二)建设文化强市的现实基础。湖州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激发创造活力,对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六大以来,市委认真贯彻中

9、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重要内容,部署推进兴起文化大市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项工作,率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文化精品、文化产业、文化阵地、文化人才、文化旅游、科教发展、健康保障等“八项工程”,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繁荣发展,显著增强了湖州的文化软实力,为文化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和社会基础。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

10、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开创湖州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三)建设文化强市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当前,我市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文化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但我市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一些

11、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为紧迫;城乡之间文化发展还不够平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规模较小、结构不够合理,实力和竞争力还有待提升;文化高端人才较为缺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我市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就必须准确把握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解决文化发展遇到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正确把握建设文化强市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推动湖州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

12、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八大行动”,着力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公共文化的服务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文化发展的创新力、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文化人才队伍的支撑力,为建设“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二)总体目标按照

13、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湖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湖州建设成为人文精神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生活丰富的文化强市。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当代湖州精神广为弘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覆盖,全市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格局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优秀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和文化团队培育形成;文化体制

14、机制创新不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高素质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基本建成与湖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强市。(三)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

15、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坚持统筹发展。统筹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重点突破和均衡发展相结合、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相一致,切实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探索实践,积极推进文化观念理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最大限度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坚持特色优势。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打造湖州特色文化品牌,走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湖州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三、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八大行动”(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行动

16、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主线,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着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1.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实施理论武装领头雁工程,强化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着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理论、用理论。大力推进学习型单位、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建设,着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实施科学理论宣传普及工程,继续组织“五个一百”宣讲员队伍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